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選上方藍字👆“薩提亞實用心理學”關注我,加★星標★
預約心理諮詢(收費):請後臺回覆“心理諮詢”
近期課程諮詢(收費):請後臺回覆“課程”
作者:枳為橙
來源:中學生聽書(ID:tingshu2018)

最近兩天,高考成績陸續公佈,1342萬學子即將開啟一扇新的人生大門。
當分數揭曉的那一刻,有的父母懸著的一顆心終於放下,有的孩子喜極而泣,寒窗苦讀數年終於沒白費。
也有人望著那串不盡如人意的數字,臉上再也沒有了笑容,只剩下無盡落寞。
一場考試過後,幾家歡樂幾家愁,往往都是常態。
可很多人忘了:
高考雖然是一個改變命運的機會,但不是唯一的機會。
高考成績一定程度影響著孩子接下來的路,但卻決定不了一生的成敗。
一條路走不通時,還有橋可以過,一場考試的得失,並不是人生的全部。
不管在這場大考中,你充當著什麼角色,都請學會做一個鼓掌的人:
別給他人添堵,別對自己灰心,別毀掉父母的希望,別否定孩子的一生。
01
致父母:
無論孩子考的好不好,請一定要抱抱他
6月8日,高考最後一門考試即將結束,河南一位媽媽抱著一束花,在考場外靜靜地等候孩子的歸來。
有記者問她:對孩子有著什麼樣的期待?
這位媽媽不緊不慢地笑著回答:
“如果一舉奪魁,就上交國家;如果資質平庸,那就承歡膝下,反正孩子平安健康就好。”
隨後她又補充道,等見到孩子,就把花送給他,只想說三個字:辛苦了。
父母的格局,決定孩子能飛多高;父母的修養,決定孩子能飛多遠;父母的心態,決定孩子能飛多久。
父母格局大了,孩子便不會懼怕得失;父母修養深厚,孩子便能力出眾;父母心態穩定,孩子便步步穩妥。
熱播劇《大考》中有句臺詞說的很對:“強者不畏懼任何變數。”
這句話不僅是說給面臨大考的孩子聽,其實也是說給教育路上的父母聽。
在高考這件事上,有的孩子因為意外的發生,考砸的分數,心態崩了,徹底自暴自棄。
有的父母因為孩子沒有滿足自己的期待,無法接受現實,開始把孩子否定的一無是處。
人生最關鍵的時刻,考驗一個人的,不一定是智商和情商,而是心態。
只有穩得住的人,才能走到最後,贏得想要的結果。
只有情緒穩定、心態平和的父母,才能培養出勇敢向前、不畏變故的孩子。
如果孩子考得好,記得給他一個擁抱,肯定他這些年的付出。
告訴孩子:那些曾經吃過的苦,熬過的夜,刷過的題,都幫助他遇見了更好的自己。
讓孩子明白,努力是種習慣,終會貫穿你的一生。
如果孩子考得不夠理想,也別忘了好好抱抱他,高考是人生一戰,但也不過是人生一站。
告訴孩子:不論你擁有什麼樣的成績,都不必過度自責,不要用一個分數去定義自己的人生。
讓孩子明白,父母給你的愛,永遠不會因為你成績是否出色而改變。
很認同一個觀點:
“如果你是一個很普通的父母,你沒什麼優秀的資源,也沒有什麼太多的文化,你不知道該怎麼教育你的孩子。那我們不如多多去鼓勵他,多認可他,多表揚他,多理解他,多支援他。不必要把自己的認知、焦慮、恐懼、憤怒,甚至是委屈轉移給孩子。這就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教育路上,多一點鼓勵和表揚,少一點埋怨和否定,才是真正的為孩子兜底。
一個家庭,父母用溫柔和包容滋養著孩子健康長大,孩子用懂事和體貼治癒著父母緩緩前行,永遠充滿生機,就是最高階的炫富。
02
致旁觀者:
不隨意評價別人的成績
不輕易打擾別人的幸福
我剛工作那幾年,鄰居住著一對母女。
女孩為了能上夢想的大學復讀了兩年,她的母親為了方便照顧,特意在城裡租了這間屋子和女兒同住。
平日裡,經常能聽到這位母親跟鄰里誇讚自己的女兒,言談間可以看出,她不僅認可女兒的努力,也很心疼孩子的付出。
兩年的復讀時光,孩子雖然提高了成績,心理壓力也在逐年上升。
由於揹負的壓力太多,思想負擔過重,最終在考場上發揮失常了。
成績出來後,儘管沒能達到最初的期望值,但也可以讀一所還算不錯的大學。
媽媽安慰女兒:只要努力過了,就是最好的結果,不要灰心,以後如果想繼續提升自己,還可以考研。
沒過多久,女兒就調整好了狀態,滿心歡喜期待上大學。
誰曾想,有些人卻忍不住八卦的心情,在小區偶遇母女倆時,對著女孩開玩笑道:
“你媽媽為了你付出這麼多,你考的這點分數對得起你父母嗎…….”
