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製造界 作者:秀二
大家都知道美國對華為的敵意有多強烈,被打得滿地找牙的華為,還是站起來了。過去高通、英特爾、英偉達、谷歌都是華為的合作伙伴,美國硬硬地把華為逼成這些美國科技巨頭的競爭對手。
1/簽約115億,華為還會與誰合作?
“引望”這個名字在很可能成為智慧汽車領域的“谷歌”。“引望” 即深圳引望智慧技術有限公司,它是華為車BU在 2024 年 1 月成立的公司。
8月20日,長安汽車、寧德時代和華為三方牽頭成立的阿維塔科技(重慶)有限公司與與華為簽署《股權轉讓協議》,約定阿維塔科技購買華為持有的深圳引望智慧技術有限公司10%的股權,交易金額為人民幣115億元。由此計算,華為“引望”的估值達到了1150億。
交易之後,華為對引望持股比例為90%,本次交易後,阿維塔科技對引望持股比例為10%。由此可見華為佔據主動地位,給其他感興趣投資“引望”的汽車品牌留有了足夠的股權比例。
另據相關報道,一汽、東風也有望入股引望智慧。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常委、副總經理尤崢曾公開表示,正在聯合一汽集團積極推進參股華為智慧汽車解決方案。
長安、一汽、東風。華為與三大汽車央企此前都有著較深的合作。早在2023 年 10 月一汽解放就與華為簽署了全面深化合作協議,專注於 AI、智慧駕駛及智慧座艙等領域,同年 12 月雙方還在長春探討了進一步加強戰略合作的事宜;東風旗下 嵐圖汽車、猛士科技也分別於 2024 年 1 月份和 2 月份與華為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當下傳統豪華車企面臨一個可怕的事實。中國年輕人透過比較試駕BBA電動汽車後,發現不如國產電動汽車更智慧。購買比亞迪、小鵬、理想、問界正成了中國年輕人追逐時尚的一種方式。
今年7月份,華為25億將問界賣給賽力斯。市場傳出一度傳出華為不造車比造車更可怕。此前,華為已將“智界” 商標轉讓給了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將 “享界” 商標轉讓給北京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華為深度賦能的三款車型:問界M9、智界 S7 和享界 S9 。問界 M9 定位為大型 SUV,售價在 50 萬 – 60 萬元之間。其對標的車型賓士 GLS、路虎攬勝等。
享界S9 定位豪華中大型純電動轎車,售價在 40 萬左右。餘承東稱,享界 S9 對標的是賓士 S 級、寶馬 7 系與奧迪 A8 的 D 級豪華轎車市場。
智界S7 的價格則較為親民。價格區間為 24.98 萬 – 34.98 萬元。
從一些媒體的對比報道來看,智界S7 可能對標特斯拉。
2023 年,華為車 BU 研發人員達 7000 人,研發投入近 100 億元,其80%的資金投向了智慧駕駛技術的研發。
華為的目標是成為“汽車界的 高通 和谷歌”,透過提供智慧汽車時代的軟硬體解決方案,為汽車製造商深度賦能。引望智慧的目標是成為汽車智慧駕駛系統及部件產業領導者,華為不造車。卻在深刻改變汽車行業的格局,
華為擁有全棧智慧汽車解決方案。軟體方面:盤古大模型將接入車載小藝。華為的電控技術、鴻蒙智駕、鴻蒙智慧座艙被公認為目前最好用的車機系統。鴻蒙車機作業系統從底層的車機模組,到鴻蒙的微核心,再到系統層、框架層都是端到端的全技術棧深度自研。
在硬體方面,華為擁有自研的雷射雷達、車規級及智慧駕駛晶片等,例如華為釋出的“超級電機” 轉速高達 22000 轉每分鐘,成為行業內最高轉速電機的保持者。其96 系列雷射雷達也具有獨特的成本優勢。
