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族肩周炎那麼疼,為什麼醫生不給治?

點選上方“海中青木”,關注後瞭解更多精彩內容!!
天天對著電腦的上班族,因為身體長期固定一個姿勢,非常容易得肩周炎、頸椎病、滑鼠手、腰椎病、痔瘡等一系列疾病。
肩周炎又名“凍結肩”、“五十肩”,顧名思義這個病多發與50歲人群,肩部疼痛難忍且胳膊活動受限。
但在上班族這裡,肩周炎的發病時間大大提前了,很多人年級輕輕就患上了這個病,將來只會越來越嚴重。
患肩周炎之後很痛苦,夏天不敢吹空調和風扇,晚上肩膀只要敢露在被子外面就痛的睡不著覺,胳膊逐漸僵硬,能活動的範圍越來越小。
如此痛苦,醫生卻不給治。
當你因肩部疼痛去醫院就診時,如果醫生確認你這個不是外傷導致的肩袖損傷或其他亂七八糟的疾病,而只是肩周炎的話,那麼通常會建議你回家好好休息,多做運動,沒事的時候掄一下胳膊。
其他沒了,連藥都不會給你開。
什麼叫“只是”肩周炎,疼的都要死要活,胳膊好像被凍住了一樣,居然只是回家休息多做運動?
等你回家後多做運動,發現肩周炎一點都沒好,反而越來越嚴重,覺得自己被庸醫騙了。
換一家大醫院再找個醫生,還是讓你回家休息好好運動,再換醫生還是這麼說。
然後你就絕望了,就這麼著吧,把自己肩膀厚厚的裹起來,夏天看到空調就敬而遠之,過一天算一天。
為什麼醫生不給你治?
因為肩周炎是一種自限性疾病,醫生沒辦法幫忙,是依靠身體自愈的,只是你自愈不了而已。
要想緩解或自愈肩周炎,首先你要了解肩周炎發病的原理,否則你永遠自愈不了。
醫學很複雜,說全所有因素文章會顯得太過累贅,我今天選最重要的幾個點說一下,基本也夠你用了。
對於體力勞動者而言,肩周炎的誘發因素就是手拎肩扛,或每天重複做一個固定動作,導致肩部過於勞累。
而對於上班族而言,道理也是一樣。
電腦是個好東西,但用電腦的時候需要你握著滑鼠,此時你的胳膊會平行於地面,和身體呈45~90度夾角。
這個姿勢非常累,肩部受力會非常大。
很多力由手肘處傳遞給了桌子,但肩部的受力還是遠大於自然放鬆狀態。
當然,這個力終究也不會很大,在肩部的承受範圍之內。
但上班族維持這個姿勢的時間實在是太長了,動輒每天8小時甚至更久,然後連續八年十年維持這個姿勢,能給肩部放鬆的時間寥寥無幾。
於是手肘處的受壓讓你得了滑鼠手,右手疼死,而肩膀處的受壓讓你患上了肩周炎。
人類進化那麼久,基因從來沒考慮過會有人類會長時間平舉右手,然後一天到晚維持不動.
殭屍至少跳的時候還會晃晃肩膀呢,但用電腦的人類不會。
時間長了,上班族的肩部肌肉就會因為始終保持收縮發力的狀態,而產生一系列的問題。
這裡先科普一下,人體所有的力都由肌肉和骨骼承擔,而其中絕大多數力都由肌肉來負責。
沒有“筋”這個東西,所謂手筋腳筋實際上也是手部和腳部的肌肉,學名叫跟腱。
而肌肉只有兩種狀態,一個是放鬆,一個是收縮,其中發力一定是收縮。
哪怕你用手向上提重物,上肢肌肉也是靠收縮發力的,不可能靠肌肉拉長來承擔重力,不信你現在可以自己感受一下。
肌肉收縮完了,就需要放鬆,等待下一次發力。
放鬆的肌肉是鬆軟的,收縮的肌肉是變硬的,而長期得不到放鬆的肌肉會始終保持變硬的狀態。
如果始終這樣,那就會衍生出一系列的問題,收縮的肌肉會拉扯你的筋膜和關節,導致你輕則筋膜黏連,重則骨關節損傷。
怎麼判定你的肌肉狀態是否正常?
