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同學
廈門大學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GPA:86.8 語言IEITS:7.0
主要經歷
校內研究
廈門大學蘇勁松老師的深度學習小組
廈門大學王連生教授的醫學影像分析研究所
校內經歷
《廈門大學競賽視覺化大屏》獲得視覺化賽道獎項
商城前端專案(Vue3)
MVC框架電影推薦系統(Vue3、MySQL、MyBatis)
個人部落格記錄等
科研經歷
主要領域:CS與醫學的交叉,醫學影像處理領域
已發表論文:Multi-factor Optimization Research Using Monte Carlo Simulation and Genetic Algorithm
競賽專案
國家級、省校級大創若干
華為ICT系列賽事總決賽入圍
“網際網路+”系列賽事總決賽入圍
省級銀獎,計算機設計大賽省一,數學建模省一等
實習經歷
廈門網際網路某廠的Cpp開發經歷
近期我拿到了Mitacs Globalink Research Internship(GRI)專案的offer,專案由國家留學基金委員會(簡稱CSC)與加拿大資訊科技與綜合系統數學組織(Mitacs)合作。
在此我很願意和大家分享我的經歷,供學弟學妹、家長朋友們參考。
01
留學是再三衡量的決定
我的規劃時間不早也不晚,是在我大二下學期的時候,當時從學長學姐那得知,我校我專業保研情況不理想,保研率低,去向也不能保證。我瞭解到這些資訊,綜合個人背景和興趣,認為留學會是一個較好的去向。
我的成績(GPA)在專業中並不出眾,排30%-32%,但我的其餘競賽和專案讓我綜合評分較好,大致排在專業5%-8%。如果選擇保研,我很大機率會去到一個同檔次的學校,出現上述的問題。
直接就業也是思考過的,學習就業相關的技術棧時,我發現我有興趣和能力,我時常在Github中記錄學習部落格,關注行業優秀資訊源;本科的學術經歷讓我發現我對學術也有興趣和熱情,綜合考慮國內就業情況、自身職業發展目標,我選擇了一個較小眾的路線:以留學碩博為主,空餘時間積累Cpp的基礎儲存、高效能,以及Java/Go的業務處理的兩手路線。這是為了避免職業中一味做橫向業務,導致能力衰退的情況。

在選擇留學平臺時,我“貨比三家”,比較了多家平臺,如啟x、新xx、指南者留學。在指南者的官網上,我輸入我的意向和需求,就有老師聯絡我瞭解情況。最終參考了服務質量、學生評價和價效比方面後,我選擇了指南者留學。
02
Mitacs是什麼
首先要跟大家提一個建議,如果是讀工科專業,在大三甚至大二開始,假期時間會是一個很重要的時間,無論是為了某些考試也好,競賽也罷,為了就業,最終需要落實到實習經歷上。
CSC和Mitacs合作的此專案含金量高、時間恰當、費用友好,此外,暑研經歷對於未來學位申請也是很好的加分項。指南者的規劃老師向我推薦了此專案,我覺得值得嘗試,很感謝老師當時對我的推薦,讓我知道了這個資訊。
這是一個公派的全獎科研實習,是全球範圍的一個專案,適合本科大三的學生利用暑假時間參加,公派的意思是學生需按照官方流程申請,最終是以中方單位派出的,而非個人身份;全獎是指CSC和Mitacs將提供每月1800新幣(約9000人民幣)的獎學金,基本等於帶薪做科研。
透過此科研實習,學生可以積累國外生活經歷,體驗外語環境和異國文化,也豐富科研經歷,與導師一起撰寫文章並發表。
每年5月至10月,排名靠前的申請者將會在加拿大學術機構教職員工的監督下進行為期12周的研究實習,涵蓋科學、工程、數學、人文和社會科學等各個學科。2025年國家留學基金委將聯合Mitacs共同選派不超過200名優秀在讀本科生赴加拿大高校開展科研實習。

專案申請流程較為複雜、錄取難度較大(全球約2200/33000,全國約200/3000),硬性要求是均分85+/100,雅思6.5分/託福95分(派出前達到)。2025的MItacs專案,我校共申請12人,只有我拿到了offer,競爭壓力客觀來說挺大的。
03
我是怎麼拿到Mitacs的offer的
Mitacs選人階段,主要分兩輪:初篩和匹配。匹配有兩輪,但主要是第一輪出結果。
2024年8月,Mitacs官網開放。進入初篩階段,截至太平洋時間2024年9月18日(週三)前,申請者需在Mitacs官網填寫個人資訊,主要包括學校資訊、本科成績、科研經歷時長,科研偏好等,同時提交個人的英文版簡歷、大學成績單(英/法)、至少一封學術推薦信提綱、CSC和學校要求等材料。
同時,申請者需要查詢課題列表(數量很多、領域全面),選擇3-10個專案排序,第一志願非常重要,至此完成網上申請。初篩階段主要是篩選資訊填寫不完全、成績要求未達到的申請者。
簡歷涵蓋的內容很重要,不僅僅是教育背景,還包含有我自己的論文產出資訊,專案具體步驟等。專案步驟要有重點,不是簡單的流水賬,需要有技術棧資訊、量化的資料特徵、使用到的創新方法等。而專案組別的投遞也是有講究的,不能全部投熱門學校或熱門專業,應該保留一定的保底專案,同時要關注導師的資訊(產出情況和導師評價)。

