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動態
證監會:就《證券公司業務資格管理辦法》及相關配套規則徵求意見
【政策影響】近日,證監會就《證券公司業務資格管理辦法》及相關配套規則徵求意見。《辦法》圍繞證券公司從業資格管理,一方面進一步釐清證券公司各項業務資格種類,整合業務實質及風險特徵基本一致的業務,減輕申請負擔,並針對有必要實行差異化准入管理的業務,設定差異化的准入門檻;另一方面健全業務資格推出機制,形成主動減少牌照、撤銷牌照、登出牌照等多元化退出路徑,遏制“屯牌”“保牌”行為。
證券行業
國元證券:開展財富管理組織架構調整
【點評】近日,國元證券釋出公告,圍繞最佳化財富管理業務對組織架構、業務模式進行調整。具體來看,一是將“財富業務管理總部”更名為“財富管理業務總部”,將原財富業務管理總部研投顧中心獨立,升級為財富條線研投顧中心,並作為公司一級部門,開展投資策略研究,提升財富條線資產配置能力。二是圍繞財富管理業務,將私人財富部、網路金融部、機構金融部重新進行整合,將“私人財富部”、“網路金融部”分別更名為“普惠金融部”、“數字金融部”,前者負責分支機構零售服務體系建設,後者牽頭財富條線數字化建設;將機構金融部調整為財富管理業務總部二級部門,負責對接持牌金融機構和私募基金。三是將分支機構服務部獨立,更名為財富行政中心,作為財富條線的綜合管理部門;同時在財富行政中心下設財富合規發展部,強化條線合規管理及內部合規培訓。
銀河證券:成立新發展研究院
【點評】近日,銀河證券正式成立中國銀河證券新發展研究院。該研究院作為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的新設部門,將圍繞政策制定者、企業和投資者的需求,做深做實中長期結構性研究,打造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解決方案。作為銀河證券研究業務向綜合研究轉型的關鍵抓手,新發展研究院將在影響公共政策、企業戰略和社會問題上發揮思想引領作用,打造“投資研究專業化+智庫研究專家化”雙輪發展的新階段。
多家證券經營機構披露上半年業績
【點評】截至7月27日,已有27家證券經營機構披露上半年業績。從淨利潤變化情況來看,17家證券經營機構淨利潤較上年同期有所下滑,降幅多在50%以上;10家證券經營機構實現淨利潤增長,其中首創證券等四家公司淨利潤增長超50%。分業務來看,自營、經紀及投行業務對證券經營機構業績影響較大,東方證券等公司透過加大固定收益投資取得較好收益,光大證券等公司受權益投資收益影響拖累上半年淨利。總體來看,受市場波動及監管趨嚴等因素影響,上半年證券行業經營業績承壓。
基金行業
7月私募證券基金合計備案數量環比增長16.6%
【點評】根據最新資料,7月合計備案私募證券基金產品590只,與5月、6月的467只和506只相比,已連續兩個月實現增長。從產品策略來看,股票策略產品成為備案主力,7月共備案股票策略產品352只,佔當月私募證券基金備案總量的59.66%;多資產策略產品、期貨及衍生品策略產品分別佔比14.92%、11.53%;債券策略產品備案僅有17只。7月共備案量化私募產品186只,在當月備案總數中佔比超30%。
境內非貨幣ETF數量及規模創新高
【點評】近日,根據深交所ETF市場發展白皮書資料,截至2024年6月底,境內ETF共有973只,總規模達2.47萬億元,在全球排名第6位。其中,存量ETF規模增長3959億元,在規模增量中佔比89.50%;新發ETF規模464億元,佔比10.50%。分產品型別來看,寬基ETF總規模1.25萬億元,上半年共增加3731億元,增幅48.13%,成為存量產品規模增長的主力軍;跨境ETF受海外投資需求驅動,規模增至3111億元,較2023年底增長11.11%。
年內ETF累計分紅超57億元 同比增長逾80%
【點評】根據Wind資料,截至7月末,ETF累計分紅已達37次,累計分紅金額超57億元,與去年相比分紅次數實現倍增,分紅金額同比增長超80%。今年以來國泰上證國有企業紅利ETF、中證A50ETF基金、招商中證紅利ETF等7只基金已實現不少於兩次分紅;另有多隻ETF計劃將年度分紅次數增至12次。基金管理人透過分紅可有效控制基金規模,提升投資策略的靈活性和有效性。
境外動態
【主要內容】近日,摩根士丹利宣佈將允許其財務顧問向符合條件的客戶推介比特幣ETF,此舉成為華爾街主要銀行中首例。自8月7日起,摩根士丹利約15000名財富管理顧問可向客戶推薦貝萊德的iShares比特幣信託以及富達的Wise Origin比特幣基金,目前摩根士丹利批准的加密投資僅限於上述兩隻比特幣ETF,以及自2021年起提供的Galaxy和FS NYDIG的私募基金。摩根士丹利表示,此舉旨在響應客戶需求,並適應數字資產市場的持續演變。在推廣過程中,摩根士丹利採取了謹慎態度,僅允許淨資產至少150萬美元、具備高風險承受能力並有意進行投機投資的客戶參與此類投資;所有交易需在應稅經紀賬戶中進行,而非退休賬戶;此外,摩根士丹利將對客戶的加密資產持有情況進行監控,以防止客戶在波動性較大的資產類別中出現過度暴露。
貝萊德:佈局零售私募產品市場
【主要內容】近日,貝萊德宣佈將與財富管理機構GeoWealth合作,透過貝萊德針對零售客戶的私募市場基金(Private Market Funds),為GeoWealth的客戶提供定製投資組合。目前貝萊德定製投資組合業務規模為1250億美元,在過去四年間增長了310億美元,這一增長反映了財富管理客戶對投資組合的巨大需求。根據貝萊德的預測,未來五年該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0萬億美元。貝萊德將透過佈局投資組合業務,發揮產品線優勢,提升客戶滿意度,並增強公司在財富管理領域的競爭力。
野村證券:公佈第一財季業績
【主要內容】近日,野村證券公佈第一財季業績,今年4月至6月野村證券淨利潤達689億日元(4.46億美元),去年同期為233億日元,淨利潤較上年同期增長了兩倍,超過市場預期的566億日元。分部門來看,野村財富管理部門的稅前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長了84%,達到2015/16財年以來的最高水平;投資管理業務的資金流入推動其管理資產達到創紀錄的92.5萬億日元。野村證券提出到2031年3月將稅前收益翻一番的目標,並將採取措施控制交易和投資銀行業務的支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