很簡單,用手按一下或者捏一下自己的肌肉即可。
正常的健康肌肉組織處於放鬆狀態,除非下死手去按,常規按壓是不會過於疼痛的。
而無法放鬆的肌肉組織不僅摸起來會很硬,而且稍微用力按一下,人就會非常疼,用力按的話人甚至會慘叫。
健身房和按摩房裡有個東西,叫筋膜刀,鬆解腿部肌肉組織有奇效。
不管你是健身還是登山,只要你大量運動腿部肌肉,小腿或大腿肌肉硬的像鐵球時,筋膜刀都可以迅速幫你鬆解軟化肌肉。
而代價,是筋膜刀被稱之為新時代的十大酷刑,不管多堅強的小夥子都會慘叫連連。
不用上大刑,只要用筋膜刀來那麼一下,你連銀行卡密碼都想招了。
而筋膜刀對付正常肌肉是沒什麼效果的,一樣的力度頂多有點痠痛,絕不會慘叫。
同樣的,如果你肩周炎,那麼你找到自己肩部的肌肉按一下,按到疼,然後用同樣的力度去按自己大腿或胳膊的肌肉,你會發現自己毫無感覺,此時即可判定自己肩部肌肉不正常。
判定自己肌肉狀態不正常之後,怎麼辦?
鬆解自己的肌肉,讓肌肉組織恢復放鬆狀態即可。
很多人肩周炎之後按醫生說的多鍛鍊,結果越鍛鍊越疼,就是因為沒放鬆自己的肌肉。
請仔細看完醫生說的話,人家說的是回家多休息,平時多鍛鍊。
注意次序,是先休息,後鍛鍊。
肩周炎本身就是肩部肌肉組織長期收縮發力得不到放鬆才引發的,然後你還回去拼命掄胳膊,讓肩部的緊張肌肉組織更加發力,更加收縮,那當然會讓你的肩周炎更加惡化。
重點是先休息,讓肌肉組織徹底鬆解,然後才談得上鍛鍊。
放鬆肌肉的主要途徑就是休息,徹底不發力,時間長了自然肌肉會恢復正常。
但上班族做不到,因為這種放鬆需要很多天不受力才能緩解,而上班族每週都要上班,肩膀持續受力,肌肉永遠得不到放鬆。
這個時候做一下按摩推拿,可以迅速鬆解自己的肌肉。
按摩推拿分別對應按、摩、推、拿四個動作,都可以鬆解肌肉,緩解筋膜黏連。
按,指用力按壓緊張的肌肉,可以強行把肌肉組織壓扁,變相拉伸升肌肉,讓肌肉恢復到放鬆狀態,你想象一下按壓麵糰就可以理解這個動作為什麼會有效。
拿,指用力捏肌肉,好像要把肌肉拿起來一樣,注意是捏肉而不是捏皮,這個動作會從側方向壓扁肌肉組織,變相拉伸肌肉,同樣是用捏麵糰舉例可以理解這個動作的效果。
按和拿,目的都是為了強行鬆解肌肉組織。
而摩,指的是摩擦揉動肌肉,這個動作會讓肌肉舒緩,同時透過不斷的揉動,解決筋膜黏連的問題。
推,指的是用手推肌肉,這個動作會有效緩解筋膜黏連,同時會讓肌肉舒緩。
因此,按摩術為一組,推拿術為一組,兩個都可以完成鬆解肌肉,放鬆肌肉,緩解筋膜黏連的任務。
合起來,叫按摩推拿。
專業運動員標配按摩師,不管是訓練還是比賽,按摩師一定要伴隨身邊,經常性按摩,就是為了幫助運動員更快的恢復肌肉狀態。
如果不想找按摩師解決問題,筋膜槍也可以起到鬆解肌肉的作用。
筋膜槍這個東西出來很多年了,口碑兩極分化,一部分人說是神器,一部分人說是智商稅。
兩波人都沒說謊,都是根據各自體驗得出的結論。
對於經常健身,身體肌肉經常處於發力硬化階段的人來說,筋膜槍就是神器,可以有效鬆解身體肌肉,解決筋膜粘連,而且還很舒服。
但對於不經常健身的上班族來說,渾身上下肌肉都是鬆鬆軟軟的,根本就不存在因為大量發力而僵硬的肌肉組織,那筋膜槍自然一點用都沒有,用遍全身上下都沒感覺,因為你本來就不存在鬆解肌肉組織、解決筋膜連的需求。
頸椎病和腰椎病,根本原因並不是肌肉用力過度,而是因為肌肉放鬆過度,所以筋膜槍沒用,具體原理我放下面說。
腱鞘炎,也就是滑鼠手,是關節長期受力引發的,無藥可治無法逆轉,和肌肉也沒關係,所以筋膜槍沒效果。
對著電腦的上班族,一天到晚只動用了胳膊,所以只有肩部的肌肉在發力,也只有這裡的肌肉組織會僵硬,換句話說只有這裡才適用於筋膜槍。
