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格:有一賢妻相伴、三兩知己同行,一生足矣

向上滑動閱覽
查理·芒格:追求智慧是道義之所在
股東:
在您和沃倫·巴菲特年輕的時候,你們開始分別做投資,後來才真正成為合夥人。那麼,在你們正式成為合夥人之前,你們經常分享投資機會和投資理念嗎?
查理·芒格:
我身邊總是有幾位關係密切的朋友,我經常和他們探討投資。這樣的朋友我一直有,但不多。我從來不參加什麼大型會議之類的分享活動。
即使是愛因斯坦那麼聰明的科學家,也是需要和別人交流的。在與朋友的思想碰撞中,愛因斯坦得到了很多啟發。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所有人都需要找到志同道合的人,相互切磋、共同進步。我身邊總是有一些這樣的好朋友,但是不多。
生活中有一賢妻相伴,事業上有三兩知己同行,一生足矣。
股東:
您建議我們研究偉人和先賢,例如,李光耀、本·富蘭克林、保羅·沃爾克等。除了這幾位,您能否再推薦幾位值得研究和學習的偉大人物。
查理·芒格:
我敬重的人很多,其中包括很多伯克希爾的經理人。我給你們講一個小故事。有一次,伯克希爾開董事會。一家子公司的管理者說:「我們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因為我們遵循80/20法則。我們80%的利潤來自20%的業務,所以我們集中資源,大力發展這20%的業務。」這家子公司的業績很漂亮,他們的策略確實管用。
另一家子公司的業績也很漂亮,它的管理者說:「在我們這個行業中,有20%的業務是最難做的,沒人願意做這部分業務,我們選擇錯位競爭,專攻這部分最難做的業務。別人都不願意做,我們卻把這個硬骨頭啃下來了,所以我們的生意很賺錢。」
兩家子公司的管理者說得都有道理。
兩家公司雖然用了不同的模型,但這兩種模型都管用。遵循80/20法則是對的,專攻業務中最難的20%,選擇錯位競爭,也是對的。特別是後一個模型,非常值得思考。一件事,別人不願做、不敢做,如果你足夠聰明、足夠勤奮,能把這件事做好,這就是你的機會。
股東:
請問怎麼才能讓小孩子對投資感興趣?有這方面的書可以推薦嗎?
查理·芒格:
讓特別小的孩子學投資,可能不太合適。在做投資的過程中,我收穫了比金錢更寶貴的東西。從一個投資者的視角分析公司,我能把一家公司看得更透徹。在商學院的教學案例中,學生們經常從員工的角度分析,很少從投資者的角度研究。站在投資者的角度研究一家公司,我們能看得更深、更遠。
錢是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老查理留下了多少錢?」「都留下了。」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人死了,一分錢帶不走,智慧也隨之消失。儘管如此,我仍然認為,追求智慧是人類應盡的道德義務。生而為人,卻疏於追求智慧,這是道德上存在缺失。
我對中國人有好感,因為我的這種想法與中國的儒家思想很接近。我相信,追求智慧是道義之所在。
內容選自《芒格之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