話還沒說完,女孩臉上的笑容就消散了,眼看沒得到回應,那人又接著說:
“上那些‘三流大學’有什麼用,你繼續復讀算了。”
六七月的天氣裡,氣氛瞬間冰冷的如寒冬一般。
《殺死一隻知更鳥》裡寫著一句話:
“你永遠不可能真正瞭解一個人,除非你穿上他的鞋子走來走去,站在他的角度考慮問題。”
事實上,當你真的穿上他的鞋子,走過他走的路,可能你連路過都覺得難過。
很多時候,在你看來稀鬆平常的事物,或許正是旁人心心念唸的禮物。
在你眼裡不值一提的經歷,或許就是旁人得來不易的幸福。
你永遠想象不到,隨口的一句評價會給別人造成什麼樣的傷害。
你永遠不知道,不經意間的指責和批評,會給那個千瘡百孔的孩子增添多大的痛楚。
不禁想起那兩位寒門學子,高考成績691分的趙桂寧和高考成績676分的留守女孩鍾芳容。
趙桂寧在得知自己的成績後,為了能減輕家裡的負擔,便利用暑期去建築工地打工。
本來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情,可網上卻有不少人冷嘲熱諷:“這孩子沒有經濟頭腦,視野太狹窄……”
鍾芳容在報考志願時,選擇了夢寐以求的北大考古專業。
又有人看不慣了:“估計老師都失望了,註定不是大富大貴的行業。”
或許他們都忘了,有一種尊重,叫不打擾別人的幸福。
作為一個旁觀者,不管是親朋,亦或是好友,都請管好自己的嘴,不要刺傷他人的心。
人生在世,守好自己的一片花園就好,不要去摘下他人辛辛苦苦種的花。
請記住,高考出分後:真正的關心,大多都是沉默的;真正善良的人,都是靜悄悄的。
03
致孩子:
比成績更重要的,是你的逆商
俞敏洪曾提到:
“父母給孩子傳遞逆商,比要求他考個好大學要重要得多。”
所謂逆商,就是一個人面對挫折時的承受能力,身處逆境時的解決方式,在人生各種無常之事面前,用何種心態看待。
每個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總是避免不了遇到各種打擊、批評、失敗。
小到一次期末的成績下滑,大到一場意外的突然降臨,又或者是家庭變故,高考失利,選錯志願,走錯方向。
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孩子如何邁過去,靠的就是逆商。
幾年前,一名叫龐眾望的學子以744分的成績在網上刷屏了,為此,清華大學校長甚至親自帶隊去家裡接他。
當眾人來到龐眾望的家裡後才得知,龐眾望家境十分貧寒,母親坐著輪椅,父親還患有精神疾病。
院子裡堆滿了各種廢舊紙板和瓶瓶罐罐,家裡連張桌子都沒有,只有兩張床。
見到此情此景,校長邱勇心中泛起一陣酸楚,直呼這孩子太不容易了。
可龐眾望提起自己的處境時,卻從未有過一句怨言。
在他小時候,曾患有先天性心臟病,母親為了給他治病,四處找人借錢,欠下了一大筆債。
即便家裡很窮,但是父母從未想過放棄他,而這些來自家人的愛,他一直牢牢銘記於心。
父母為他付出的心血,他都看在眼裡,所以他不怕吃苦,也不覺得命運有多麼不公。
他只想透過自己的努力,好好學習,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
父母因為身體原因無法乾重活,於是每天早晨,他都會早起先做完家務,為媽媽準備好飯菜,再出門上學。
在其他小孩貪玩的年紀,他已經可以憑一己之力,撐起一個家的重量。
記者採訪時,龐眾望對著鏡頭笑著說道:
“我沒有覺得我的家庭,有哪一點拿不出去。
我媽媽那麼好,我姥姥姥爺也那麼好,我的每一個親人都那麼好,我並不覺得他們給我丟臉。
相反,我覺得別人應該羨慕我才對。”
人常說環境影響命運,但是在這樣艱難的環境下,龐眾望依然完成了自己的夢想,考上了嚮往的大學,一步步改變了人生的軌跡。
一路走來,他看到的不是生活的坎坷,而是未來的希望,勇氣擊退了怨氣,樂觀也替代了痛苦。
而這一切,都離不開逆商的支撐。
不禁想起一位作家在書裡講到的現實真相:
“我們拼命地學習如何成功衝刺一百米,但是沒有人教過我們:你跌倒時,怎麼跌得有尊嚴;你的膝蓋破得血肉模糊時,怎麼清洗傷口、怎麼包紮;你痛的無法忍受時,用什麼樣的表情去面對別人;你一頭栽下時,怎麼治療內心淌血的創痛,怎麼獲得心靈深層的平靜?”
為人父母的責任,就是在孩子遭遇坎坷時,教會他怎樣面對,教會他調整心態,教會他從容邁過去。
高考結束後,常聽到有孩子因為發揮失常心理崩潰,自此以後一蹶不振,再也不願往前走。
但永遠別忘了,正視挫折,勇敢面對失敗的人,才能走出風雨,成就美好的未來。
成績和學歷固然重要,但穩定的心態和正能量的自己,同樣是一場場大考的制勝法寶。
孩子,請記住:一城一池的得失不會決定未來,但是砌一磚一瓦的能力和態度,卻能決定你的一生。
04
董宇輝在直播裡提到一段經歷:
他年少時,媽媽常對他說:“兒啊,我想讓你成為一個快樂的傻子。”
對此他一直無法理解,後來媽媽告訴他:“媽媽是希望你別失眠、好好吃飯、頸椎不疼,當個快樂的傻子就挺好。”
細想來,這個心願其實也是天下諸多父母的心願。
高考出分後:
無論結果如何,父母都應該調整好心態,不慌不忙,成為孩子最大的底氣。
無論是否如願,孩子都應該整理好心情,不驕不躁,從容奔赴下一場風景。
無論有多好奇,你我都應該管理好口舌,不論人非,默默地祝福就是最好。
點個“在看”,與所有人共勉。
-END-
來源:中學生聽書(ID:tingshu2018),中小學免費有聲平臺,聽海量必讀名著、必背古詩詞。百萬父母的教育寶典,更多教育乾貨文章。

點選標題,檢視近期課程安:
關注薩姐,檢視更多精彩內容▼
你的每一個“贊”和“在看”,我都歡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