目前,已知與華為合作的國外汽車品牌有豐田和奧迪。豐田全球車型智慧駕駛方案將採用“豐田 + 華為 + momenta” 三方聯合方案模式。momenta 和華為分別提供軟體和硬體方案,三方深度合作並整合。
路透社報道,華為和奧迪正計劃進行合作,為奧迪未來車型開發自動駕駛技術,該技術將會從2025 年開始搭載在一汽 – 奧迪的產品上。
在汽車下游合作伙伴中,上汽大通、福田汽車、中國重汽、廣汽集團、比亞迪、陝汽集團、沃爾沃等與華為汽車BU都以不同方式在合作過。
2/華為老本行,依然遙遙領先
電信裝置是華為的老本行。儘管美國政府一直在採取措施限制華為,但華為仍然保持著全球電信裝置市場領導者的地位。
2024 年上半年,華為主導開拓北美以外的市場,在全球通訊裝置市場佔據了 40% 的份額,市場佔有遙遙領先,是去年愛立信+諾基亞+思科的總和。
(2023年全球電信裝置市場佔比:華為(30%)諾基亞(15%)、愛立信(13%)、思科(6%)。全球電信裝置,美國思科僅佔6%。
2024 年第一季度中國智慧手機市場出貨量方面,榮耀和華為並列第一,市場份額均為 17.1%,
華為於 1987 年成立,靠賣電話交換機起家。在華為的發展過程中,愛立信曾經是華為仰望的高山之一,愛立信成立於1876 年,是全球通訊行業的先驅。愛立信與諾基亞並列為“北歐雙雄”。
愛立信是在2024 年 8 月 19 日宣佈,將以 10 億美元的價格將其美國呼叫路由業務子公司 iconectiv 。技術迭代驅動,市場競爭激烈,這家百年老店不得不變賣家產,最佳化產業結構,探索6G 等未來通訊技術的發展。
華為5G遙遙領先,在6G技術上,依然遙遙領先。華為的 6G 星地組網方案是 “天地群網” 方案,其基本思路是利用低軌道衛星構建覆蓋全球的衛星網際網路,同時利用地面基站設施進行組網,實現天地一體化 。該方案採用了 Ka 波段進行通訊,具有高達 200 兆赫的頻寬,可以滿足大量資料的傳輸需求 。並且,華為方案中的衛星與地面之間鏈路的吞吐量也超過了預期值,下行鏈路吞吐量為 660Mbps,上行鏈路吞吐量為 135Mbps 。
華為的這一技術突破具有重大意義,為6G 網路的普及和應用奠定了基礎,也讓我們看到了通訊技術在廣覆蓋、大連線、低功耗、低成本等方面的發展趨勢,以及其在未來實現萬物互聯中的重要作用 。
這一成果也展示了華為在通訊技術領域的持續創新和領先地位,將對全球通訊行業的發展產生深遠影響。華為做的是星地一體化衛星網際網路。
3/華為,單挑美國科技7巨頭
金一南教授多次在公開場合下,盛讚華為。他認為華為憑一己之力單挑了整個美國高科技產業鏈;稱華為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和亞洲歷史上最偉大的企業之一。
他說:蘋果手機的競爭對手,華為。特斯拉的無人駕駛競爭對手,華為。高通手機晶片的競爭對手,華為。谷歌安卓系統的競爭對手,華為。甲骨文資料庫競爭對手,華為。微軟作業系統競爭對手,華為。英特爾CPU競爭對手,華為。
另外,黃仁勳說過,英偉達最大的競爭對手是華為。又是華為,這麼說,華為的競爭對手有(蘋果、特斯拉、高通、谷歌、甲骨文、微軟、英偉達、英特爾。),8大科技巨頭全了。
華為的AI晶片,叫昇騰。華為的手機晶片,叫麒麟。5G 基帶晶片,叫巴龍。伺服器晶片,叫鯤鵬。顯示晶片,叫鴻鵠。路由器晶片,叫凌霄。
2024 年,華為 Pura70 系列手機登陸國際市場,搭載新的海思麒麟 9000S 和最新的麒麟 9010 4。Mate60和 Pura 70系列的國產化程度都在90%左右,幾乎是一出來就引起了轟動
