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正確在遊戲界遭遇滑鐵盧

8月底,索尼花費一億美元,耗時八年開發的3A大作《星鳴特攻》正式上線。
出人意料的是,這遊戲一經上線,立馬褒姒,遊戲最高同時線上人數僅僅697人,連去年令人大跌眼鏡的糞作《魔戒:咕嚕》都不如。
索尼官方在《星鳴特攻》上線僅12天后緊急宣佈下架,已經購買的玩家則會得到全額退款,八年的努力加上一億美元的真金白銀就這樣打了水漂。
其實光看這遊戲的畫面、玩法和操控性來說也不算差,畢竟其開發商FireWalk的成員曾參與過《使命召喚》、《光環》、《APEX英雄》等遊戲的開發,擁有全球一流的開發能力。
但問題就出在了“政治正確”上。(政治正確,Political Correctness,以下簡稱PC)
《星鳴特攻》裡的角色,要麼黑,要麼胖,還有一些奇形怪狀,總之沒有一個正常人。
最離譜的是,在《星鳴特攻》選人介面,角色的職業旁邊專門標註了這個角色的性別,你標註就算了,居然還標註個“非二元性別”,完蛋!我被PC包圍了!
美國著名遊戲博主兼億萬富翁“xQc”在玩了《星鳴特攻》兩小時後毅然退款,《星鳴特攻》也獲得了“xQc人生中第一款退款遊戲”的成就。
面對這款遊戲的褒姒,廣大玩家們不僅沒有絲毫惋惜,反而欣喜若狂,紛紛拍手叫好,可謂苦PC久矣。
PC是指態度公正,避免使用一些冒犯及歧視社會上的弱勢群體的用詞,或施行歧視弱勢群體的政治措施‌。它包括避免冒犯不同民族、‌性別、‌性取向、身心障礙、宗教和因政治觀點的不同而產生歧視或不滿與打壓。‌
PC初心是好的,然而在長時間的發展中已經變成了某些極端人士的斂財工具,把主義做成了生意。目前PC已經滲透進了歐美的影視業,典型的就是《小美人魚》。
△《小清道夫》
近幾年PC極端人士開始向遊戲業滲透,但與影視業不同的是,遊戲玩家空前團結,奮力抵抗PC對於遊戲的入侵,《星鳴特攻》褒姒就是一場漂亮的勝仗。這樣的勝仗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廣大遊戲玩家在今年經歷了兩次覺醒才變得如此團結,事情得從今年2月份開始說起。
咱先來看看近幾年遊戲裡的人物建模,比如《神鬼寓言4》的女主。
以及《消逝的光芒2》裡的女主。
或是《戰地風雲2042》裡的女角色。
再來看看《戰神:諸神黃昏》一個北歐神話裡女神的建模。
咱們的故事要從《戰神:諸神黃昏》開始,話說有一個Steam ID叫“KABRUTUS”的巴西老哥。
這老哥是個資深遊戲迷,某天他把《戰神》玩通關後感覺到不對勁,於是他開始調查,一番求索後終於發現了一家名叫“Sweet Baby”的公司(以下簡稱為SB)。
SB的官網顯示“SB成立於 2018 年,是一家總部位於蒙特利爾、業務遍佈全球的敘事開發和諮詢工作室。我們的使命是講述更好、更感人的故事,同時豐富和豐富電子遊戲行業。我們的目標是讓遊戲對每個人都更有吸引力、更有趣、更有意義、更具包容性。”
△SB官網簡介
這家公司在玩家群體裡毫無知名度,卻可以參與很多知名大廠的專案開發。
 △“V社”、“2K”、“育碧”等大廠赫然在列
巴西老哥發現這公司不簡單,開始持續關注SB的動向。直到今年初《自殺小隊:消滅正義聯盟》上線後因其逆天的劇情而遭到了玩家的聲討。
同為聲討大軍的巴西老哥留了個心眼,開始調查這遊戲的底細,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SB居然參與了這遊戲的劇本撰寫。於是老哥在Steam上建立了一個名為“Sweet Baby Inc Detected”的討論組,意為找出所有SB參與開發的遊戲並將其列為不推薦。
老哥此舉立馬惹怒了SB,SB的一位高管將老哥掛在自己推特上,呼籲大家一起抵制他,最好可以把他的賬號舉報封禁。
然而結果卻與SB的預期相反,玩家們一邊倒支援巴西老哥。老哥的討論組本來只有幾千人關注,經過SB這麼一鬧關注人數快速上漲到十幾萬人,目前則已經達到43萬人。整件事情搞得SB像巴西老哥請的串子。
這是玩家們第一次覺醒
玩家的第二次覺醒則是幾個月前著名的“勒索遊科”事件。
今年上半年《黑神話:悟空》的開發商遊戲科學在外網被頻繁抹黑,理由就是“侮辱女性”、“遊戲不夠多元化”老幾樣。
直到今年6月9日,國內博主“兲虎”在微博上發文稱遊戲科學被SB勒索700萬美元,但遊科拒絕支付。很快這條訊息就被翻譯到外網廣泛傳播。
在這波節奏中有些業內人士直接下場開團SB,其中影響力最大的是一個叫“Grummz”的前暴雪設計師,他曾參與過《魔獸世界》和《星際爭霸2》的開發。
