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密蘇里州堪薩斯城的納爾遜-阿特金斯博物館(The Nelson-Atkins Museum of Art)因其豐富的館藏以及獨特的建築風格享譽世界。據統計,該博物館中含超過42000件藝術精品,展示了多個世紀的文化珍寶。秉持與時俱進的發展理念,博物館在發展上也緊跟時代步伐,如今,隨著參觀人數的增長以及城市的快速發展,它即將迎來歷史上的第三次重大變革。博物館希望透過國際設計競賽,尋求世界級的擴建方案,以進一步提升觀展體驗,拓展藝術空間。
本次國際設計競賽以“為所有人打造博物館”為主題,旨在招募由傑出建築師領銜的跨學科團隊,構思約5,667 平方米的新建空間,並對現有6,875平方米的館區進行最佳化與重新配置。這一擴建專案是近年來堪薩斯城在藝術領域最大規模的私人投資。博物館希望透過此次改造,最佳化公眾訪問體驗,使其成為更加開放、互動與多元的藝術空間。
圖源:Official Website
此次競賽吸引了全球頂級建築事務所的積極參與,預計獲勝方案將在春末公佈。此次競賽吸引了全球頂級建築事務所參與,六家入圍機構分別是:
隈研吾建築設計事務所(Kengo Kuma & Associates,東京)
倫佐·皮亞諾建築工作室(Renzo Piano Building Workshop,熱那亞)
塞爾多夫建築師事務所Selldorf Architects(紐約)
(Kengo Kuma & Associates,東京)
合作伙伴:GGN(景觀建築)、Endelman & Associates(無障礙設施)、Post Oak Preservation Solutions(文化遺產)、Art Processors(展覽和體驗設計)、Buro Happold(工程(結構/MEP/照明))
專案設計靈感源自美國中西部廣袤的草原、蜿蜒的河床以及堅韌的石灰岩懸崖。新擴建部分以當地材料和人性化設計為基礎,與 1933 年建成的納爾遜-阿特金斯大樓及布洛赫大樓透過流暢的通道緊密相連,形成連貫的空間。建築形式巧妙,門廊、有蓋通道與露臺的運用模糊了室內外的邊界,透過緩坡路徑與梯田式景觀展現草原與河谷的自然形態。 專案充分利用當地石材、可持續木材以及大面積玻璃。寬廣的玻璃幕牆引入充足的自然光,使空間更具開放感,同時讓觀者能夠感受室外景觀的變幻。
(Renzo Piano Building Workshop,熱那亞)
合作伙伴:West 8(景觀建築)、Arup(可持續性、工程(結構/MEP/照明)
專案從美國中西部的自然景觀汲取靈感,將建築、藝術和社群融合,設計方案以流暢的路徑連線博物館的不同部分,包括1933年的學院派主樓、東側史蒂文·霍爾設計的 Bloch 大樓,以及新擴建部分。建築設計在平衡新舊的同時,模糊了建築與景觀的界限。門廊、有頂走廊和露臺的運用弱化了建築的封閉感,使博物館與周邊社群更加緊密相連。
博物館長期以來象徵著藝術權威的巨大樓梯被改造為開放的門檻,新建的透明展館設計通透,光線充足,結構多孔。景觀設計同樣強調人與環境的和諧,草原、河床和石灰岩懸崖等自然元素被巧妙融入博物館的整體規劃,提升了參觀體驗。
合作伙伴:SCAPE(景觀建築)、Atelier Ten(可持續性)、JSA/MIXdesign(包容性設計)、Snyder Consultancy(文化戰略)、Heritage Consulting Group(文化遺產)、Burns & McDonnell(土木工程)、Lam Partners(照明)、Altieri(MEP 工程)、Thornton Tomasetti(結構工程)
Studio Gang 的設計延展了納爾遜-阿特金斯博物館的邊界,將博物館與雕塑公園融為一體,打造出一個充滿活力、富有互動性的文化空間。新建築的設計強調空間的連貫性和通透性,充分融合了內外空間,以開放、透明的設計語言模糊了建築與景觀的界限。
