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書會是三士渡學員內部的常設活動,其目的在於幫助學生拓寬學術視野,對某些學科和話題形成或深入或基本的瞭解,並鼓勵學生之間形成一些小的學術共同體。
三士渡讀書會至今為止已舉辦十四期。借寒假的契機,又逢福柯逝世40週年,我們將於上海舉辦線下讀書會,共同閱讀米歇爾·福柯的經典著作《規訓與懲罰》。

社會是監獄。學校是監獄。公司是監獄。話語即權力。知識即權力。一切都是權力的結果。
即便你並不熟悉福柯的思想與著作,或許也在表情包裡、在日常話語裡、在生活體驗裡遭遇過這樣的想法和見解。
但這些觀點所從何來?又有幾分道理?如果權力的羅網無往而不及,希望在哪裡?

《規訓與懲罰》開頭描繪了兩個刑事處罰的場景:
1757年對謀刺法國國王路易十五的羅伯特-弗朗索瓦·達米安的公開處決,以及由新聞記者、後來法國右翼聯盟內政部長列昂·福歇於1838年制定的“巴黎少年犯監管所”規章。
前者殘酷、公開、恐怖,後者理性、有序、隱蔽。何以在短短八十年間,懲罰體制發生瞭如此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一變化的過程是否能用人性的進步簡單概括?

本書試圖探索的便是這一變化背後的邏輯與意義:
《規訓與懲罰》一方面提供了一段刑罰與刑法的變遷史,討論西方社會何以從一種公開的、酷刑式的軀體懲罰,轉向了看似更溫和人道的監禁懲罰;另一方面也呈現了一段現代權力的演化史,即權力如何從公開的、張揚的、殘暴的,轉為微觀的、細密的、同時也更具生產性的。
更進一步,知識、權力與主體的生成如何在現代交錯重疊,從而形成一種全新的治理策略和主體型別。

本書作者福柯是20世紀最為重要的思想家之一,其著作如《規訓與懲罰》《瘋癲與文明》《性經驗史》《詞與物》《知識考古學》如今都已成為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經典,其影響遍及哲學、政治學、社會學、文學、歷史學諸學科,甚至在不同程度上形塑了諸學科當下的面目。

閱讀福柯一面可以成為學科學術探索的一小步,一面也能夠幫助我們瞭解當下所處的社會與我們自身。
領讀人
01
向遲梵
本科畢業於復旦大學政治學系,碩士畢業於多倫多大學政治理論專業。當前學術興趣為晚期現代政治理論,尤其是自由、責任、判斷等問題。
02
朱祿
天主教徒,就讀於哈佛大學。學術興趣主要是古典學、(中世紀)宗教哲學、現象學、生命哲學等。

三士渡往期讀書會難度參考
組織形式
活動時間:2025年1月11-12日
舉辦地點:三士渡教育上海辦公室
(上海市長寧區長寧國際T3座)
招募人數:10人左右,免費參與,主要面向高中生。
使用語言:中英雙語
補充說明:
(1)由於或將有非中文母語者參與,讀書會主要工作語言暫定為英文;
(2)如希望線上參與,歡迎於報名問卷中說明。
報名方式:
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
或點選“閱讀原文”填寫問卷
報名成功後由工作人員聯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