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看到姜萍事件反轉感到失望。前段時間我還曾專門發推送表達過對女孩的支援。當然,這個事件很難把責任都推到姜萍身上,甚至超過一半的鍋大概都不該讓姜萍背。除了“提供幫助”的輔導老師以外,幕後推手還有誰?抱著急功近利、弄虛作假動機的人和機構都有哪些?這場鬧劇從一開始的策劃再到宣傳、發酵和反轉,實則是社會某種風氣和現狀的赤裸反映。
如果在嚴謹的數學競賽裡可以透過肆意作弊把平凡的人捧上神壇供眾人仰望然後又揭穿真相把主角變成眾矢之的,如果學校食堂/餐館的飯菜可以“鴨頭變老鼠頭”,“老鼠肉冒充羊肉”“調味粉假雞蛋冒充蒸蛋”“地溝油”這樣的問題食物大行其道,如果一些暫沒找到工作的應屆畢業生為了配合某些學校的就業資料統計而在畢業去向問卷上隨便寫個“做自媒體”“自由創業”,如果作假坑騙成了理所當然見怪不怪,那麼…唉,省略更多文字。
以一句話為這篇袖珍短文做結尾:特別、尤其、非常希望孩子們、學生們、年輕人們能成長生活在乾淨一些、容易一點的環境裡。雖然這可能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