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母基金年度論壇暨第五屆鷺江創投論壇上,FOFWEEKLY釋出了《GP生存發展報告2024 》。
FOFWEEKLY每年都會針對GP行業的發展現狀進行研究,編制GP生存發展報告。過去六年,FOFWEEKLY從GP分化模型開始,結合LP機構化的趨勢,構建了GP的成長路線和軟實力評價體系。

經過時間和市場沉澱,FOFWEEKLY過去所提出的理論和模型逐步善和印證,在今年編寫報告之前,行業再次面對生存和發展的命題,FOFWEEKLY嘗試換一個視角去探討一級市場何去何從的問題,希望不僅能看到行業發展的問題,也能為行業提供信心,和大家一起去尋找方法。

FOFWEEKLY根據對於一級市場募資、投資、退出總體情總結編制出一套衡量市場活躍情況的指數。
在2023年,LP出資規模持續下降,全年認繳出資1.8萬億,已然跌落到接近於疫情剛爆發時的水平,同時,LP的出資意願和活躍度也進一步降低。
市場信心不足帶來的是投資端的近乎腰斬,對比2021年一級市場的小陽春,2023年的投資金額幾乎下降了一半,投資數量更是來到了10年前的水平。
同時,退出數量相比前一年也進一步衰退,下降了13%,僅有4000多筆。
這些資料是市場上大多數投資人焦慮的來源,市場的下行不僅是過去幾十年快速發展所積累下來的一些問題和矛盾,也有地緣政治波動和經濟週期帶來的宏觀影響。
非線性規劃的核心思路是:全域性問題不能區域性求解。在一級市場內部流動性缺乏,新投入資金不足,資產成長效率不高的環境下,機構不妨把視角抽離出來,從宏觀的視角,先把信心建立起來。
一級市場低迷,主要受到兩個核心因素影響:
1、資管新規後,國內資管行業長期處於完善和調整階段,不能很好的將資管、配置訴求的資金投入到股權投資領域,在一定時期內造成了市場化資金不足,而國資、政府在重視科技創新的背景下,持續增加投入,“被動紓困”,直接形成了市場化資金和政策型資金的錯配。
當然,本質上還是資金沒有經歷過完整週期,在結構上缺乏長期性,以及股權投資市場回報不足,難以給投資人提供持續信心的原因。
2、以美國為主導的全球化經濟秩序,正在進入“逆全球化”週期。美元的加息、降息以及貿易壁壘讓金融領域、產業領域都無法形成清晰的長期預期。這一點從美國的創投市場近幾年的表現上也能明顯看出,美元基金其實也不好過。

進入2024年,環境已經在出現變化。
世界主要地區的經濟在經歷3年的劇烈波動後開始差異化復甦,世界銀行預計從2024年開始,各經濟體的發展水平都將逐步恢復至2020年之前。同時,經濟增長中心持續東移,在一帶一路倡議的廣泛推進中,全球經濟開始出現以“多極化”為特徵的“再全球化”。這個過程當中,出現3個特徵:美元中性化、貨幣多元化、定價本幣化。
美元中性化,將意味著人民幣市場對資產判斷的波動將逐步脫離美元影響。
貨幣多元化,將意味著產品貿易越來越少的收到美元支付體系影響,貿易摩擦對一級市場的影響將逐步消除。
定價本幣化,將意味著本土資產進入一個新的定價體系,本土的基金產品也應該有穩定的、具有本土特徵的收益預期。
這意味著從貨幣層面,中國投資機構面對的市場環境,將出現修復的訊號。

同時,國內的經濟,在製造業,尤其是科技製造業的恢復和增長下表現出較高的抗風險能力和修復能力。今年前兩個季度,外資投資規模和外貿規模雙雙增長,疊加消費市場的恢復,國內經濟的修復已經顯而易見。雖然從宏觀經濟傳導到二級市場,再傳導到一級市場需要一定的時間,但這個訊號是確定性的。

從資管需求來看,隨著社會財富隨經濟持續增長,資產配置訴求也在多樣化,一部分風險耐受度高的資金在不斷尋求新的投資方式和渠道。他們都是潛在的市場化LP,能不能喚醒他們,喚醒一級市場,需要的是投資人們的回報。
回過頭來看,一級市場仍然處於調整期,市場內部仍然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