大家知道嗎?美國大模型的競爭對手,也是華為。華為的大模型,叫盤古。盤古大模型是由華為雲、迴圈智慧和鵬城實驗室聯合開發的人工智慧模型。
盤古大模型和其他大模型不同,盤古不寫小作文。盤古是TO B產品,面向千行百業。與其它模型相比,盤古有以下獨特之處。
盤古大模型採用了完全的分層解耦設計。盤古大模型5.0 採用了 “5+n+x” 的三層解耦架構。這種架構天然具備良好的生態開放性,其中 “5” 代表 L0 層,“n” 表示行業大模型,“x” 則是指各種場景化的應用模型。
其中第一層L0 層有 5 個盤古基礎大模型,包括自然語言大模型、視覺大模型、多模態大模型、預測大模型、科學計算大模型;第二層L1 層有多個行業大模型,包括基於行業公開資料訓練的行業通用大模型,以及基於行業客戶自有資料訓練的企業專有大模型;第三層 L2 層則是針對更多細化場景的模型,可以開箱即用。
舉個通俗的例子說吧,可把盤古大模型吧比喻成三層樓房。一樓是是功能房,佈局了網線、電、水等基礎裝置,這叫基礎大模型。二樓是各種商店,像在淘寶上開店一樣。每個行業都可以來這裡開商店,訓練垂直行業大模型,這叫行業通用大模型。三樓是大平層,客戶可以在上面搭建個性化房子,也就是在上面訓練細分場景模型。
AlphaFold3是一個被視為生物界的聖盃醫藥大模型,有谷歌旗下公司開發。AlphaFold3 能夠以前所未有的原子精度預測蛋白質、DNA、RNA、小分子等幾乎所有生物分子的結構和相互作用。AlphaFold3的誕生意味著在未來幾年內,人類可能對所有疾病了如指掌。
我國AI製藥和生物技術與美國差距非常大,尤其是谷歌在蛋白質預測上讓華為震驚,華為在AI創新藥積極尋求合作,努力追趕美國。
華為與東南大學聯手開發的全球首個人體器官晶片醫藥大模型,是一項非常牛的成果,它將人工智慧與器官晶片技術相結合,為新藥研發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有望推動醫藥行業的發展。該團隊已針對 10000 + 非肺癌藥物進行篩選並找到新適應症藥物,開始專利申請及研發;針對 50 + 病人來源器官晶片影像組學和基因組學分析,找到 1 種全新的結腸癌預後不良的形態學標誌物;對 10 億 + 分子進行虛篩及分子生成,高效得到 in silico 腫瘤抑制表現,對機器生成的 1000 個左右分子進行類藥性分析,符合要求佔比至少 60%,全新母核且符合類藥性、具有開發價值的有 100 + 個。
其他合作:華為雲已為包括潤達醫療、天士力集團、微芯生物、中國醫學科學院等在內的諸多醫藥客戶提供服務。此外,華為雲還與雲南白藥集團共同打造了“雷公大模型”;
在人形機器人方面,盤古大模型已經有了一些應用。例如,在 2024 年 6 月 21 日的華為開發者大會(HDC 2024)上,華為雲 與綿陽科技城新區企業樂聚機器人戰略合作的階段性成果 —— 人形機器人夸父 – MY 亮相。該機器人搭載了盤古大模型,展示了在工業、家庭場景中的泛化應用潛力。透過接入盤古大模型,人形機器人在智慧化、泛化能力上得到了顯著提升。
此外,盤古具身智慧大模型還可以賦能多種形態的工業機器人和服務機器人,幫助人類從事危險和繁重的工作。
華為盤古大模型聚焦於行業應用,已在政務、金融、製造、醫藥研發、煤礦、鋼鐵、鐵路、自動駕駛、工業設計、建築設計、氣象等 30 多個行業的 400 多個場景中成功落地。


聯絡我們:txm176(值班微信)廣告及商務合作:電話18660411611投稿及採訪約談:郵箱[email protected]
版權宣告:製造界除釋出原創文章外,亦致力於優秀文章的交流分享。轉載須註明文章來源和作者;申請轉載授權請在文末或後臺留言。版權所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