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基金業務前瞻丨第117期

監管動態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釋出《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不良資產業務管理辦法》
【政策影響】近日,金融監管總局制定釋出《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不良資產業務管理辦法》。《辦法》圍繞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不良資產收購、處置、風險管理等方面提出四方面要求:一是要求金融資產管理公司聚焦主責主業,提高收購、管理、處置專業能力,加快不良資產出清;二是規範業務流程,細化不良資產收購、管理、處置全流程的操作規範,強化管理、規範運作;三是要求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加強對不良資產收購、管理、處置各流程環節的內部風控和監督制約,強化風險防控;四是規定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可結合自身資源稟賦和比較競爭優勢,開展圍繞不良資產相關的諮詢顧問、受託處置等輕資產業務,綜合運用多種手段助力金融和實體經濟風險出清,提高綜合化服務水平。《辦法》出臺有利於引導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專注主業,發揮獨特功能優勢,助力金融機構盤活存量。
證券行業
國投證券:正式成立產業研究院
【點評】近日,國投證券正式成立產業研究院,此次調整是國投證券在國家對金融新定位、集團對金融板塊新要求以及市場環境新變化背景下,正式啟動研究業務轉型升級的標誌,二級市場研究與產業研究並重是此次調整的重要立足點。國投產業研究院負責打造公司以證券市場研究為基礎、產業研究為特色優勢的綜合研究平臺,透過研究業務轉型與佈局的最佳化,國投證券旨在實現“三個價值”,包括建立與綜合研究服務相配套的價值量考核體系,引導研究業務實現派點價值、服務價值和業務價值的綜合價值貢獻。
中信證券:構建ETF加速器體系
【點評】近日,中信證券在ETF“直接槓桿指數化”(DLI)服務的基礎上,進一步豐富信用賬戶ETF配置綜合服務體系,構建ETF加速器體系。這是中信證券在2023年9月推出ETF“直接槓桿指數化”(DLI)服務後,為進一步豐富信用賬戶ETF配置綜合服務體系,為符合相應資質要求的客戶提供融資融券、組合配置、交易演算法、優惠利率、個性化風控和投研支援等全方位服務,做出的重要佈局。根據投資者需要,中信證券透過ETF分類、流動性、費率、跟蹤誤差等多方面打造篩選標準,協助投資者從各個維度開展ETF篩選;同時投資者可以在信用賬戶進行普通交易和融資融券交易,透過兩融工具實現ETF投資加速。
國泰君安、海通證券:釋出合併重組報告書
【點評】近日,國泰君安、海通證券釋出合併重組報告書(草案),進一步明確了合併重組的相關細節。此次合併重組交易,國泰君安還將配套募集不超過100億元資金,這筆配套資金計劃用於合併後公司國際化業務、交易投資業務、數字化轉型建設等三大領域,助力合併後公司加快打造一流投資銀行。本次合併後,存續公司將在零售、機構和企業客戶規模上實現全面領先,以2023年資料加總計算,兩家公司合併後,零售客戶數、零售客戶APP月活數、IPO承銷規模及家數、公募分倉收入、託管外包規模等重要業務指標,以及在長三角、京津冀、珠三角等重點區域網點數量均位居行業首位。
基金行業
年內新發基金份額突破萬億份
【點評】根據最新資料,截至11月25日,今年以來新發基金數量為1002只,發行總份額達1.02萬億份。從單月發行量來看,年初新基金的發行相對低迷,1月份和2月份數量均不足百隻,3-6月份基金髮行份額均超千億份,此後幾個月均未突破千億份,11月新基發行份額重回千億份,截至11月25日已達1342.83億份。從基金髮行型別來看,股票型基金髮行數量明顯多於當月其他型別基金,11月份以來共發行新基金76只,股票型基金為45只,佔比約為60%,股票型基金髮行份額在當月新基金髮行份額的佔比超70%,與9、10月相比大幅提升。
多類私募違規行為被通報