但偏偏,肩部這裡很難用筋膜槍。
人類的肩部組織由四塊肌肉組成,被稱之為肩袖肌群,分別為岡上肌、岡下肌、小圓肌、肩胛下肌。
其中僵硬的主要是岡上肌,其次是肩胛下肌,也就是肩膀上方和胳肢窩背後。
其餘2塊肌肉岡下肌和小圓肌,平時不發力,久而久之和另外兩塊肌肉強度差很多,形成了肩袖肌群失衡,這也是醫生讓你休息後多運動的原因,因為運動才會全面鍛鍊肩部肌肉。
鬆解岡上肌和肩胛下肌這兩塊肌肉組織可以有效緩解肩周炎,但需要掌握很多技巧。
肩部的骨骼非常密集,複雜程度僅次於人類頭部骨骼。
而肩袖肌群之所以被人稱之為肩袖肌群,是因為這四塊肌肉組織像袖子一樣套在了肩部骨骼外面。
找個解剖圖給大家看看這四塊肌肉組織的位置。
最需要得到放鬆的岡上肌,周圍全是骨頭,筋膜槍如果用對地方還行,用錯地方就不是在震肌肉,而是在震骨頭。
那是筋膜槍,不是震骨槍,你拿去震骨頭自然會很難受。
不是沒效果,是要學會解剖圖後對準位置才能用。
而肩胛下肌是一個又大又薄的肌肉,健身達人這裡肌肉組織可能很厚,但上班族的這塊肌肉肯定很薄。
這塊薄薄的肌肉下面,直接就是大片大片的骨頭。
因此,當你用筋膜槍鬆解這塊肌肉的時候,雖然很容易找準位置,但卻要注意力度。
如果太輕,起不到鬆解肌肉的效果。如果太重,那又成了震骨槍。
而這些小知識,如果你不看人體解剖圖就根本不可能知道,只會拿著筋膜槍亂震,把自己震的很難受之後就隨手扔了,然後上網吐槽說這東西是智商稅。
青木格調生活館裡賣的每一個筋膜槍我都體驗過樣品,也固定健身,同時還天天對著電腦,所以對這個東西的認知非常清楚。
總的來說,筋膜槍對於普通上班族的適用範圍非常的窄,只有當你爬山或跑步或健身後會很好用,因為涉及的硬化肌肉都太容易找了。
對肩周炎,有用,但需要掌握相關知識後使用,只要能找準肌肉的位置鬆解效果還是非常好的,但絕不能去震骨骼。
因此我對筋膜槍屬於中等推薦,這東西對肩周炎確實有用,但期望不能太大,同時需要學習人體知識後謹慎使用。
不同的筋膜槍價格不同,那是因為功能多寡和質量不同,我讓青嫂放進去,那價效比都是沒問題的。
但無論哪一種,都需要對照解剖圖使用,肩部肌肉確實太難找了。
當然,如果你有錢,建議你找專業按摩師直接對著肩周炎相關肌肉進行針對性按摩,效果非常好。
記得要找專業按摩師,不要怕花錢,普通按摩師只會店裡教的那套動作,知道流程的每一步該幹嘛,該用多大的力度,但不知道為什麼要這麼做。
這種按摩師只會照本宣科,最多幫你緩解一點點,不可能幫你太多。
真正厲害的按摩師,會根據你目前的肌肉狀態,用不同的力度,還有多種手法,每次的按摩都會因人而異,以達到最佳效果。
這種按摩師既要懂原理,又要懂技術,還要按摩很多年才能擁有那種感覺。
除了貴,沒缺點。
不過當你特別難受的時候,可以找一個這樣的試一次,讓他針對性的幫你鬆解肩部肌肉。
順便說一下,很多人去按摩,覺得按按腰自己的腰椎病就會好一點,按按脖子自己的頸椎病就會好一點。
實際上不是的,這些部位按摩是沒太大用的,按摩師哪怕幫你按,也是以磨和推這兩種手法為主,舒緩你身體,讓你覺得很舒服,不會幫你鬆解肌肉。
因為你這兩個地方的肌肉從來就沒有僵硬過,沒辦法鬆解,也不需要。
所以筋膜槍沒用,按摩師也沒用。
以頸椎病為例,只有低頭族才會患頸椎病。
支撐你頭部重量的東西只有兩個,一個是頸椎的骨骼,一個是頸部的肌肉。
而能支撐你脖子的肌肉,全在脖子後面那個地方。
你摸摸自己的脖子後面的肌肉,然後你低下頭,感受下肌肉的狀態。
非常明顯,當你低頭的時候,那塊肌肉被拉伸了。
肌肉只有收縮的時候才能發力,一旦拉伸,發力就會減少,拉伸越多則發力越少。
