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聽起來沒有“癌症”那麼嚇人,人們也或多或少都經歷過咽喉炎、腸胃炎……
發炎了吃點藥,扛一下就過去了,久而久之大家會覺得炎症是“小毛病”。
一些急性炎症會隨著感染結束而逐漸消退,但還有一類慢性炎症會長期持續存在。

體內炎症環境是導致各種癌症的危險因素,硬扛著不理會,持續的炎症反應,會導致體細胞壞死、增生,給癌症可乘之機。
世界衛生組織下屬國際癌症研究中心曾發表了一項調查,結果發現,全球有高達1/6的癌症是由細菌、病毒感染所引起的!

長期炎症
或是癌症的得力助手

研究截圖


警惕!這些慢性炎症
是“定時炸彈”
(這篇文章正在TopMD腫瘤病友群裡熱烈討論,歡迎病友掃碼進群交流)👇

當然,並非所有炎症都會走上癌變之路。但作為癌症的“隱形推手”,炎症的存在無疑為我們敲響了警鐘。特別是以下五種炎症,已有確鑿證據表明,它們有可能一步步演變為癌症的噩夢。

01
肝炎

病毒性肝炎、脂肪肝、酒精肝等,都是肝癌的潛在威脅。若得不到積極有效的治療,就會如同一條危險的 “癌變鏈條”,從肝炎逐步發展為肝硬化,最終惡化為肝癌,給生命帶來致命威脅。資料顯示,78%的原發性肝癌與乙型或丙型病毒性肝炎有關。
02
胃炎

幽門螺桿菌感染是慢性胃炎的“罪魁禍首”之一。研究顯示,幽門螺桿菌感染者患胃癌的機率是非感染者的6倍!
慢性萎縮性胃炎和慢性潰瘍性胃炎,好似胃部的 “慢性殺手”。胃黏膜在持續受損與修復的迴圈中,極易受到刺激而長出原本屬於腸道的細胞,導致腸上皮化生、異型增生等異常現象,長此以往,胃癌便可能悄然降臨。

03
宮頸炎

宮頸炎本身並不直接導致癌變。宮頸癌主要是由於高危型HPV(人乳頭瘤病毒)感染所致。不過,宮頸炎的長期刺激可能降低宮頸的免疫力,為HPV感染提供可乘之機,從而間接增加宮頸癌的風險。
04
慢性潰瘍性結腸炎

雖然多數腸炎不會癌變,但炎症性腸病(包括慢性潰瘍性結腸炎和克羅恩病)卻需高度警惕。它就像是身體裡一顆隨時可能引爆的 “癌變炸彈”。
這兩種腸炎具有慢性發展、反覆發作的特點,若得不到正規有效的治療,惡性腫瘤的風險便會顯著升高,癌變的陰影也會如影隨形。
05
胰腺炎

胰腺癌,這個“癌中之王”,也與炎症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不良生活習慣(如暴飲暴食、過量飲酒)可能刺激胰液分泌,引發胰腺炎症反應。若在發病初期未進行正規系統的治療,一旦演變成慢性胰腺炎並反覆發作,胰腺組織反覆受損,胰腺癌的發病機率也會大幅攀升。

消炎藥並非
“萬能解藥”
身體出現炎症時,絕不能盲目使用消炎藥了事。應先精準診斷,明確炎症的型別與根源,然後有的放矢地選擇合適的藥物,嚴格遵循醫囑按時按量服藥,並密切留意病情的細微變化。


看更多精彩科普節目,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我們~

來源:浙江省腫瘤醫院 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