2025.03.21
本文字數:1412,閱讀時長大約2分鐘
作者 | 第一財經 錢童心
近日,寧波大學附屬人民醫院透過引入AI模型,開展癌症早篩科研試點。據介紹,目前已從4萬人中發現6例早期胰腺癌,其中2例屬於常規檢查未能發現、AI主動報警。
院方稱,一名65歲的男性患者因頭暈三天來到該院就診,彩超、平掃CT等常規檢查都未見明顯異常。然而,AI發出了警報,它透過平掃CT發現患者胰腺區域有一處1.5釐米大小的病灶,可能存在胰腺癌病變。
對此,寧波大學附屬人民醫院副院長、肝膽胰普外科主任醫師朱柯磊稱,憑藉醫生的經驗,一般胰腺問題的症狀是腹痛,而患者的主訴是頭暈,這讓醫生很難會下胰腺癌的診斷。而AI報警讓醫生快速從完全不同的角度來審視患者的病情,並立即安排增強CT等定向檢查,結果指向胰腺癌。目前患者已經順利完成手術。
針對胰腺癌變位置隱匿、在平掃CT影像中無明顯表徵等特點,上海市胰腺疾病研究所、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等研究機構已經構建了一個獨特的深度學習框架,最終訓練為胰腺癌早期檢測AI模型。相關論文早在2023年11月在國際醫學頂級期刊《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發表。
專家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AI用於胰腺癌早篩的專案已於近兩年在上海等地陸續開展。在上海的楊浦區疾控中心,透過與長海醫院胰腺外科持續4年的攻關,目前已建立起全球最大規模胰腺癌篩查佇列。據介紹,創新性的AI輔助篩查服務體系使胰腺癌早期診斷率提升至36.7%。
利用AI大模型技術,放大並識別平掃CT影像中那些肉眼難以識別的細微的病灶特徵,可實現高效、安全的早期胰腺癌檢測,並克服過往篩查假陽性偏高的難題。透過“平掃CT+AI”的方法,人類首次擁有了大規模早期胰腺癌篩查手段,標誌著基於醫療影像AI的癌症篩查即將進入“黃金時代”。
胰腺癌素有“癌症之王”的稱號,平均五年生存率不到10%,是中國及全球生存率最低的惡性腫瘤。我國每年新發胰腺癌病例超過12萬,死亡率與發病率近乎持平。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副院長、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胰腺疾病研究所所長沈柏用教授表示,80%的胰腺癌一旦發現就是晚期,目前臨床指南缺乏有效的胰腺癌篩查手段,體檢及醫院常用的平掃CT影像對比度低,也很難識別早期胰腺病變。
沈柏用說道,胰腺癌的發病率雖然不是很高,但由於人口基數巨大,即使只有10%的患者有特定基因突變,也是巨大的臨床需求。
近年來,在瑞金醫院胰腺中心,沈柏用團隊透過矽基多模態分析技術與AI技術的創新,結合基因組學、轉錄組學及蛋白質組學技術,從多個維度解析了胰腺癌的複雜生物學特性,進一步推動胰腺癌的精準治療。
他們還利用高通量放射組學技術,開發了精度超過95%的化療反應預測模型。該模型透過自動分割和精準引數提取技術,不僅大幅提升了預測精度,還極大縮短了分析時間。這一研究為胰腺癌的早期篩查和個性化治療提供了更強大的工具。
“多模態分析與人工智慧技術的結合,正在重新定義胰腺癌的診療模式。這一領域的突破不僅為精準醫學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同時,更深刻地揭示了胰腺癌的生物學特性,為精準治療提供了全新視角,也為胰腺癌患者帶來了切實的希望。”沈柏用對第一財經記者說道。
他介紹稱,目前在瑞金醫院胰腺中心約有20個臨床研究在進行中,在胰腺中心住院部,50%以上的患者已參與各種臨床研究專案,目標是從臨床中發現問題、研究解決問題,再透過AI等技術的手段,把研究成果迴歸應用轉化到臨床。
微信編輯 | 生產隊的驢(拉磨版)
推薦閱讀
全球首次!宇樹科技宣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