而偏偏當你低頭的時候,因為不再垂直於地面,有了一個彎矩要抵消,頸椎部位承受的力會大上很多,你頭越低則頸椎需要承擔的力越大。
頸椎需要承受的力變大了,但頸部肌肉被拉伸後的發力反而減少了,裡面的差額就只能頸椎骨來承受了。
因此,隨著你低頭的角度變大,頸椎骨承受的力會急劇增加。
低頭的時間長了,會發生兩件事。
第一件事是頸椎骨長期受力過度導致骨骼關節變形,從而誘發頸椎病。
第二件事是你的頸部肌肉因為長期受力減少,力量會變得很弱,而這種薄弱的肌肉會讓你在某些動作需要頸部大量發力的時候,直接超過頸部肌肉的承受上限,進而導致肌肉撕裂。
民間俗稱這個叫扭著脖子了,需要脖子一動不動靜養好幾天。
頸椎越差的人越容易扭著脖子,但並不是頸椎骨的問題,而是因為你長期低頭導致的頸部肌肉過於薄弱,過於放鬆。
當你頭向後仰的時候,再摸一下自己的頸部,你會發現肌肉處於收縮硬化的狀態。
理論上說,如果你一天頭向後仰八個小時,幾年之後頸部肌肉就會像肩周炎那樣發病。
但在電腦和手機的時代,沒有任何人能這樣做,向後仰反而會不斷收縮,不斷強化薄弱的頸部肌肉。
所以治療頸椎病最好的辦法就是保持健康的姿勢,減少頸椎骨受力,同時多鍛鍊,多強化頸部肌肉。
按摩是沒用的,因為頸部肌肉不需要放鬆,需要的是完全相反的不斷肌肉收縮。
幫你按摩一下,頂多助你入眠,沒辦法幫你治頸椎病。
當然,如果你扭到了脖子,找專業按摩師幫你康復下肌肉,那還是可以的。
腰椎病的情況也差不多。
用手摸下你的腰部肌肉,然後身體向前彎,你會發現腰部肌肉出現了明顯的拉伸和放鬆。
然後你坐直身體,再摸下腰部,會發現那裡的肌肉開始收縮變硬。
再摸下腹部,發現此時腹部肌肉也開始略微收縮變硬。
腰腹雙發力,所以當你坐直身體的時候,腰椎骨承受的力大幅減少。
如果你站起來,腰部肌肉會收縮的更厲害,你摸一下就可以感受到明顯的肌肉差異,所以站著說話不腰疼。
而當你坐著且彎腰的時候,腰部需要承受的力開始變大,但此時腹部肌肉反而不發力了,腰部肌肉也開始放鬆,發力減少,所以腰椎骨承受的力開始急劇增加。
時間長了,骨骼關節就受不了了,然後就是腰間椎盤突出。
頸椎病的人頸部肌肉一定很弱,腰椎病的人腰部肌肉也一定很弱。
得了頸椎病,你只要不迅速擺頭基本就不會有事,但腰椎病不一樣。
腹部的肌肉,叫腹部核心。
腰部的肌肉,叫腰部核心。
核心的意思就是這裡是人體肌肉的中心,人體幾乎所有大的動作和發力都要涉及這裡。
腰部核心肌肉薄弱之後,人幾乎做不了任何重活,稍微重一點的發力都會導致腰部核心肌肉難以承受。
進而,閃著腰了。
等腰間椎盤突出,腰部骨骼受力能力會進一步削弱,此時腰部肌肉更容易被“閃著”,在腰部肌肉達到撕裂拉傷後如果還有多餘的力存在,那就只能無奈的分配給達到極限的腰椎骨強行承受,這時候非常容易出事。
腰椎病是不可逆的。
有一個很重要的知識點要分享給大家,那就是肌肉是人體的可再生物資,甚至骨骼也是可再生物資,而關節是人體的不可再生物資。
無論你怎麼折騰肌肉,這玩意都能迅速復原,甚至練肌肉的過程就是不斷撕裂肌肉纖維然後令其重生的過程。
所以由肌肉引發的毛病都是可逆的,比如說肩周炎就是可逆的。
但關節的任何損傷都是不可逆的,無法恢復。
你去健身房鍛鍊的時候,教練極其忌諱人體任何關節的打直鎖死。
無論胳膊還是腿,只要你把關節打直鎖死,能承受的重量都會瞬間大增,但教練絕不會允許你這麼做。
因為教練想練的是肌肉,不是關節,關節不僅沒法特意強化,而且一旦承受了較大的力,還可能會導致關節磨損,這裡面的度很難把握,健身教練索性不去碰。
這種關節磨損只要出現,就終身不可逆,等磨損差不多了關節也就廢了。
