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康復核心——運動處方,從有氧運動到平衡運動全解析!

運動處方運動是心臟康復的核心內容,具有改善血管內皮功能,促進抗氧化、抗炎,延緩動脈硬化,減少心肌重塑,改善心肌缺血,降低血栓和猝死風險等作用。一張完整的運動處方應由有氧運動、抗阻運動、柔韌性運動和平衡運動組成,各種運動相互關聯。
有氧運動處方
透過全身大肌群的週期性、動力性活動使心臟容量負荷增加,可改善心臟功能,提高運動耐量。有氧運動處方是國際心臟運動康復處方的基礎。常用的有氧運動方式有慢跑、行走、騎腳踏車、做健身操、游泳,以及在器械上完成的行走、划船等。有氧運動強度為最大運動能力的40%~80%,最大運動下的自覺疲勞程度量表Borg 評分12~16 分。每次運動20~60 min,每週運動3~5 次。常用的有氧運動強度評判方法見下表。
表 有氧運動強度評判方法
抗阻運動處方
抗阻運動是指一系列中等負荷、持續、緩慢、大肌群、多次重複的克服外來阻力的訓練,其具有增加心臟的壓力負荷和心肌血流灌注、提高基礎代謝率、改善運動耐力、刺激骨質形成、改善糖脂代謝等作用,常用方法有利用自身體質量進行的動作鍛鍊(如俯臥撐)、做健美操、舉重、滑輪運動、啞鈴運動、運動器械鍛鍊、彈力帶或彈力管運動等。抗阻運動強度為中度疲勞程度(Borg 評分11~13 分)或從50% 一次能夠舉起的最大質量(1RM)增加至60%~70% 1RM。每個肌肉群訓練6~15 次,每次間隔20~60 s,每週訓練2~3 次。
阻力負荷以患者最大力量的百分比規定,由估計的一次重複最大值決定。該負荷在30%~80% 之間變化或基於患者在運動之中的疲勞程度來評判。抗阻運動處方主要是設計抗阻訓練的負荷、重複抗阻訓練的組數和次數,具體方法為:①透過某質量的實測可重複次數計算理論1RM 值;②按照理論1RM 的50%~75% 計算訓練的抗阻質量。
柔韌性運動處方
柔韌性運動能夠保持軀幹上、下部,頸部和臀部的靈活性和柔韌性,還有助於釋放壓力,降低受傷風險和肌肉僵硬程度,改善體型和肌肉平衡。柔韌性運動的重點是靜態拉伸,尤其以下背部和大腿肌肉的拉伸為主。我們建議要每天進行柔韌性運動,但開始前應進行不少於5 min 的有氧熱身運動。運動時以緩慢、可控的方式緩慢拉伸頸部、軀幹、四肢肌群等,每部分肌群拉伸3~5次,每次拉伸30~90 s,每週拉伸2~3 次,訓練強度以有牽拉感而不感覺疼痛為益。
平衡運動處方
平衡運動是指在不同的環境中維持身體平衡的運動,可以提高和恢復身體的平衡功能,減少跌倒風險及減輕跌倒的後果,並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和生活質量。平衡運動主要是重心保持訓練,如在平衡槓中行走和透過平衡訓練儀訓練等。訓練原則是從睜眼到閉眼,從雙腿到單腿,從靜態到動態,從容易到複雜;訓練時間為每組每次6~8 min,每天3~5 組,每週3 d。
來源:上海市康復醫學會肌肉骨骼中西醫結合康復專業委員會《心臟疾病中西醫結合康復指南》編寫組,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康復醫學科,胡志俊,等. 心臟疾病中西醫結合康復指南[J]. 上海醫藥,2024,45(17):15-28.
醫脈通是專業的線上醫生平臺,“感知世界醫學脈搏,助力中國臨床決策”是平臺的使命。醫脈通旗下擁有「臨床指南」「用藥參考」「醫學文獻王」「醫知源」「e研通」「e脈播」等系列產品,全面滿足醫學工作者臨床決策、獲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