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團之外還有它!老祖宗都認可的昇陽方,春天生長更有力量

《黃帝內經》中說:春三月……食歲谷以全其真
其實就是勸我們少食油膩,多吃點新鮮柔嫩的時蔬
但孩子嘛,口味都是挑的,清炒或者水煮的吃不下吃得少。
我更建議你們試試把它們剁碎了做餡,包成小包子、小餃子,孩子還能多吃幾個
春天裡做菜,我是很懂增甘減酸的原則的。
綠皮的西葫蘆對應五行中“青色入肝”,調和肝木,也順應了春天的“生髮之氣”
它還是被《本草綱目》都誇過“利水道”的好食材,冬季積滯的溼濁和代謝廢物都能在它的幫助下排出去。
尤其遇到了潮乎乎的回南天,這種“除溼”很牛的食材一定要多吃一點。
脆彈的木耳不用放很多,和胡蘿蔔、西葫蘆絲、雞蛋碎拌在一起。
黑紅黃綠四色湊在一起,也對應了五行配色的原則

,在家裡能湊夠這些就不錯了。

全都是簡單的食材,清清爽爽又很好消化,腸道潤了,肚子輕鬆了,連眼睛變得亮亮的!
– 素餡包子 –
· 參考月齡 ·
12月以上,對食材不過敏的寶寶
· 食材準備 ·
中筋麵粉300克
溫水180克 / 酵母3克 / 糖5克
餡料:西葫蘆1根 / 胡蘿蔔半根

雞蛋3個 / 木耳10克 / 素蠔油

食用鹽 / 鹽 / 松茸鮮
以上食材僅代表製作量
不代表寶寶的一餐食
01
別看我做過這麼多面食,每次和麵都是很認真的。麵粉、酵母、糖、溫水一步步的倒進去,攪勻了。
02
其實你們攪面的過程裡,麵糰是水多水少基本都有個概念了,所以揉麵的時候就可以適當的加水加面,給它揉成一個能成型的麵糰。
03

老規矩,蓋上蓋子讓麵糰發酵2個小時。很多人掌握不好這個時間,尤其是南北方室溫本身差異大的,你們就給它放到烤箱、微波爐或者空氣炸鍋裡,基本你發個1個小時都能差不多。


*如果發酵1小時之後,麵糰仍然不蓬鬆,拿起來還很沉手,說明發酵時間還是不夠,適當的延長時間就行了。
04
西葫蘆擦絲之後,還得加點鹽,拌勻了醃個5分鐘,這樣之後包餡的時候西葫蘆就不那麼容易出水了。
05
給醃好的西葫蘆絲擠一擠,加上剛才醃出來的水分一起倒掉,再把西葫蘆絲剁碎就能等著和餡了。
06
胡蘿蔔絲你們最好給它焯下水,如果你們還有其他想要加的食材要焯水的,像是這個木耳也可以順手焯一下,剁碎了備用。
07
炒蛋碎是最簡單的提香食材,如果你們不想放雞蛋,也可以用煎豆腐代替一下。
08
除了我們之前準備的這些食材,西葫蘆絲、胡蘿蔔絲、木耳絲、雞蛋碎,你們還可以加點蝦皮一起拌好,它可是天然鮮味劑。
09
因為這種素餡的餡料,調味就不太適合做得太重口,加點食用油、素蠔油和松茸鮮一起拌勻。
10
發酵好的麵糰這時候就可以取出來了,多揉幾下排氣。
11
這種素餡的小包子就不適合做得太大,所以面劑子我也做的比較小,麵皮再擀薄一點,做出來的小包子蒸出來也好看。
12
經常做這種麵食的,做各種小包子、小餃子的,不用我說吧,你們就多塞點餡料,做出來又漂亮又好吃。
13
包好的小包子送上蒸鍋,二次發酵到1.5倍大後再開火去蒸。
14
還是水開之後計時,蒸個13分鐘左右,小包子都蒸熟了就可以關火了。照舊燜上3分鐘,這樣蒸出來的小包子就要好看很多了。
15
這種素餡的組合,其實是特別適合春夏季節的。

低脂高纖維,很適合春天的陽氣生髮,能幫助我們喚醒味蕾。

發酵過的麵皮,口感是很鬆軟的。
把清爽的餡料都包起來,吃到嘴裡的每一口都特別鮮!
雖然不常出鏡,但在我們家也是不可或缺的“提鮮利器”,就是這個淡幹蝦皮。
配料裡就只有毛蝦,不額外加鹽和其他的新增劑。
直接烘乾晾曬處理,最大程度保留了蝦的原滋原味,鮮而不鹹,更適合給孩子做輔食調味!

比起那種罐裝蝦皮,我也更喜歡它這種獨立的小包裝,衛生、乾淨,還能幫助定量。
42塊錢能買一大袋,整整24小包的量,吃2個月沒問題!

【廣告】
喜歡君君食譜
記得【在看/點贊】雙連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