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娃圈有個新詞“爛尾娃”,和爛尾樓意思相似,大意是:父母花費大量精力和財力培養孩子,孩子前期表現優異,但雞到一半就放棄,或者最後孩子考不上名校、又或者名校畢業後做了一份普通的工作。

根據身邊圈子朋友的事例,說幾個大家認為的爛尾娃事例:
一個是一線城市中產家庭,夫妻倆在網際網路大廠上班,深圳有房貸,孩子上的雙語學校,每年學費10多萬。去年老婆拿了裁員大禮包,半年找不到工作,家裡所有開銷靠老公支撐。今年夫妻倆只能給孩子教育斷供,先砍了孩子的部分興趣班,打算下學期把孩子轉去普通公立小學。
另一個是夫妻倆體制內單位,多年省吃儉用,加上兩家老人的支援,花了幾百萬送孩子留學,女兒畢業回國找工作不順利,最後花了一年複習考編,兩年前考上了廣東二線城市的公辦小學,教小學一年級。
還有一個在培訓機構工作的朋友,說今年續課的家長很少,她們機構的鋼琴、舞蹈、畫畫這幾類興趣班最先被捨棄,好幾個學了四五年的孩子,家長都紛紛來退課了。
以前的教育競爭,拼的是孩子的智力和努力,但現在,除了拼孩子自身,還拼整個家庭的資源和父母的投入。很多普通家庭和中產家庭,不得不傾盡全家之力去培養孩子。
但可惜,教育不是付出就有回報的事,根據上面的情況,簡單總結,努力雞的娃為什麼會“爛尾”?
幾百元一節的興趣班和補課費,對很多家庭來說,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尤其現在經濟下行、到處裁員降薪,這些費用對普通家庭、甚至是負債的家庭來說,雪上加霜,只能主動斷供。

隨著孩子年級上升,學習難度變大,家長自己也不懂怎麼雞孩子,更不知道怎麼給孩子規劃報班輔導,加上學習壓力大,孩子沒有時間再分給興趣,成績下滑、興趣也沒發展成特長,就成了很多人眼中的“爛尾”。
很多家長雞得狠,靠著刷題和補課,娃在小學時成績優秀,但上初中或高中後,去到更大更好的學校,自己曾經引以為傲的成績,在高手如林的地方根本不算什麼,孩子被打擊,很容易陷入自我懷疑和消沉痛苦中。
尤其小學初中瘋狂補課,靠題目的數量去堆積成績,孩子沒有得到正確的思維培養,也在刷題上磨滅掉對學習的慾望和興趣,上到高中後,隨著學業難度增加,或長期處於高壓狀態,開始後勁不足。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成績優秀的孩子,上高中了成績一落千丈,沒有如願考上名牌大學的原因。
雞娃這件事,不是你付出多少,就能回報多少的。學歷貶值是這些年一直都存在,就算海外名校畢業,也不一定能找到合適的高薪工作,更別說今年DeepSeek爆火後,翻譯、敲程式碼、客服、寫文章等不少工作可以被AI人工智慧取代,幹掉了很多人的飯碗。
而走體制內的孩子,家長砸上百上千萬,去買學區房,各種補課外教遊學疊加,到最後孩子也可能考不上211、985等名校。就算考上了,如果孩子畢業後,幹著一份普通的工作,沒有取到預期的成就,也變成了很多人眼中的“爛尾”。

記得我第一次聽到“爛尾娃”這個詞,好笑之餘又覺得難受。
我們的孩子是鮮活的生命,不是一項工程。工程是用標準和數字衡量一切價值。但孩子是人,是獨立的個體,有情緒、感受、獨立意志和自我實現的需要。
大人不能因為孩子考試考了98分,沒有考到100分,就否認ta的一切價值。除了分數外,孩子有一顆上進的心,能為目標努力、思考、探索、奮鬥的過程,不值得父母的肯定和讚賞嗎?不能因為孩子沒拿到想要的結果,沒達到家長的預期,就不承認過程的價值。
孩子學畫畫,樂器,拼搭等,可能未必能發展成特長,但如果孩子喜歡,能調節學習壓力,緩解心情,即便這項興趣,不能給帶來家長認為的實際用途,但只要這項熱愛,能給予孩子一生中許多的力量和幫助,就是有意義的。
而爛尾的標準又是什麼?難道沒有考到好成績、上到好大學、找到好工作,孩子的人生就爛尾?
牛牛0-5歲的時候,我也特別緊張焦慮,總害怕他輸在起跑線上,各種早教課、興趣班、學區房,把能懟的資源都懟上。當年我那樣的狀態,和我本人的焦慮,社會的內卷,媽媽圈的雞娃氛圍有很大的關係。

現在我養孩子,要求簡單,他能健康快樂成長,性格積極善良,沒有心理問題,我已經很滿足了,至於學習成績,只求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等他長大後,能離開我獨自生活,自食其力。面子對我來說沒有那麼重要,他過得快樂更重要。
如果你也時常感到焦慮,有四點思考,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養育孩子不是建造一座規劃好的大樓,父母不要做建築大廈的工人,去做農民或園丁,把孩子當成一顆種子,根據種子的特點、習性,給予充足的養分(開放、穩定、充滿愛的空間),讓孩子蓬勃發展。
讓檸檬更酸、讓蘋果更甜,而不是讓檸檬變成蘋果,讓仙人掌長成參天大樹。
孩子學習能力不行,那就挖掘其它能力。不是隻有刷題和報班才能培養孩子的能力,參與生活的方方面面也能學到不少本領。

幫忙做飯洗碗、整理房間,培養孩子自理的能力;家庭開銷、要添置什麼東西、節日送禮,讓孩子參與規劃,培養孩子管理金錢和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學校活動、家庭出遊,可以鼓勵孩子參與,培養孩子統籌的能力;在這些過程中,鍛鍊主動思考、解決問題等各種能力,也能發掘孩子的技能。
開學的時候,有讀者說,她們那邊有小孩跳樓自殺,因為寒假作業沒做完,被家裡人罵了。長期在高壓環境下成長,親子關係糟糕的孩子,不用社會給ta挫折,ta自己就能放棄自己。

人生是一個長跑,比別人跑快兩三年,未必會導致結果偏差巨大。長跑拼的是體力和毅力,有健康的身體,強大的內心,才能走得更穩更遠。永遠記得!!!雞娃道路千萬條,親子關係第一條。
孩子的人生,只有他自己有資格定義什麼是成功,什麼是快樂。我作為媽媽,多卷卷自己,給他準備好該有的物質,就算他長大以後去炸油條,我盡力給他掙個鋪面,希望他能在我的託舉下,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每件事盡力就好,允許事與願違,不必焦慮,人生緩緩,自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