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人關心我外甥女的中考情況,因為孩子從抑鬱症中好不容易撐過來艱難完成了中考,現在告訴一下大家:北京中考是670的滿分,外甥女考到了610-620的分數段,最後被一所還不錯的高中順利錄取。
初一聽這個分數段,我高興的要跳起來:滿分一共才670分,小姑娘考了這麼高分?一共也沒扣多少分呀!孩子太厲害了!
結果沒過多久,當小姑娘聽到同學們的分數,又看到北京一分一段表,又哭了:我考的並不好呀!
原來,這兩年北京中考拉不開分,網上甚至有考生家長說,考620以下就進不了什麼好學校了……
咱們前面分析了中考的試卷考得寬、考得新、考得知識面太廣,但是數學物理的考卷咱們還沒有分析,當時也說因為篇幅所限,會另開一篇的。
正好這幾天,我把今年上海和北京的中考數學物理試卷下載下來,自己做了做,還原一個真實的中考數理難度。
俺雖然已經二十多年沒做過中考題了



,但看下來,上海中考的整張卷子,其實大部分考的都是基礎知識。

只有少部分有點拐彎,需要多思考兩步,只有最後一道大題可以說有難度,其它的只要認真就能做對。
其中,上海中考題18題有巧解,但如果不會巧解,一步步計算也能很快得到正確答案,嚴格來說不算難。
這麼多年,我已經把初中老師教的巧解辦法還回去了



,於是乾脆就一步步算,其實不到五分鐘也算出來了,算不得什麼難題。

△今年上海中考數學第18題
22題,則是考孩子們創新思維,讓孩子自己去拼搭,部分孩子這道題有丟分,但靜下心來思考,其實也不算難題。

大題裡面,24題計算量大,但難度真不高。

整張數學卷子中,只有25題需要好好思考,是真正有區分度的唯一一道題!




是的,整張數學卷子就這麼一道題。

作為選拔高中的卷子,出成這麼簡單,真的是讓老母親不知道該笑還是該哭



所以,2024年的中考成績分佈、各個高中的錄取分數線,都變化不大。
下圖是最近三年,上海各個高中的錄取分數線,今年略下降了幾分,但真的沒有網上吵吵的那麼誇張。都說難,但是分數一個比一個高!




不知道大家是不是還記得去年上海的蘑菇雲成績,絕大部分孩子的成績在650分以上,孩子們考出的成績,一點區分度都沒有,人人高分,但也人人害怕沒學上。

看今年和去年前年成績對比,估計今年也差不多。
看完上海的成績,我又查了一下北京的成績,不出所料,北京也一樣,甚至蘑菇雲的集中程度更嚴重,下面是北京四城區的成績分佈。
從圖中看,630左右的高分,竟然是成績分段中,人數最多的???




所以,中考數理卷子真的並不難,2024年北京上海中考仍然是內卷+高分的一年。

為什麼網上那麼多人喊題難,
現實卻拉不開分?
真正原因,這是“倖存者偏差”呀!
倖存者偏差,是優勝劣汰之後,未倖存者已無法發聲。人們只看到經過某種篩選而產生的結果,而沒有意識到篩選的過程實際上是不合理的,因此忽略了被篩選掉的關鍵資訊。
比如一座山是有老虎,但是從山上下來的所有人都說沒有老虎。每一個人都說的是“真話”,他們確實都沒見到老虎,但是大家忽略了一個事實,那就是那些見到老虎的人,都被吃了,沒人會來告訴你,山上有老虎。
我的外甥女說,“再說了,我們要是覺得題簡單也不能說呀!你覺得簡單,別人不一定覺得簡單,說出來,會讓人家反感,甚至說你裝X。所以,我們考完就對對答案,不說太多其它的。”
這不就是另一種典型的“倖存者偏差”嗎?
所以,只有學渣才會跑網上喊難,很少會有學霸去宣稱題簡單,學渣才會經常泡在貼吧、抖音短影片APP裡,所以我們聽到的聲音以學渣為主


。

為什麼現在的中考成績都這麼高?
回想咱們老母親當年,每個班級裡都有不及格的學渣,都有90分以上的學霸,但這兩類孩子都是少數,絕大多數學普都是60-90分之間。
現在則是人人90分以上的學霸分數




,這究竟是為什麼呀?
簡要來說,主要是兩方面的原因:
一是,至少數理卷子,題變簡單了。
現在的教育,跟以前確實不同了。
毛豆的鋼琴老師說過,她學習鋼琴那會兒,如果怠於練琴,老教師是真的會打手心的,是真的打哦!孩子會被打哭,下次再也不敢怠慢。可是現在沒有任何一位老師會打孩子,都是輕聲慢語把學生當上帝,哄著孩子




現在的老師家長都希望給孩子鼓勵教育,一些難題的比例會減少。再加上初中還是在九年義務教育階段,教育的目的還是以掌握基礎知識為主的,所以至少在京滬,一些偏難怪題,會被控制,儘量不出現。
而且在北京上海,因為高中學校數量多,一半多的孩子都能上高中,所以初中畢業的選拔功能還是比較低,考試的選拔目的不是很強烈。所以,題整體下來會比較簡單。
像山河四省等高考大省,中考的卷子就遠比這個更偏難怪

,只有少部分孩子能上高中。
這是第一個原因。
第二個原因,是孩子們都拼命刷題,都實在太捲了,導致現在的考試已經區分不出智力的差別了!
只要孩子不懶,夠卷,刷的卷子夠多,涉獵的主題夠廣,背的單詞量夠大,刷的原版閱讀更難,數理按步驟摳的更細,成績就能衝滿分。




背後原因則就是家長們的不甘心,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更優秀,以後有更好的前程。
這是把雙刃劍,確實會督促孩子們更努力,更優秀,但也讓孩子們非常累!
像我外甥女的學校,孩子們週一到週五晚自習上到八點左右,週六一天還需要上各科老師的網課,身心疲憊不堪,抑鬱焦慮的同學大有人在,這還是在北京。
任何一種改革,總有一面成為代價。
那,最吃虧的是什麼孩子呢?
是那些真正思維優秀的孩子、是那些思維能力很強但是容易馬虎的孩子、是那些有獨特能力但是會偏科的孩子,會在普遍高分中被刷下去。
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