“Grummz”一開團就引爆了外網,玩家們看到臭名昭著的SB居然又出來作妖,群起而攻之,一時間,“Fxxk Sweet Baby”不絕於耳。
這件事給本來在外網熱度不算特別火爆的《黑神話:悟空》推成頂流,許多玩家路轉粉,表示本來對這遊戲興趣不大,但這下不得不預購豪華版了。《黑神話:悟空》則順著這波熱度登上了當時全球預購榜榜首。
至此,SB徹底淪為人人喊打的業界毒瘤。
在遊戲界,不止SB一家這種公司,只是SB名聲最為響亮。這類公司統稱為“DEI公司”,指的是Diversity(多元化)、Equity(公平性)和Inclusion(包容性)。實際上DEI就是PC的子集,有了DEI為指導理念,這些公司就可以任意改變角色的膚色和長相,還可以在遊戲劇情裡強行插入一些毫不相干的LGBT內容。
DEI公司如果遇到遊戲開發商的反抗,一貫的做法就是像SB對遊科做的那樣——勒索。
SB的創始人金·貝萊爾(Kim Belair)曾在演講中公開表示:“當開發商不認同你的觀點,並且不支援你的諮詢與結論時,那就去跟他們的市場部聊聊,然後直接恐嚇他們。”
具體方法就是SB會花錢請一些業內知名媒體對勒索物件進行抹黑。很多知名大廠不堪其擾,遵循打不過就加入的原則,選擇自己在公司內部設立了DEI部門,並聘請DEI先鋒人士當顧問,其中就包括“育碧 ”。
法國知名遊戲大廠育碧曾帶給玩家們許多感動,《刺客信條》系列、《孤島驚魂》系列、《彩虹六號》系列和《看門狗》系列培養了無數死忠粉。
但育碧近些年在製作這些經典IP的續作時,加入了很多千篇一律的內容,被玩家調侃為“罐頭遊戲”,育碧的股價也因此連年下跌。
面對絕境,育碧卯足了勁兒,準備推出一款極具創新的翻身之作《刺客信條:影》。然而這樣一款被育碧寄予厚望的作品卻再次遭受了市場的暴擊,因為這是一款日本歷史題材的遊戲,但育碧搞了個黑人當主角,可以說是一頭扎進了現在玩家們反PC的大潮中。
這遊戲預計於今年11月份發售,當預告片裡的黑人武士一齣現全世界玩家都炸鍋了,日本玩家更是直接破大防。要知道當時的日本武士是可以世襲的貴族階級,黑人武士真的太逆天了。
育碧股價也被《刺客信條:影》帶崩,今年總共下跌56%,回到了10年前的水平。前幾天《福布斯》給遊戲科學的估值為18億美元,已經超過育碧,遊科只有一款3A遊戲和員工200人,而育碧有幾十部知名3A遊戲和員工20000人。可見現在的育碧有多拉胯。
然而育碧卻不知悔改,公然跑去《紐約時報》炮轟玩家,為《刺客信條:影》糟糕的風評開脫。
更噁心的是一個叫Ashley Parrish的DEI人士,她曾多次寫文章讚揚《刺客信條:影》。在最近的訪談中,她倡導各大遊戲公司應該加大DEI力度,並讓玩家們如果對遊戲不爽就不要玩。
△中間那位就是SB創始人
面對育碧萎靡的股價,股東先坐不住了,前幾天育碧的股東發表公開信,他們認為育碧的股價應該在40-45歐元,現在已經被嚴重低估,因為是育碧這幾年只會釋出一些平庸的作品,沒有長期的戰略規劃。
他們還呼籲育碧進行結構最佳化,包括大裁員和更換管理層,如果不最佳化那乾脆賣掉算了。
而玩家們面對育碧的這些行徑則是失望透頂 ,許多人粉轉黑,也包括我,我至今忘不了《刺客信條:黑旗》、《看門狗1》和《孤島驚魂3》帶給我的那種驚豔感,再看看現在的育碧,只剩唏噓。
希望《刺客信條:影》能像《星鳴特攻》一樣褒姒,因為這關乎著每個國人的心理健康。
前幾天育碧上海首席設計師放出訊息,他與動視上海高階經理成立了一個工作室,正在開發一款中國歷史題材的3A遊戲,目前正在製作第二個Demo,先導預告馬上就要放出來了。
我相信沒人願意看到黑人宰相、黑人錦衣衛或是黑人不良人吧。
不過按目前的趨勢來看也不必太擔心,現在已經進入了“撥亂反正”的歷史階段,在“SB勒索遊科”事件發酵後,敏銳的微軟立馬裁掉了自己的DEI部門。
漫威在上個月也解僱了一批激進DEI製片人。
在得罪了廣大受眾的前提下,歐美文娛產業已經開始肅清內部毒瘤。相信育碧可以在內外巨大的壓力下完成蛻變,回到最初那個純粹的樣子。
最後再來聊聊DEI,這東西之所以那麼猖狂跟美國兩黨的鬥爭有關,大概就是民主黨為了鞏固自己的基本盤,大力推行DEI理念的結果,由於篇幅原因就不展開了。
DEI的出發點是好的,問題是被工具化導致氾濫成災。
就像有人喜歡香菜,有人不喜歡,不能在所有吃的上面都放香菜,這樣只會讓所有人都討厭。如果蛋糕上也有香菜,那就算香菜愛好者也會受不了。
設計/視覺:Lvv
最近很火的商務卓瑪是什麼梗?
搞富豪榜那個胡潤也開始玩抽象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