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到了這樣一篇文章,是CC*V某個欄目的公眾號發的,說長期吃複合維生素可能有風險。

我開始看到標題的時候,還以為是一篇題目自帶反問的闢謠文章。結果開啟一看,原來還真是這個意思。


等看完整篇文章,發現其實沒有什麼特別的內容,提高的qq還是幾個我們已經非常熟悉的常規科普觀點:
1,過量攝入複合維生素是有風險的;
2,平衡和充分的膳食結構是最好的營養攝入方法。
因為文章中其實用到什麼具體證據或文獻,來支援標題中“長期吃複合維生素增加死亡風險”這個嚇人的觀點。我就只好去CC*V官網看了原本節目的影片,而影片中雖然還是沒說清所謂研究具體是哪個,但根據專家的描述,我還是可以個人盲猜一下,這個節目中說的,應該是前幾個月在JAMA(美國醫學會雜誌)上發表的一篇論文《Multivitamin Use and Mortality Risk in 3 Prospective US Cohorts (3 個前瞻性研究中複合維生素使用和死亡風險)》。這的確是近期討論比較多的一篇論文。


這篇論文是分析過去3個不同研究的統計結果,從這三個研究中抽選了390124名沒有癌症或慢性疾病,也沒有飲食熱量超高等問題的“健康美國人”。統計他們的相關資訊,然後跟蹤了他們之後幾十年的死亡情況。
因為資訊裡包括一項:是否每天服用複合維生素(nondaily use/daily use),所以這次的論文根據這三項研究中的資料,將使用者進行分組,對比他們之後的死亡情況。
下表是論文中的統計結果,可以看到:在period 1,也就是第12年的時候,每天服用複合維生素的使用者組,整體死亡風險略低於對照組。但在period 2,也就是第15年之後,整體死亡風險就反而略高於對照組了。

這項研究雖然彙總的人數較多,但是也有自己的缺陷,比如結果並沒有很明確的差異,也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擾等等。而我個人看完報告之後,覺得可能還有一個問題在於:使用者的情況填寫是在研究開始時,也就是十幾二十年前。而之後的漫長歲月中,使用者的生活習慣肯定會發生不少改變,原本吃複合維生素的可能停止了,原本不吃的可能開始吃了。因此用十幾二十年前的報告,來分析十幾二十年後的死亡率,這裡的相關性就有些薄弱了。
研究人員也知道這些缺陷,因此他們的論文的結論只是說明,健康人群即便每天服用複合維生素,也不會降低死亡率。

《Multivitamin Use and Mortality Risk in 3 Prospective US Cohorts》(機翻截圖)
之所以要進行這樣的分析,是因為之前的很多研究中,對於健康人群每天服用複合維生素的結果是有爭議的,有些研究發現沒有降低死亡率的好處,有些則認為對降低心血管死亡率有好處。

《Multivitamin Use and Mortality Risk in 3 Prospective US Cohorts》(機翻截圖)
在美國關於這次研究的媒體報道中,無論是NIH(美國國家健康研究院)的新聞稿,還是一些大眾新聞媒體的稿件,重點都是在說“無關”,不能幫助健康人群延長壽命,而沒有把增加死亡風險當做話題。

NIH相關新聞稿(機翻截圖)
在CC*V1的原本節目中,其實採訪的專家也並沒有談什麼“長期吃複合維生素會增加死亡風險”的說法,只是說這個研究只是從一個方面提供了一些證據,並建議大家不要隨意引申下判斷。

甚至央視的這期節目本身的標題就是一個簡單的《複合維生素》。但到了這個節目的公眾號發文章時候,文章的標題就變成了下面這種風格,而且正文的“健康貼士”更是直接把“可能增加死亡風險”列了出來。


這隻能讓我多嘆口氣—— 現在CC*V的編輯考核指標也變成和自媒體一樣,看誰更懂嚇人嗎?

其實這個電視節目影片中,專家連線給出的建議還是比較中肯的,比如說不要超量補充,就很有必要 —— 的確有不少民眾吃複合維生素的時候,因為擔心自己營養不夠,乾脆超量吃或者一口氣吃好幾種。的確可能出現某種成分攝入超標的風險。
複合維生素等“保健品”,是給日常飲食中維生素等營養攝入不足的人,作為補充而準備的,這也是為什麼這類產品在國外這個被叫做“膳食補充劑/Dietary Supplement”。
美國社會的複合維生素普及比例遠高於我們,也高於世界上其他國家。這背後的原因很多,當然最根本的,還是跟美國老百姓的飲食習慣相對不那麼健康有關。畢竟天天牛排漢堡熱狗的人生,的確需要透過複合維生素來補充飲食結構中不足的部分。
隨著美國人民對於營養健康的更加關注,膳食補充劑產業日益發達,廣告迅猛,於是讓更多關注自己飲食健康的人開始日常服用補充劑,包括一些飲食結構沒有問題的人,開始每天服用各種膳食補充劑,其中也包括複合維生素。
對於飲食上已經可以充分平衡攝入營養的人來說,這種額外補充更多的是滿足心理需求,並沒有什麼額外的健康收益了。
近些年來,美國社會也在反思這種過量補充帶來的問題,尤其是中產階級以上,以及年輕人,則開始逐漸轉向透過運動和健康飲食來改善自己的身體素質,而不是簡單的吃一大堆補充劑。所以JAMA這篇論文中也提到了,這個世紀日常服用複合維生素的美國人比例在降低(雖然也還有1/3左右)。
那回到我們自己身上,是否要吃複合維生素等膳食補充劑,怎麼吃。這是跟個人的生活飲食習慣相關的。在CC*V1這個節目中,專家在這方面提到的標準也是如此。

比如我自己,最近幾年日常吃複合維生素,原因除了這幾年增加了不少運動量消耗增加外,也是因為同時控制了飲食攝入。
而對於大家每個人自己,我的建議是你也要客觀地分析自己的情況,來決定是否吃,如何吃。
比如你日常就很注意飲食結構,三餐規律,每天吃的很健康,蔬菜水果等食材都不少,那就沒必要可以補充。
如果像我身邊某幾位不點名的朋友,食譜中似乎只有擼串和火鍋,那我覺得每天吃複合維生素才是更好的選擇。
而如果是在上面兩種情況之間,那麼可以隔三差五吃一點,比如這兩天吃的比較“橫”,那就吃粒複合維生素補充一下,也讓自己沒那麼焦慮。
但如果脫離了具體的個體需求,空談複合維生素的使用。甚至不提研究論文原本的目的和結論,只是想做個噱頭標題。那這樣的建議,即便來自“大媒體”,其實也沒什麼參考價值了。

所謂“長期吃複合維生素可能增加死亡風險”,說到底並不是什麼重大科研發現,甚至也不是什麼專家烏龍。只不過是某媒體公眾號的編輯,為了抓眼球而坑了一把自己請的嘉賓專家,並沒有如實反映專家在節目中的觀點和對論文研究的描述。
只是最後忍不住給媒體同行一個建議:現在這一批讀者其實根本不想看到這樣的建議。就像這次CC*V的文章,在微博上收集到的反饋評論其實大多是這樣的風格了。


特別說明:因為微信又……“改版”,現在如果沒星號的話,基本就很難看到我們的文章推送了,所以勞煩大家將我們公眾號設成“星標”。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