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越來越差,他卻越來越好|行業智慧答案


內容來源2024年12月28日,筆記俠舉辦的“第五代企業家互生論壇暨柯洲和他的創業者朋友年度演講”案例系列。
責編 | 柒  排版 | 五月
第  8783  篇深度好文:3314字 | 7 分鐘閱讀
《第五代企業家·行業智慧答案》系列:望嶽集團
筆記君說:
2024年一系列【年度演講】已經落下了帷幕。
劉潤、任澤平、蕭大業、崔璀、雷軍、柯洲、吳曉波、羅振宇等IP先後登臺,並都在影片號同步直播。經統計,在所有的影片號場觀資料中,羅振宇影片號以920萬人遙遙領先,柯洲創業圈影片號超300萬人緊跟其後,排名第二,吳曉波頻道、雷軍、劉潤、澤平宏觀影片號分別以200萬-280萬區間場觀位列前六。
這裡也正式對外匯報一下:自2022年起,柯洲年度演講到2024年已是第三屆,柯洲和“新商業服務平臺”筆記俠全新定義了基於全球化、數智化和智慧化的第五代企業家。
值得慶幸的是,2023年柯洲年度演講影片號場觀140萬,2024年資料翻了一倍,達到300萬。從中可以明顯觀察到,關注第五代企業家的人越來越多,正反饋也越來越多。
為什麼?
一方面要感謝所有內外夥伴協同創造了這個屬於第五代企業家的舞臺;
一方面是因為這一次的【25個行業喚醒25個智慧答案】接地氣、有啟發。
正如王鳳英律師所說:“說明大家的真需求,除了聽個熱鬧,還在於解決創業、日常經營管理中的難題,需要找問題,更需要找行動方案。”
金融系統管理者孫穎長期服務企業家客戶們,她說:“柯洲年度演講,真實,務實有洞見,思路決定出路,沒有喪,只有希望。站在舞臺中央,不是閃耀自己而是傳遞價值。”
這一次,我們最需要為【第五代企業家·行業智慧答案】案例點贊,感謝他們,既有思考的出路,也有行動的出路。因為有價值的內容,所以有了現象級傳播。所有”行業智慧答案“的案例,均篩選於第五代企業家組織,包括PPE(政經哲班)、VIE(細分冠軍班)、GBE(全球商業探索之旅)、ROE(成果導向營)。
為了幫助更多讀者理解商業本質、理解微觀公司,1月份,我們將透過筆記俠公眾號二條、柯洲創業圈影片號每天更新一個案例,持續更新到28號春節放假,歡迎關注。
誰,將給出2025年的行業智慧答案?讓我們期待更多的“務實的理想主義”案例。如果你希望讓柯洲理解你的商業本質,幫助更多人請告訴筆記俠和柯洲,提前預約柯洲2025年年度演講案例。
過去2年,望嶽集團利潤持續高速增長。
在一個低增期的時代,它是怎麼做到集團利潤和全員收入都在提高的?
在2020年之前,望嶽集團遇到了增長問題:
集團擁有七個事業部,每個事業部的業務挑戰都很大。當時的情況是,高管們和董事長的理念不一致,想法有衝突;
中層管理者常說“人不行”,人員不斷增加,產出並沒有增加,內部協同效率不夠。
董事長的精力越來越不夠。望嶽集團的董事長劉世軍對我說,如何協調不同成員之間的認知差異,如何融合各自獨特的管理文化和價值觀,做好利益分配,成了在經營上最重要的挑戰。
劉世軍在創立望嶽集團之前,曾在美的任職。他深受美的創始人何享健先生的影響,希望構建一個具有平臺屬性,能夠助力更多人實現夢想的企業,並期望這家企業能夠創造長期的社會價值。
因此,他也想把望嶽集團打造成為一個具有價值的平臺創業孵化平。但實際上,這一過程中充滿挑戰。
辛勞與迷茫、企業內部氛圍的混亂、員工心態的浮躁,以及企業發展所面臨的重重困難,都向劉世軍襲來。
但是為什麼在這樣的情況下,2022年開始集團高速發展的同時,利潤也持續高速增長?
來自於他找到了思路上的出路。他和我說:這真的離不開全員協同系統的幫忙。
以前是單兵作戰,現在是團隊作戰;以前是老闆強,不一定是企業強,但現在是團隊強,才是企業真正的強。
他意識到,企業發展的核心在於創造,而非單純的執行力或掌控力。創造源自團隊成員間的信任與協同,而非單方面的命令與要求。
這種思維上的轉變,也給望嶽集團帶來了天翻地覆的改變,經營一年更比一年好,所有部門都呈現了更加向上的狀態。
團隊從“要我幹”變成“我要幹”。每個人的思考是我的導向是什麼、前進的方向是什麼、如何協同、怎樣有創造力、怎麼拿到結果。
那麼,落到行動上,是怎麼做到的?
第一,全員匯入成果導向思維。
什麼是成果導向思維?
成果導向,是以終為始的思維。
比如最常見的崗位職責,讓崗位上的人思考“崗位成果導向”,這比“崗位職責”多了一個關於成果的預期效果,以終為始,不止要幹什麼,更要思考幹到什麼程度,這種成果導向意識讓每個月、每週、每天擁有清晰的方向感。
現在,在望嶽集團,當兩個人爭執的時候,可以先問一句:我們的導向是什麼?大家就會從消耗的空間進入想象的空間。
講對錯,是自我證明,是消耗;講導向,是謀發展,是匹配條件。
為什麼動車的速度遠遠高於火車?
因為火車的奔跑是靠火車頭,就像團隊中的領導者和管理者,這種方式導致火車頭很辛苦;
而動車的動車頭負責的是引導方向,每一節動車廂都有動力來源,都是奮力向前奔跑,就像團隊中的領導者、管理者和員工上下同欲,同舟共濟,所有人的導向凝聚在一起。
德魯克在《為成果管理》一書中強調了成果的重要性:成果不在企業內部,而在企業外部,很多時候,我們把主要精力放在內部的消耗上,卻忽略瞭如何去追求和放大外部的成果。
當有了成果導向思維,我們就會不斷髮掘機會,而不是一直在解決和成果沒有關係的問題,從而用發展思維覆蓋了問題思維。
望嶽集團用成果導向思維,開始不糾結於問題,為了創造成果,就必須匹配條件,這個條件包括資源、能力、精力、資金等等,所有的資源必須分配給機會,而非問題。

