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大模型為代表的人工智慧技術快速發展,延伸至醫療領域方方面面。從網際網路醫療、醫學影像分析到新藥研發,一個個場景經由其重塑。
但要使AI真正賦予臨床價值,關鍵還在於打通技術邏輯與醫療實踐間的“最後一公里”,讓臨床專家,以及產業與患者代表共同在真實診療場景中打磨產品。若缺失這種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實踐閉環,即便沉澱了海量優質資料,AI仍可能淪為空中樓閣。
3月29日釋出的全球首個1型糖尿病專病大模型,便印證這個道理。
作為國家科技創新2030“四大慢病”重大專項的核心成果,該專案由安徽省衛生健康委統籌推進,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講席教授、安徽醫科大學校長翁建平擔任首席科學家,聯合訊飛醫療、深圳愛寶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產學研機構協同攻關,證明了“產學研醫”協同創新的價值。

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心內科主任葛均波,安徽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黨組書記劉同柱,安徽醫科大學黨委書記王琦,訊飛醫療總裁陶曉東、執行總裁鹿曉亮,深圳市愛寶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曾錫鋒,中國科大-訊飛醫療數字與健康聯合實驗室副主任鄭雪瑛等領導專家共同出席見證了這一重要里程碑。
多方攜手下,中國醫療大模型正逐漸迴歸醫學本質,走向新高。
01
十餘年科研積累,只為真切解決1型糖尿病患者痛點
面對眾多提問者關於為何選擇1型糖尿病這一相對“小眾”領域的疑問,專案首席科學家翁建平教授揭示了背後的考量。
自2008年起,他和他的團隊在2型糖尿病研究領域取得了行業領先的成果。然而,1型糖尿病患者所面臨的生存困境更是觸動了他。接著,他用三組資料描述了1型糖尿病患者的日常生活:“他們每天需要進行7次指尖採血和4次胰島素注射,其中65%的患者會經歷夜間嚴重的低血糖事件,而只有20%的患者能夠達到控糖目標。”這組資料背後,就是翁教授及其團隊轉向1型糖尿病研究領域的決心與動力。
作為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1型糖尿病因免疫系統異常啟用而發病,導致患者體內胰島素嚴重缺乏,進而引發持續高血糖症狀。這種代謝失衡不僅擾亂全身機能,更會引發如酮症酸中毒、視網膜病變、糖尿病腎病以及神經病變等一系列併發症,若不能及時進行有效干預,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面對諸多1型糖尿病患者背後隱匿著的現實難題,翁建平教授在2010年帶領團隊毅然轉向這個“小眾”領域,用十餘年時間讓演算法模型突破傳統診療框架,形成覆蓋篩查、分型、治療及管理的全鏈條數智化防控體系。

02
讓AI迴歸醫學本質
近年來,醫療大模型迅速發展,短短兩年多時間裡AI技術的天花板便被快速拉高。但僅圍繞引數與算力進行提升,只是對臨床價值與創新空間的擠壓。唯有迴歸醫學本質,才能使AI技術為醫療領域創造價值。誠如翁建平教授所言,1型糖尿病專病大模型的誕生,並非冷冰冰的技術突破,而是科技與人文的溫暖相擁。
據悉,該專案聚焦1型糖尿病診療痛點,以訊飛星火醫療大模型X1為能力底座,結合了糖糖圈平臺在糖尿病細分領域的眾多資源,透過“權威知識中樞”“動態感知網路”“決策支援引擎”三大技術聯合打造,整合多模態資料與臨床經驗,構建覆蓋篩查、分型、治療及管理的全鏈條數智化防控體系,突破了診療正規化,為1型糖尿病的發現及管理提供了新的可能。
與既往醫療大模型不同,該1型糖尿病專病大模型創新構建了“權威知識中樞”,共整合65個專科場景臨床路徑、135部診療指南及2000萬份真實病例資料。其形成的1型糖尿病知識體系在國內優於同類大模型,這不僅是演算法與算力的提升,更是臨床思維正規化向數字空間的完整對映。
這種臨床本位的設計理念,在技術架構中亦體現得淋漓盡致。在血糖監測方面,該模型應用了“動態感知網路技術”,可依託AIoT技術即時監測14維代謝引數,異常血糖捕捉靈敏度達99.2%,較傳統方式提升40%。
此外,訊飛星火醫療大模型X1的AGP圖譜分析、醫學知識、醫學深度推理、血糖預測、多模態互動能力賦予了1型糖尿病專病大模型更為精準的邏輯能力和分析能力,可依據患者資訊生成膳食、運動、胰島素調整等八大維度個性化方案,推動診療邁入“千人千策”精準時代。
鄭雪瑛主任在後續的展示環節中講述,當一位1型糖尿病孕媽媽在妊娠兩個月時遭遇血糖波動,整夜輾轉難眠擔憂胎兒健康之際,1型糖尿病專病大模型化身"智慧健康管家",在蒐集孕媽媽具體問題及血糖資料後,從遺傳風險、妊娠管理要點、產檢注意事項等方面,進行了全面解析,將海量臨床指南轉化為個性化解決方案,讓特殊時期的健康照護既有醫學精度,又充滿人文溫度。
目前,1型糖尿病專病大模型在1型糖尿病全生命週期各階段表現優異,可透過即時監測、個性化治療方案推薦和智慧決策有效支撐,為1型糖尿病患者帶來智慧、精準的健康管理體驗。在預防、診斷、治療、隨訪、飲食運動、妊娠等65個核心場景的實際測試中效果均超越GPT-4o和DeepSeek-R1。
當下,醫療 AI 領域已邁向“深水區”,正在實現重大突破。以安徽省為典型代表的諸多城市紛紛開啟探索之旅,這表示臨床醫學界不但深度接納 AI 技術,還攜手產學研各方力量全力攻關。相信隨著 1 型糖尿病專病大模型在全國各級醫療機構落地生根,訊飛醫療及其合作伙伴有望發揮關鍵引領作用,為全國乃至全球慢病管理開闢全新路徑,切實讓科技創新的福祉惠及每一位患者。

*封面圖片來源:123rf
如果您想對接文章中提到的專案,或您的專案想被動脈網報道,或者釋出融資新聞,請與我們聯絡;也可加入動脈網行業社群,結交更多志同道合的好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