所有頂級運動員的關節都有問題,因為頂級運動員要挑戰極限必然要求全身極限發力,關節必須要參與且把潛能壓榨到極限。
年輕時候的那短短幾年,就可以磨損掉其關節幾乎所有安全儲備,了的時候全身關節各種疼痛各種毛病
沒有一個頂級運動員是例外,也沒有任何辦法能幫他們恢復,關節和肌肉不一樣。
所以腰椎病重在預防,真等到關節出問題的時候沒有任何辦法。
不要聽說有腰間椎盤突出手術,就覺得可以透過手術解決問題。
這個手術的本質,是切除損壞的突出關節,置換成人造物體,而不是讓你的腰椎骨恢復原始健康狀態,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凡有一絲可能,不到不做手術就只能臥床不起的地步,醫生都不會建議你這麼幹。
所以重在平時的自我保養,多愛護自己的脊椎骨。
而維護的手段也很簡單,坐直,讓身體垂直於地面,這個姿勢第一會減少腰部受到的力的總量,第二會讓腰腹部肌肉同時收縮發力,尤其是腰部核心肌肉群,這會大幅減少腰椎骨的受力。
如果能經常起來走走,那更好,人站起來的時候腰部肌肉收縮發力的更厲害,腰椎骨承受的力更小。
重在預防,這句話不是開玩笑的。
比如說肩周炎,整個疾病是肌肉引起,所以是可逆的,但恢復期極其漫長。
醫生給的恢復期,是6~12個月,這還是建立在完美符合醫生要求的恢復條件的前提下。
但事實上,幾乎沒人能達到醫生要求的那種條件。
哪怕最專業按摩師給你鬆解了肩部肌肉,然後你整整休假半個月用來恢復肩部,但你早晚要去上班吧。
只要你還要上班,剛恢復幾天就要重新摸電腦,然後又是滑鼠手肩周炎,肩部肌肉重新高度緊張。
要是適量,那可以,但基本不可能,你要是能適量當初還會得這個病嗎?
所以對於絕大部分普通上班族而言,肩周炎只是醫學理論上可逆,但實際不可逆,除非你退休。
我們能做的,就是不斷緩解,遏制其不再繼續發展。
不要覺得肩周炎可逆就不去遏制它,如果你放任肩周炎發展,高度緊張的肩部肌肉持續十年乃至於二十年牽扯壓迫周圍關節和組織,到時候一堆不可逆的毛病就會出現,讓你感受下什麼叫晚期肩周炎。
隨便舉幾個例子,關節處的滑囊層無菌性發炎,關節囊破裂,都會引發不可逆的肩周炎疼痛。
看起來都是肩膀疼,都是胳膊抬不起來,好像症狀都一樣,但此時你再鬆解肌肉已經沒啥用了,那是真正的關節出問題了,不可逆,只能手術治療。
前期的肩周炎,醫生會讓你回家好好休息,多做運動。
中期的肩周炎,醫生會用針刀術強行鬆解肌肉,並對粘連的組織進行分離。
後期的肩周炎,醫生可選擇的治療方案有滑囊切除術、岡上肌腱鈣化灶刮除術、肩峰和喙肩韌帶切除術等一大堆奇奇怪怪、亂七八糟的手術。
你也不想讓你的肩膀體驗下這種型別的手術吧。
所以,預防為主。
而頸椎病、腰椎病等從一開始就不可逆的疾病,那更是要時時刻刻都注意預防。
正確的坐姿,健康的習慣,經常性鬆解緊張的肌肉,都是你必須要做的。
現在三四十歲的人,所謂的肩周炎,所謂的吹空調肩膀疼,所謂的夜裡沒蓋好被子肩膀能被疼醒,這些頂破天了也就是前期的肩周炎,肌肉僵化而已,離中後期還差的很遠很遠,到醫院求診醫生直接就打發你回家自己休息了。
等到了中後期,你才會知道什麼叫難受,而中後期的腰椎病那更痛苦。
肌肉問題是一點點發展的,關節是一點點損壞的,這些都需要十幾二十年的不良習慣長期積累才會發病,而一旦發病極難修復。
因此,年輕時候是否選擇保養和預防,等到了五六十歲之後,雙方的身體健康會出現巨大的差異。
祝大家身體健康,終身不受病魔困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