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除魔”時代:科學與現代世界的命運
一百多年來各種不同層面的“譯介”,深刻地改變了中國思想的語境。撇開政治、經濟、文化以及生活世界的變遷不談,僅西方經典的格義和詮釋,就已經極大地拓展了漢語表達的疆界。在這種情況下,試圖回到“純淨”的中國傳統哲學的語境,恐怕只是一種無助的“鄉愁”。當代漢語的豐富性,蘊涵著新的哲學可能。如何在延續中國固有哲學的精神的基礎上,面對當代世界展開新的思考,是中國哲學研究應該面對的問題。“當代中國哲學五人談”作為一個系列的討論,將圍繞當代中國哲學的問題、形態、語言等論域中的主題,在深入的闡發和對話中開啟新的思想可能。
自韋伯在《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中提出“世界的除魔”以來,“除魔”遂成為理解現代化程序的核心觀念。它不僅意味著人類世界的高度理性化,也意味著自然世界的高度理性化。歷史地看,“世界的除魔”與科學的程序密不可分:科學既是這套“除魔”機制的必然後果,又是推動它不斷前進的內在動力。科學的誕生,不僅決定性地改變了我們對自身的認知,而且塑造了一種全新的人和世界的關係。如今,我們已經置身於一個“除魔”的時代,任由科學支配我們的全部生活。
科學給予人類巨大的幸福,同時引發了不同層面的危機。在科學主義的圖景之下,世界的意義日益萎縮,人類的心靈日趨封閉,失去了生存所需的意義、美感和彈性。雖然自20世紀以降,不同的哲學流派努力加以糾正並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但科學主義所引發的危機仍未消除。《魔化與除魔:皮柯的魔法思想與現代世界的誕生》是一本文藝復興研究的專著,但它所接續的是韋伯的“除魔”命題,關心的是自文藝復興以來現代科學的誕生以及它所引發的現代性問題。“除魔”與“魔化”的對題,不僅構成了文藝復興的時代底色,也構成了現代世界內部的核心張力。有鑑於此,本次五人談我們邀請了當代西方哲學領域代表性的學者,圍繞吳功青的這本新著展開深入對話,藉此探尋科學與現代世界的命運,以及在中國文明內部化解“除魔”與“魔化”這組張力的可能。
活動時間
2024年11月30日(週六)
14: 30-17: 30
地 點
北京大學二體地下報告廳B101
直播地址
B站賬號
@北大楊立華講莊子

影片號
活字文化
三聯書店三聯書情
北大文研院

哲學五人談

主 辦 方
北京大學哲學系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興正德公益基金會
協 辦 方
北京大學儒行社

楊立華
北京大學哲學系

吳功青
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

丁 耘
中山大學哲學系

程樂松
北京大學哲學系

張 偉
中山大學哲學系

王 俊
浙江大學哲學學院

魔化與除魔
皮柯的魔法思想與現代世界的誕生
吳功青 著
三聯·哈佛燕京學術叢書
精裝,414頁,定價:78元
ISBN:9787108076601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23年6月
北大楊立華教授講
北大原汁原味硬核《莊子》精讀課
以最莊重的態度還原作為哲學家的莊子

長按圖片,識別圖中二維碼🛒
北大楊立華教授講
變動不居的時代
從《論語》中獲得安頓自我的力量
長按上圖,識別圖中二
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