募資端:市場中的政府資金與市場化資金存在錯配現象需要具體面對的,市場化資金缺乏,當下國資政府為主的資金結構也實屬無奈,國資、政府資金本質上都不願意成為資金的大頭。期待市場化LP們能恢復更多的耐心和信心,前提是市場要有回報。
投資端:一級市場投資重心轉向“新質生產力”主題賽道,優質資產的聚集進一步造成資金的集中,GP的橫向競爭更加激烈;挖掘資產成為競爭當中的硬功夫。能找得到、投得進,還要價格合理。
管理端:國資、產業為主的資金結構,要求GP具備資管屬性、功能屬性,既能賺錢,又能服務。招商能力、落地能力、產業協同能力,缺一不可。
退出端:在未來很長時間內壓力仍將處於高位,由於退出渠道單一、收益率偏低等因素影響行業整體退出,影響LP的持續出資意願。這對於市場的存量資金和增量資金都是危險訊號。併購退出、S基金退出在美元基金裡佔到將近90%,人民幣基金併購退出只佔到10%,這將長期導致市場情緒完全被上市政策影響。要解決退出問題,當務之急是要把併購重視起來。

市場在調整主要體現為3個趨勢:
1、換擋
市場進入調整週期,FOFWEEKLY捕捉到市場擋位節奏的變化,這主要體現在出清節奏、市場要素和機構運營三個方面
出清節奏換擋,監管對於市場出清的調控手段在於一方面加速市場內生性結構調整,淘汰無效產能;監管出清往往晚於市場出清,協助市場更快速完成自我更新。
機構自身發展換擋,投資機構整體風格趨於謹慎,投資活躍度明顯下降,機構的運營重心短期內由募投轉向管理與退出,投資節奏、管理運營的節奏明顯降了下來,開始重新審視自身的規模、團隊、策略和管理。
市場要素換擋,市場要素換擋,產業驅動取代資本驅動。基金投資者的變化是導致投資邏輯變化的根本原因,目前市場以政府資金和產業資本為主導,大多數資金的屬性決定了市場投資訴求核心一定是圍繞產業進行的。


2、分化
中美創投市場走向分化。金融資本和產業資本走向分化。中國的PEVC面對的將是在新環境下的新生態。無序擴張過後,市場需要自我調整,中國私募股權市場需探索出適合自身的發展道路,承接新形勢下的產業、市場和資金變化。我國私募股權行業的發展方向也從純財務性訴求轉為產業訴求和財務訴求並舉,資金結構的變化讓投資策略、投資行業向產業端、生產端傾斜。

3、出清
未來一級市場的出清仍然會持續,最顯著的變化是管理規模5億以內的機構佔比已經從80%降到了70%。進入到2024年,投資機構感受到募資、投資、退出壓力三重陡增,管理人面臨橫向、縱向的競爭壓力,對綜合實力提出更高的要求;管理人接下來面對的“競爭性”的出清對機構的綜合實力提出了更“專業”的要求,監管上的調整也在加速這一內部最佳化過程。

最終,市場的發展還是要回歸常識、迴歸本質。
股權投資基金的本質是什麼?既是金融產品,又是金融工具。作為產品,需要能賺錢,才能有存在的價值。作為工具,它承擔著為初創企業融資的功能。做到這兩點的基金,才有價值在市場上存在下去,才能在所有品類的資管產品當中,吸引市場化資本投資,才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投資機構的核心屬性是什麼?是資產管理人,存在的意義是資產的管理、運營和增值。同時,要滿足出資人對於資本運營方向和運營邏輯的要求,在政府資本、產業資本為主的市場環境裡,GP還要強調自己的功能性。
世界正在進入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的經濟也處於“再轉折”階段,貨幣資產、金融資產、經濟引擎、資產配置偏好都在經歷不同程度地分化;監管政策的調整、行業的出清、投資風格的改變、以及投資者訴求切換下,市場表現出前所未見的複雜性,但同時也開始內生性修復,隨著出清的加深,內外經濟環境的變化,已經出現了曙光。
編寫團隊
周瑞智:FOFWEEKLY合夥人
餘昊俊之:研究經理,FRM
馬溢涵:分析師
郵 箱:mayihan@fofweekly.com
吳 蒙:分析師
郵 箱:wumeng@fofweekly.com
李默楠:分析師
郵 箱:limonan@fofweekly.com
掃碼獲取報告詳細內容。如有疑問,請諮詢微信:believedczb。
掃碼瞭解報告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