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標榜要超越藍綠兩黨貪腐惡鬥,打造“白色力量”的“新政治”,備受年輕選民期待,到如今連番捲入政治醜聞,官司纏身,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柯文哲發生了哪些事?

前臺北市長、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於週四(12月26日)因涉嫌貪汙被起訴。檢察官指控他收受賄賂及侵佔政治獻金,並向法院請求對其判處共計28年6個月的有期徒刑。臺北地檢署在記者會上表示,柯文哲捲入“京華城弊案”及政治獻金假賬案,涉嫌違反職務收賄、圖利、侵佔及背信等罪。
週四,檢方對柯文哲及其他10人提起訴訟。起訴書中提到,柯文哲在擔任市長期間的其他案件仍在持續調查中。京華城是位於臺北市東區的一座大型購物商場,於2001年前開幕,屬於威京集團。然而,由於多年來營利未達標,該購物中心於2019年關閉。京華城位於臺北市中心地段,長期以來希望申請改建,計劃在同一塊土地上重建豪宅及商場,但因容積率問題與歷屆臺北市政府及中央多次交涉。
最終,柯文哲在市長任內將京華城的土地容積率從原本的392%提高至840%,引發外界質疑其圖利京華城。經臺北市議員告發後,臺北地檢署於今年5月2日依涉犯貪汙治罪條例對柯文哲展開審查,並將其列為被告。隨後,威京集團總裁沈慶京及相關人士被羈押,掀起政商風暴。
此外,柯文哲因總統大選的政治獻金賬務申報而陷入爭議。2024年7月,臺灣監察院公佈候選人財報,指出柯文哲作為臺灣民眾黨代表參選,其申報的政治獻金與實際情況不符,並與多間公司存在不當連結。

檢方懷疑柯文哲以假帳侵佔政治獻金,開始追查金流,並扣押轉入“木可公關公司”相關帳戶的約3883萬臺幣。臺北地檢署在新聞稿中指出,柯文哲等人利用“木可公關公司”侵佔的政治獻金高達4510萬5754臺幣,並列舉了多項挪用款項與侵佔政治獻金的情況。目前調查已結束,柯文哲與同案被告預計同日下午將連同起訴書及卷證資料一併移送至臺北地方法院。
65歲的柯文哲曾是一名醫生,自2014年起擔任八年臺北市長。2019年,他創立臺灣民眾黨,在臺灣政壇聲名鵲起,成為民進黨和國民黨之外的“第三勢力”。在今年1月的臺灣地區大選中,他與搭檔獲得26%的選票。儘管未能當選,但民眾黨在“立法院”取得八席,成為關鍵少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