【點評】近期,北京證監局釋出的《關於私募基金違規案例的通報》中列舉了多個私募的違規問題。具體來看,違規案例包括七類:從事與私募基金管理相沖突或無關業務;讓渡基金管理權;資訊披露違規;基金產品未備案或提交虛假備案材料;違反適當性管理義務;侵佔、挪用基金財產;基金產品對倒股票、不妥善保管材料、實際投資於合同約定不符等其他違規情況。北京證監局要求私募基金管理人對照通報的違規問題開展自查,查詢漏洞,主動整改。
ETF交易工具持續最佳化
【點評】隨著ETF產品規模快速增長,金融機構圍繞ETF這一高成長性賽道加強佈局。從功能來看,雖然各公司在相關工具定位與功能方面存在差異,但整體上均注重利用金融科技最佳化服務形式,透過鋪設數字化、智慧化特色功能提升自身的服務水平,圍繞交易型客戶及配置型客戶分別構造ETF智慧交易體系及全流程陪伴式服務。ETF智慧交易體系建設方面,華寶證券近期新上線了ETF網格機器人,這款工具專為ETF量身定製,將門檻較高的網格條件單轉化為簡單的一鍵式操作;銀河證券近期持續完善智慧交易工具體系,成交驅動型網格交易作為公司的特色,目前已處於行業領先地位。ETF配置服務工具建設方面,近期粵開證券與盈米基金深度合作打造的輸入型基金投顧策略超市“基金管家”已在“粵管家”App上線執行,為投資者提供由專業基金投顧機構打造的優質投資組合策略;同時富國基金ETF產品線IP形象“小富豹”也於近日釋出,未來富國基金“小富豹”將在各種ETF、指數基金營銷場景中出現。
境外動態
高盛:籌劃分拆數字資產平臺
【主要內容】近日,高盛集團正在與潛在合作伙伴進行磋商,計劃將旗下數字資產平臺分拆為一家新公司,專門為大型金融企業提供透過區塊鏈技術建立、交易和結算金融工具的服務。高盛數字資產部門全球主管Mathew McDermott接受採訪時表示,該行正在與一些市場參與者就這些計劃進行談判,以繼續增強該平臺的功能並開發新的商業用例。McDermott說,設立新公司的計劃尚處於早期階段,長期目標是在未來12至18個月內執行分拆,最終還有待監管部門的批准。
Robinhood:收購託管和投資組合管理平臺TradePMR
【主要內容】近日,數字交易應用Robinhood收購了註冊投資顧問託管和投資組合管理平臺TradePMR,交易價值高達3億美元。利用TradePMR的開放式架構平臺Fusion,Robinhood打算建立一個平臺,讓顧問和客戶可以直接在Robinhood應用程式中檢視他們管理的資產,同時還宣佈將共同努力建立一個 "一流的推薦計劃"。此外,Robinhood還計劃 "保持並深化 "TradePMR與富國銀行清算服務公司(Wells Fargo Clearing Services)的 "長期合作關係",後者提供清算、執行和借貸服務。展望未來,TradePMR創始人兼執行長Robb Baldwin和TradePMR團隊將在收購完成後加入Robinhood,預計收購將於2025年上半年完成。在這項交易之前,Robinhood今年還進行了一系列戰略收購,包括6月份斥資2億美元收購全球加密貨幣交易所Bitstamp,以及7月份收購美國投資研究平臺Pluto Capital(收購金額尚未披露)。
英國金管機構:加強金融機構第三方技術提供商監管
【主要內容】近日,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英格蘭銀行和英國審慎監管局在廣泛徵求意見並與業界密切合作基礎上釋出宣告,闡述了其對金融機構第三方技術提供商的監管規劃。如今,金融公司和金融市場基礎設施 (FMI)(如支付系統)越來越依賴於少數第三方提供商的服務,而這些第三方通常也被稱為關鍵第三方。雖然這些第三方可以提高行業競爭力,但其中一個第三方的中斷或故障(如網路攻擊或停電)可能會影響大量消費者和企業,並威脅到金融體系的穩定。新規將與國際標準和類似制度(如歐盟的《數字運營彈性法案》)密切保持一致。後續,英國政府將根據監管機構的建議,決定哪些第三方應納入新制度的監管範圍。
深入分析詳見內參版,如需訂閱,請聯絡[email protected]
聲 明
本報告由華銳研究所提供,所載內容反映的是截至報告發表日的判斷,如所載內容出現變動,我們將及時補充、修訂或更新內容及觀點。本報告版權屬於華銳研究所,如需引用本文,請明確註明引自華銳研究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