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 黃仔 | 撰稿: 葡萄 | 責編: 海芋
原創文章,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商務合作敬請聯絡:[email protected]
嗨,大家早上好呀,這裡是葡萄~
說起困擾女性的疾病,你會想到什麼呢?是不是能想到很多?月經、乳腺、甲狀腺、婦科炎症……
葡萄今天要跟大家科普的疾病,是子宮內膜異位症。
據世界衛生組織公佈的資料顯示,子宮內膜異位症影響著全球約10%(1.9億)的育齡婦女和女孩。
子宮內膜異位症:簡稱「內異症」,是指本來應該在宮腔內生長的子宮內膜跑到了宮腔以外的地方,最常見的部位是雙側或者單側的卵巢上,也可以是腹膜上、子宮韌帶或者腸管表面上。

▲圖片來源:參考文獻[4]
它是一種慢性疾病,會伴有嚴重的、影響生活的經期疼痛,性交痛、排便痛、慢性盆腔疼痛、腹脹、噁心、疲勞,有時還伴有抑鬱、焦慮和不孕等問題。
更令我驚訝的是,最近看到了一個研究說,患子宮內膜異位症的人會有更大的風險患卵巢癌……

子宮內膜異位症與卵巢癌風險升高有關
今年7月份,一篇名為《Endometriosis typology and ovarian cancer risk》的研究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誌》上。

▲圖片來源:參考文獻[2]
研究人員排除患有常見癌症、接受過雙側卵巢切術或患有卵巢癌的女性後,最終納入了450906名女性參與者(78476例子宮內膜異位症,372430例無子宮內膜異位症),來分析不同子宮內膜異位症型別與卵巢癌風險之間的關係。
研究人員將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型別分成了:淺表性子宮內膜異位症、卵巢子宮內膜異位症和/或深度浸潤性子宮內膜異位症以及其他型別。
同時根據卵巢癌組織學對卵巢癌的型別也進行了區分,分為I型卵巢癌(子宮內膜樣癌、透明細胞癌、粘液性癌和低級別漿液性癌)和II型卵巢癌(高級別漿液性癌)。
參與者首次診斷平均年齡為36歲,75%的參與者是經產婦,在進行了平均12年的隨訪後,研究人員發現了子宮內膜異位症與卵巢癌風險之間的關係:
與非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相比,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患卵巢癌(所有型別)的風險高了4.2倍!(其中患I型卵巢癌風險高7.48倍,患II型卵巢癌風險高2.7倍)。
更細分來看,與非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相比:
-
患有卵巢子宮內膜異位症和/或深度浸潤性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女性患卵巢癌風險高9.66倍;
-
患淺表性和其他型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女性患卵巢癌的風險分別高了2.82倍和2.62倍。

▲圖片來源:參考文獻[2]
這些驚人的數字給了我們一些警示,或許我們可以透過提前預防和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來避免卵巢癌的發生。

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病因
子宮內膜異位症是一種複雜的疾病,其明確的病因現在還不清楚,但有一些可能性因素:
-
經血逆流
經血逆流是指含有子宮內膜細胞的經血透過輸卵管迴流到盆腔,血液中的子宮內膜細胞可能黏附在盆腔壁和盆腔器官表面,在這些部位生長,導致異位組織的形成。

▲圖片來源:Giphy
但這只是一種假說,目前並沒有確切的研究可以充分證明。
-
免疫系統疾病
免疫系統出現問題可能會使人體無法識別並破壞子宮內膜異位症組織,從而促進了異位症的形成。
-
細胞轉化
細胞轉化是指細胞從一種形式轉變為另一種形式,子宮外的細胞變成子宮內膜樣細胞並開始生長就可能導致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發生。
-
手術瘢痕併發症
子宮內膜細胞可能會附著於例如剖腹產手術切口的瘢痕組織上,這些瘢痕組織為內膜異位提供了條件。
-
遺傳
子宮內膜異位症在家族中有時會出現聚集現象,這表明遺傳可能是其中的一個因素。
-
生殖系統結構異常
某些異常的生殖系統結構,如子宮、輸卵管或盆腔區域的結構異常,可能使經血逆流更容易發生,增加了發病的風險。
有礙經期血液流出體外的任何健康狀況都可能是子宮內膜異位症的風險因素,生殖道狀況、激素水平變化等都可能有相關風險。

