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選上方"GameLook
"↑↑↑,訂閱微信 」

在遊戲行業的歷史長河中,法國傳媒巨頭維旺迪(Vivendi)堪稱“教科書級的反派角色”。前不久,Valve為紀念《半條命2》問世20週年推出的紀錄片中,一段塵封往事被重新提起:2002年,維旺迪險些用法律手段將V社逼入絕境,而拯救這家未來巨頭的,竟是一位會說韓語的實習生。
這段戲劇性的故事,加上育碧、暴雪等公司與維旺迪的“愛恨情仇”,足以讓這位與迪士尼齊名的法國傳媒巨頭登上游戲行業“最不受待見榜”榜首。

2002年,維旺迪透過收購雪樂山(Sierra)獲得了《反恐精英》的發行權,隨即以“網咖發行權歸屬”為由向Valve發難。據V社營運長斯科特·林奇回憶,維旺迪的目標明確到近乎冷酷:“讓V社破產。”他們不僅要求取消2001年協議、奪取《半條命》IP,甚至試圖阻止Steam的開發。G胖坦言,當時公司現金流已見底,自己甚至考慮賣掉房子繼續訴訟。
轉機出現在一份“惡意滿滿”的證據——維旺迪向法院提交了數百萬頁韓文檔案,試圖用語言壁壘拖垮V社。然而,一位名叫安德魯(Andrew)的韓裔實習生臨危受命,從文山字海中挖出了一封關鍵郵件:維旺迪韓國分公司高層竟指示下屬銷燬與V社的交易檔案!這一非法行為的曝光直接讓法官站到了Valve一方,維旺迪的反訴被駁回,V社不僅保住了《半條命》和《反恐精英》的IP,還順勢在2003年推出了Steam平臺。

雪樂山遊戲的論壇似乎沒有被關閉,至今以就能看到二十多年前網友對V社、維旺迪還有半條命相關話題的討論
維旺迪幾乎「人人喊打」的名聲絕非浪得虛名。早在1998年,它便收購了暴雪娛樂的母公司暴雪北方,儘管後者憑藉《魔獸世界》成為搖錢樹,但維旺迪對財務指標的苛刻要求一度讓暴雪陷入創意危機。直到2013年,動視暴雪才以58.3億美元“贖身”。
而育碧與維旺迪的纏鬥更像一部驚悚片。2015年,維旺迪透過惡意收購持股育碧30%,試圖將其吞併。育碧CEO伊夫·吉勒莫為此發起“保衛戰”,甚至抵押個人資產籌資反擊,最終在2018年以20億歐元回購股份。
維旺迪的商業模式堪稱“資本利維坦”——透過收購優質資產、榨取短期利益後再轉手出售。這種策略在維旺迪熟悉的傳統媒體行業或許可行,但在需要長期創意孵化的遊戲領域卻水土不服。
G胖在紀錄片中曾隱秘地將自己與維旺迪的博弈比作“與鯊魚同遊”:“我曾多次接近大型鯊魚群,在他們試圖攻擊我的時候周圍的人比我還要害怕。我只是想著:‘哦,有鯊魚想攻擊我,那我就應該遠離它們’。我認為這是天生如此。我似乎從未對風險感到特別不安,這讓我有時會迴避大多數理智的人都不會去承擔更多風險。”

紀錄片中G胖(現在應該叫G瘦了)還特地坐在了一個鯊魚形象的裝置藝術前 圖片來源:半條命2 20週年紀錄片
諷刺的是,維旺迪的“壓迫”反而催生了遊戲行業的反抗智慧。Valve被迫自立門戶推出Steam,育碧為抵禦收購加速了《刺客信條》等IP的全球化佈局,暴雪則學會了在資本壓力下平衡創意與商業,開啟了自己最輝煌的十年。如今,Steam佔據PC遊戲分銷市場的75%,育碧雖然現在情況不太好,但此前一度是歐洲最大獨立遊戲廠商,而維旺迪除了GameLoft一家子公司外,基本已經算是退出了遊戲戰場——這場“反派推動進步”的黑色幽默,或許正是歷史最擅長的劇本。
維旺迪,這位“行業公敵”,從這個角度來看,也在無意間成了遊戲史上最稱職的“反派教練”——畢竟,沒有鯊魚的威脅,魚兒們又怎會進化出更快的游泳速度呢?
····· End ·····
GameLook每日遊戲產業報道
全球視野 / 深度有料
爆料 / 交流 / 合作:請加主編微信 igamelook
廣告投放 : 請加 微信:Amyly588
長按下方圖片,"識別二維碼" 訂閱微信公眾號

····· 更多內容請訪問 www.gamelook.com.cn·····
Copyright © GameLook® since 2009
覺得好看,請點這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