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Guim Tio Zarraluki
統計局今天公佈了1月份70個大中城市房價。
有新的端倪。
很多人關心房價,可以寫寫。
一
很多人懷疑官方房價資料,覺得可參考性弱,注水了。
但有些小訣竅:
比如看趨勢。
單獨一個月的資料可能注水,但經年累月造假有難度。
好比和人談戀愛。時間久了,對方不再裝了,就更能瞧出對方的人品本性了

還有一點是,看二手房價。
是大家生生一刀刀砍價,硬砍出來的,更真實。
那,從去年9月份開始公佈降存量房貸以來,到現在已經過去了五個月。
有個趨勢挺明顯了。
比如:
一線房價,微弱企穩。

北京、上海、深圳、廈門、成都,這五個城市值得注意。
從去年10月至今,它們保持了環比上漲或持平。
但,漲幅十分微弱。
如果有計劃在這些城市買房自住,是可以考慮下手的。
如果還能再砍砍價,買到合意的房子,估計就更穩妥了。
值得注意的——
很多二、三線城市,房價依然很弱。
統計局資料顯示:
一線城市:二手房價環比上漲0.1%,漲幅比上月回落0.2個百分點。
二線城市:二手房價環比下降0.3%,降幅與上月相同。
三線城市:二手房價環比下降0.4%,降幅與上月相同。
看來還在漫漫的探底過程中。
二
我最近和人聊天,發現現在換房的人,也容易出現「套牢困境」
買了新房後,自己的舊房遲遲賣不下去。
像我認識的一位朋友。
他要換房:賣一套小的、買一套大的。
他手頭有現金,經過一輪兇狠地砍價後,果斷地拿下了大房子。
但——
自己同步掛出的房子,遲遲找不到買家。
唯一報價的買家,砍價力度比我朋友大多了。
現在朋友嘆息:
“原以為自己砍價很猛了,結果還是不夠狠。資金全套在房子裡了,真不舒服。”

所以——
房價下行期,
如無其它情況,
最佳的做法還是:
先賣一套,再買一套,或者買賣同步進行。
找好了新住處,舊房脫手要迅速。
省得被套牢。
有的人害怕的是:賣掉一套後,自己要買的那套快速漲價了。
但就目前來看,挺多城市,尤其二三四線城市,這下手的時間視窗還長得很。
三
最後提供一個很好用的小工具。
上次寫美元存款,利率可達4%以上。戳此回看
有很多人問到一個關鍵問題:
在哪個銀行換美元更划算?各家銀行匯率不太一樣。
這裡面有一條潛規則:
中資銀行的匯率,一般好過外資銀行。
我剛用工行、建行和滙豐行,稍稍對比了下。
工行、建行換1美元,大約要7.3元人民幣出頭。
差距不大。
滙豐的話,換1美元要7.32元人民幣——明顯更貴。
我同樣拿30萬人民幣出來換匯。
建行能換到41072美元;滙豐就只能換到40972美元。
差了100美元呢~
所以如果不涉及其它中間費用,可以考慮在“匯率”好的銀行換了美元,再取現到“利率”好的銀行去存。


就是要人肉搬運,非常麻煩了...
推薦一個小工具。
外資行的朋友推薦給我的,很好用。
微信小程式搜:銀探
可以查詢各家銀行的即時匯率進行比對,一目瞭然。

我和幾個銀行app對比了下,誤差極小,還算準確。
還可以直接測算。
比如我換30萬人民幣,它會自動算出來、各家銀行能換多少美元。非常方便了。
除了看匯率,這小程式也能看各家銀行最新的美元存款利率。
很貼心~~
ps.
再提示一個資訊:
新興亞洲etf(520580)明天上市了。
我年前提過一嘴,說我會用少量的錢認購它。
賭一賭。
因為它是海外基金,上市有可能被爆炒。假如真炒起來了,就會有溢價,能薅到羊毛。
詳見這篇的第三部分:薅了一大箱子羊毛,爽
當時有不少人跟我一樣認購了,苦等了一個月,終於上市了。
明天密切關注一下吧。
比較美滿的結局是像沙特ETF一樣,上市兩天大漲了21%
但說實話,機率不大,年後已經不是那個氣氛了


看目前海外基金的折溢價情況,明天更可能是小跌或小漲。
無論怎樣,我都會賣掉大部分,留一點見機行事。
大夥自行處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