這就是“想要什麼,就圍繞什麼,就匹配什麼”,這就是一個創造者的心態和姿態。
當一個團隊所有的人思考的是機會最大化、成果最大化,在這種導向下,大家就有了協同的方向,這個時候如果全員都一起搞協同。這種導向意識的普及,使得每個員工的工作都與企業發展目標緊密相連。
第二,匯入全員利潤分配機制。
望嶽集團,過去是基本工資+績效+提成,這也是大多數公司的激勵機制。績效打分制是一個很消耗的方式,分數打高打低會有問題。
在匯入成果導向思維之後,望嶽集團同時選擇了全員利潤分配機制,這套機制根據利潤設定總獎金池,然後按照部門貢獻劃分總獎金池,部門內的崗位再按照貢獻佔比分配部門獎金。
全員分配是小到一個小單元,每個專案拿出利潤比例,按照貢獻率去分配。所有的分錢,都和利潤掛鉤,所有人有權獲悉自己參與的專案的利潤資料情況。每個分潤比例,大家提前溝通好,大家都認同,然後每個月根據利潤情況,下個月發現金。

因此,就連客服人員都更願意主動提升服務質量、積極解決客戶問題,從而讓團隊整體業績成果更佳。在南京,電商行業內客服人員的月薪普遍在5000至7000元之間,但望嶽集團旗下電商事業部有些客服夥伴單月時常可以拿到2-3萬元的獎金分配。
全員協同運營系統的實施,深刻影響了望嶽集團企業內部的文化建設,營造出和諧、積極的工作氛圍,減少了內部消耗,提升了團隊默契和創造力。員工之間氣和心齊,相互配合更加默契。
劉世軍和我說,人生最大的規律在於因果迴圈,而商業成功的關鍵在於利他精神。
企業發展的關鍵不僅在於其自身的盈利能力,更在於能否為平臺上的每一位夥伴創造價值。只要我們敬畏因果、踐行利他,無論是個人生活還是商業發展,都將取得令人滿意的成就。
這個案例,我覺得值得今天低增期時代的老闆關注。
我們要把焦點放在如何助力員工實現個人導向,提升他們在工作中的認知、能力和工作體驗。
同時,要在公司裡營造一種好氛圍,因為它直接關係到員工在工作中的狀態與創造力。
當企業氛圍良好時,消耗減少,創造力提升,為企業創造更大的價值。好氛圍滋養好團隊,好團隊創造好成果,好成果引發好事態,好事態又引發好氛圍。
這就是望嶽集團創始人劉世軍帶給我們的智慧答案,他也是筆記俠PPE(政經哲)優秀學員和終身同學,將與我們一起繼續共學PPE25級課程。
PPE是筆記俠專為企業家打造的政治、經濟、哲學、歷史綜合商學決策系統課程。詳情可透過下方海報瞭解,也可掃海報二維碼新增課程主理人微信進一步瞭解。
點選下方圖片,瞭解筆記俠PPE2025級課表詳情。
歡迎點選“閱讀原文”報名,加入第五代企業家PPE班的大家庭👇🏻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筆記俠立場。


好文閱讀推薦
分享、點贊、在看,3連3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