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成績出來後,她在家族群裡遭遇二次傷害

作者:劉娜
本文授權轉載自微信公眾號:
閒時花開(ID:xsha369)

6月25日,是個決定命運的日子。
這一天,全國絕大多數省份高考生的成績,都將揭曉。
根據“這個世界是勝利者掌握話語權”的定律,最先被媒體競相曝光的,當然是金榜題名的名單上位居前排的那波人——取得高分的學霸們。
像達州考了713分的羅同學,成都考了711分的魏同學,人家數學物理都是滿分。
這樣的孩子,此刻值得最豐盛讚美和最熱烈掌聲。
因為,十年寒窗終不負,餘生昭華亦可期。
還因為,少數優秀者“天賦+努力”的奮鬥,最終會推動人類車輪的徐徐向前。
只是,根據“二八定律”,人群中優秀的人永遠只有一小撮,絕大多數人都是平凡普通的人,甚至是失敗失意的人。
而失敗失意的人,最能識別人性和人心。
就像昨天有個高考生,成績考得不好,結果卻被一個親戚擅自發到家族群裡。
讓她在高考失利後,還要遭受親戚們各種輪番教訓和指點的“二次傷害”
還有個大V,在全國高考放榜之際,大言不慚地在社交平臺上放話:
沒有考到650分的,都是腦子有毛病。 
氣得評論區里人人跺腳:
“真是高考成績出來了,什麼妖魔鬼怪都來了!”
我有個關係很好的朋友,她家女兒今年參加高考,考了600多分,上個好點的985完全沒問題。
結果一家人正高興,有個老家的親戚來電話,張口就是:“750分滿分,怎麼才考600多分?我一直以為你娃能上北大清華!”
朋友一聽,罵人的心都有了。
雖說,無知者無罪。
但有時候,愚蠢就是一種惡:
因為太過愚昧,輕易滋生出審判他人的惡。
今天,結合高考放榜,談4個需要看見的人性真相——
★ 第一,打擾你幸福的人,都是故意的。
話說同一個小區的兩家孩子,都參加高考。
一個孩子考了500多分,雖然不高,但對這家孩子來說,也是拼盡全力考出了整個高三的最好成績。
一家人正高興慶祝,另一家人興沖沖上門來問:
“你家孩子考了多少分?500多分嗎?啊,我家孩子考了600多分。”
瞬間,正慶祝孩子考了500多分的那家人,像吃了蒼蠅一樣膈應。
不打擾他人的幸福,是一種善良。
因為你不是他人,不知道那些看似平凡又簡單的幸福,對他人有著怎樣珍貴的意義。
而故意打擾他人幸福,就是一種作惡。
因為人性中最深的惡,並不是殺人放火,而是你已經坐擁了整個花園,還要把別人手中僅有的那束小花,踩在地上。
高考成績放榜,猶如人世間諸多名利之事,最能考驗一個人的邊界感:
人家告訴你結果了,你就送上祝福。
人家沒有和你說,你就要堅守邊界。
過分的關心和過度的打擾,都是匱乏邊界感的不得體,需要警惕。
★ 第二,沒有人真心希望你好,除了你的父母。
河南老家有個親戚的孩子,去年參加高考,考了700來分,孩子拿到錄取通知書到清華報到後,身邊很多人才知道。
高考成績出來後,親戚就和全家人約定:
不發朋友圈炫耀,不在同事群裡傳播,不在家長群裡顯擺,更不擺酒席慶祝。
親戚的這種做法,未必值得提倡——人生得意時敢於承認自己的得意,其實也是誠實與坦蕩的可貴。
但我不得不說,這個在縣城工作的親戚,真是個深諳人性的高手。
這個世界殘酷的真相之一,就是除了父母(針對高考的孩子,還有老師),沒有人真的希望你好,包括一些所謂的至親。
因為人性的弱點是,很容易在貪嗔痴中,生出妒忌之心和比較之恨。
有些人不喜張揚,不是過分低調,而是深諳人性。
★ 第三,最不希望你好的人,往往都是離你最近的人。
去年高考放榜時,有個讀者留言說,她出身寒門,讀的是重點高中,成績一直不錯。
當年參加完高考後,她去縣城玩也好,去地裡幹農活也好,她父親一直寸步不離地跟著她。
她當年非常不解,直到她參加高考後的第二年,老家鄰村有個考上大學的女孩子,被附近村民殺害,她才知道父親的深意:
最不希望你過得好的人,恰恰是你身邊的人。
因為乞丐不會妒忌馬雲的財富,卻會憎恨熟悉的乞丐比他多討了兩碗米。
2022年,洛陽女孩小月考了601分,剛報考完志願她就被同族的一個光混漢殺害。
光棍漢殺害小月的原因,是同為族人,他無法忍受自己越來越差,而小月一家越來越好。
人性的惡意,如此真實又可怖。
第四,人都是健忘且勢利的,所以請勇敢做自己。
身邊有朋友是當年高考的學霸,考上了復旦,讀了研究生,定居上海,過著體面也不易的人生。
身邊也有朋友是當年高考的學渣,考上了大專,做起了生意,當上了大老闆,給老家捐錢捐物。
定居上海的學霸朋友,因不能給老家親戚的孩子找工作,而被嘲笑:“學習好又能幹啥?還不是住在上海的鴿子籠裡!”
在浙江當老闆的學渣朋友,因為給家鄉捐錢捐物,而被讚美:“別看人家學習不好,人家可有本事呢!”
看,人性一直都是如此勢利且短見。
千百年來不曾改變。
所以,親愛的孩子:
如果你考得很好,我祝你鵬程萬里,勇敢逐夢,歡喜過後再出發。
人生是場接力賽,題海戰術的高考過後,才是考驗一個人品格智識和謀生能力的開端。
如果你考得不是太好,那就允許自己悲傷,允許自己哭泣,允許自己消極。
並在短暫的哀悼之後,接受事實和命運,認真填報志願,勇敢踏上前路。
人生不是算術題,而是在不斷構思和修改中完成的一部小說,如何講述主人公最後的結局和命運,你慢慢寫,我們慢慢看。
最後,除了人性的惡意,參加完高考、填報完志願的孩子,還要對災難和意外保持警覺。
游泳,玩水,旅行,出門,開車,都注意安全。
不必過分緊張,但要心存敬畏。
成人的第一課,不是大學通知書,而是自我負責的意識、自我珍貴的省察。
親愛的小孩:
人間實苦,願你擁抱快樂。
人性涼薄,願你清醒熱烈。
作者:劉娜
關於作者:閒時花開(ID:xsha369):作者劉娜,情感專欄作家,文藝也理性,溫柔也死磕。新書《見字如面》全網熱銷中。文中圖片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特此說明。

【中國沉香文化博物館】專場!

走進千年香都,30+款資深玩家
都喜歡的「中國好沉香」
贊同戳在看】,喜歡本文就點【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