在南側,藝術崖翼(Art Bluff Wing)成為博物館新的展覽、教育和社交空間。其設計順應地形坡度,巧妙連線現有博物館的不同樓層,使訪客都能輕鬆抵達目的地。這一設計不僅優化了流線,也增強了建築的包容性。
在北側,景觀升級和新設咖啡館為博物館廣場注入了更多活力。與此同時,博物館的原入口經過改造後重新開放,成為一處完全無障礙的主入口。
合作伙伴:Reed Hilderbrand(景觀建築)、Atelier Ten(可持續性)、Two Row Architect(本土顧問)、Renfro Design Group(照明)、Arup(機電工程)、Guy Nordenson & Associates(結構工程)、TYLin Silman(結構工程)
圖片 ©2025 Malcolm Reading Consultants Limited
新建的西樓與納爾遜-阿特金斯大樓及布洛赫大樓相輔相成,採用開放、透明且靈活的設計風格,完善並補充了整個建築群,同時提供宜人的接待和藝術創作空間。
新設計提升了遊客體驗,室內空間注重開放與流動,合理佈局迎賓區與展覽空間。北院經過重新規劃,最佳化綠化與步行動線,改善了交通動線,新入口與道路系統更協調,確保便捷抵達,並融入無障礙設計,保障通行無阻。
合作伙伴:SCAPE(景觀建築)、Atelier Ten(可持續性)、WeShouldDoItAll(展覽和體驗設計)、Taliaferro & Browne(土木工程)、Jaros, Baum & Bolles(機電工程)、Severud Associates(結構工程)
納爾遜-阿特金斯藝術博物館作為文化與社群的交匯點,以其創新專案和國際知名的館藏而備受推崇。然而,現有建築雖然造型簡潔,與景觀形成優雅對比,但其封閉性限制了博物館的活力,也未能充分向更廣泛的社群開放。此次改造旨在透過有機幾何設計、戰略性翻新及空間拓展,提升博物館的互動性與透明度。
新設計重點在於最佳化博物館的空間流線,使建築與景觀更緊密結合。新增的西側擴建部分採用有機幾何形態,擴充套件的南露臺以雕塑公園為核心, 北入口則構築了一處自然生態景觀,不僅優化了訪客的動線,也增強了空間的開放性。與此同時,屋頂擴建部分擴大了中央入口,增強視覺吸引力。
新的設計優化了館內外的交通流線,確保訪客的便捷通行。北入口的新增以及中央入口的擴充套件,使得不同入口的動線更加清晰,同時改善了訪客的引導系統。無論是步行、騎行還是駕車前來,博物館都能提供更加順暢的抵達和遊覽體驗。
合作伙伴:WILDING x WHY(景觀建築)、Atelier Ten(可持續性)、STRATA Architecture + Preservation(遺產)、Arup(MEP 工程和照明)、TYLin Silman(結構工程)
納爾遜-阿特金斯博物館的擴建專案環繞館舍三面,既拓展了展示空間,又強化了與畫廊、自然景觀及城市環境的連線。擴建的核心理念是融合與延續。新建入口提升了訪客的便捷性和無障礙體驗,使不同需求的觀眾均能順利抵達。
“天空之翼”(Sky Wing)作為此次擴建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提供了堪薩斯城最壯觀的文化景觀視角,也為藝術展示創造了新的可能性。其透明、開放的設計引入充足自然光,營造沉浸式觀展環境。 擴建後的場館透過精心設計的步行系統,將訪客自然引導至藝術展廳、活動空間、餐飲區域及周圍花園,實現空間的無縫銜接,提升公共體驗。
此次擴建充分考慮了空間的靈活性和未來適應性,可根據不同展覽和活動需求調整佈局,使每面牆壁都能成為藝術展示的載體,每個空間蘊含無限可能。同時,建築採用可持續設計策略,包括高效能源管理、自然採光系統和環保材料應用,透過創新建築設計、景觀整合和文化連線,使納爾遜-阿特金斯博物館成為更加開放、包容、充滿活力的文化場所。
圖片© 2025 Malcolm Reading Consultant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