子宮內膜異位症有啥表現?
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症狀包括:
-
盆腔疼痛:是子宮內膜異位症最常見的症狀,可能在月經前、月經期間或排卵期出現。疼痛可以是陣發性、劇烈的,可能伴隨著持續性的疼痛感。
-
性交疼痛: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通常會出現性交期間或性交後的疼痛。
-
排便或排尿問題:子宮內膜異位組織可能會對尿道或直腸造成壓迫,引起尿頻、排尿疼痛或排便困難等。
-
不孕:子宮內膜異位症是不孕的一個常見原因,大約有30%~50%的患者有不孕問題。有些患者的子宮內膜異位症是在不孕症治療的檢查中發現的。
-
其他症狀:可能會出現疲勞、腹瀉、便秘、腹脹或噁心症狀,而且這些症狀在月經前或月經期間更容易發生。
但是,這些症狀的表現程度也因人而異,有些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沒有任何症狀。
那子宮內膜異位症該如何治療呢?

如何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
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治療通常包括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需要專業的醫生進行評估,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
-
藥物治療
一般情況下,藥物治療通常是用非處方類止痛藥,如果沒有備孕計劃的話,醫生可能會搭配激素類藥物,比如:激素類避孕藥、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激動劑(GnRh-a)、孕激素、芳香化酶抑制劑。

▲圖片來源:Giphy
月經週期激素水平的波動會引起子宮內膜異位症組織增厚、破裂和出血。激素可減緩這種組織的生長,並防止新組織形成,也有助於緩解子宮內膜異位的疼痛。
-
手術治療
腹腔鏡手術是一種常見的治療方式,透過手術移除異位的組織,有助於緩解症狀和提高生育能力。
還有一種手術:切除子宮和卵巢。這個手術一度被認為是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最有效方法。但這也是採用其他治療方法無效後的最後手段,因為切除卵巢和子宮,會讓我們的身體面臨著其他的健康風險。
-
其他治療方法
包括雷射治療、物理治療等,有些患者也嘗試改變飲食習慣或進行營養補充來緩解症狀。
治療結束後,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也需要關注一些康復事項,以便預防復發,以及提高生活質量:
-
定期複診:醫生需要根據患者的情況調整治療方案或提供必要的醫療支援和建議。
-
遵醫囑用藥:服藥過程中有任何不適或疑問,要記得及時與醫生溝通。
-
生活方式調整: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對康復和預防復發至關重要。包括合理飲食、適量運動、減少壓力和保持良好的睡眠習慣。
-
注意月經週期:可以使用App(如蘋果手機或者手錶自帶的健康裡就有「經期跟蹤」)或者備忘錄記錄自己的月經週期、疼痛程度和其他症狀,有助於監測症狀變化並及時尋求醫療幫助。
-
備孕和生育:如果患者有生育意願,建議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生育規劃。因為子宮內膜異位症或許會影響生育能力,可能需要輔助生殖技術來幫助懷孕。
-
尋求心理支援:子宮內膜異位症可能對患者的心理健康造成影響,有必要的話,可以尋求信任的親友們的幫助,或者去正規醫療機構尋找心理諮詢師/心理醫生,來幫助你應對壓力和焦慮。
子宮內膜異位症其實是很容易漏診的一項疾病,因為它的表現症狀多種多樣,而且與其他婦科疾病的症狀相似,所以大家如果出現了相關症狀,一定要及時就醫。可以進行盆腔超聲檢查或MRI等影像學檢查來確定是否存在異位組織,早發現早干預!


好啦,今天的文章就到這裡啦!祝大家都能擁有健康的身體!
早安,我愛這個世界。
參考文獻
[1] WHO.Endometriosis[EB/OL].(2023-03-24)[2024-10-28].https://www.who.int/news-room/fact-sheets/detail/endometriosis
[2] Barnard M E, Farland L V, Yan B, et al. Endometriosis typology and ovarian cancer risk[J]. Jama, 2024, 332(6): 482-489.
[3] 醫學新視點.JAMA:這一女性常見病影響全球近1.8億人!只要患病,卵巢癌風險升高4.2倍![EB/OL].(2024-07-20)[2024-10-28].https://mp.weixin.qq.com/s/T2dwoxR3nrJLMn_KqzorWg
[4] 梅奧診所.子宮內膜異位症[EB/OL].(2024-01-17)[2024-10-28].https://www.mayoclinic.org/zh-hans/diseases-conditions/endometriosis/symptoms-causes/syc-203546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