(初篩階段結束)
這一過程中規劃老師幫助我完善了英文簡歷、招生政策解讀、確認時間、提供投遞組別的建議。並不是報的專案的導師都能收到學生提交的材料,Mitacs會根據一些原則,把材料發給其中的幾位老師,通常2-4位。


申請流程指導
2024年11月8日,收到狀態更新郵件,共有Candidate Under Consideration、Waitlist和Not Moving Forward三種。
CUC:獲得了匹配資格,也就是申請者的簡歷等材料至少被髮送到一個教授那裡。
Waitlist:很少的機會在第二輪匹配,基本涼了。
NMF:提交的材料有問題/不完全。

進入CUC匹配的申請者,在2024年11月8日至2024年12月9日,可能收到導師的面試郵件,也可能沒收到,最終無面試錄取(但可能性很小)。但也不是收到面試的次數多就穩了,也有很多收到2-3位導師面試的同學最終無offer,這都看導師的習慣。我只收到了一位教授的面試。每個教授的面試要求都是不一樣的,需要和教授約定面試時間,提前做準備。
我rank1專案的導師2024年11月9號透過郵件給我一個面試時間預約的連結,面試時間為20分鐘,我預訂在2024年11月12日晚上10點。面試過程大致分為個人介紹、程式碼現場編寫、選擇專案的原因、是否有想問的問題四個方面,需要與導師全英交流。
導師提前看過了我的個人簡歷,已經對我有初步印象,會議剛開始說到我的簡歷讓她很有壓力(可能是簡歷中涉及到一些工程專案的步驟,而導師並不是科班出身,對此有些陌生)。
個人介紹是可以提前準備的,我提前準備了一個稿子供參考,其中包含了我做的一些工作內容,模型的設計流程。規劃老師和我一起修改、潤色稿子,給出了改進的建議。
會議中我特意提到了導師的論文中使用的方法,導師的反饋較積極。接著導師讓我在她提供的線上平臺使用Python寫兩個簡單的程式,題目都是非常基礎的,有一題是寫一個冪函式的封裝(不允許使用庫函式),但因為平臺是外網,延遲較大,我和導師反映後使用會議聊天框編寫,兩題分別用時5秒、10秒完成,並提供了快速冪的最佳化方式,一分鐘左右用Cpp最佳化完成。
導師讀了程式,對我的程式設計能力持肯定態度。接著問到選擇專案的原因,我提到我對專案的研究領域更熟悉也更感興趣,有信心做好,導師談及了她實驗室的日常安排較輕鬆,大家先自己想點子再跟她交流,我回答這樣很好,適合開放思維。
最後問到是否有想問的問題,我說到比較家常的內容,如吃住、生活習慣、工作強度,導師都耐心回答,整體是一個聊天的過程,甚至超過了會議的預定時長。
面試後,我從導師的臉色、語氣,自身表現看,是很有把握的,也很興奮。後面的兩週內,有很多同學不斷地收到導師的面試通知,我卻始終只有一位導師,開始有些焦慮和擔憂。11月17日,我發郵件問導師專案資訊,她告訴我她給我的排名是rank1,也就是說我們互相rank1,這樣專案成功率就很高了。
2024年12月10日,大陸地區的申請者出結果,拿到offer的學生需在一週內接受offer,我接受offer,隨後收到了Mitacs官方的Pending郵件。

(收到offer)
拿到offer後,我根據學校釋出的此專案通知,準備校內稽核的材料,主要是《單位留學意見表》。正式進入CSC稽核階段。
04
CSC稽核階段,理論上不會淘汰了
獲得Mitacs錄取通知的學生在北京時間2024年12月31日晚24:00前登入國家公派留學資訊管理平臺進行網上報名,根據官網材料要求準備申請材料並在線提交。
這裡需要提交的有成績單(中英兩語)、身份證影印件、語言成績證明(沒有雅思託福成績的學生,可以讓面試導師開一個語言能力證明)、之前提交的推薦信等。
2024年12月20號,收到match conf,說明正式匹配成功,可以與導師郵件溝通訊息了(之前不能私自詢問排名、錄取等資訊)。2024年12月28日,校內教導處發放公示,我得知今年僅我一人透過。

(與導師溝通訊息)
2025年1月26日,收到CSC大紅喜報。

(大紅報)
05
Mitacs的錄取偏好有哪些?
專案的整個流程中,其實最重要的篩選在於匹配階段。我透過社交平臺認識了不少同學,也總結出錄取偏好,基本如下:
-
國內985、211高校以及南科大、上科大等特殊院校有顯著優勢。
-
理工科基本佔據了錄取名額的3/5,工科錄取人數最多。
-
有面試的學生比沒有面試的學生從比例上優勢明顯。
對於學校內科研資源豐富的學生,在校內要有早進組、早接觸科研的意識,但如果課內兼顧不了,更建議穩住成績。不僅僅是理工科,對於人文社科、商科的同學,適當接觸學術圈也是很大的優勢。
對於校內科研機會匱乏的學生,選擇合適的背提專案是可行的選擇,需要參考自身專業情況、專案申請偏好等,選擇適合自己、切實可做的、能夠落地開源的專案。不宜做自身完全不瞭解的,不能復現的專案,因為做專案的本質是技術的積累,不是頭銜。
如果意願申報Mitacs Globalink Research Internship(GRI)專案,學弟學妹要積極關注資訊,與前輩溝通。此專案和大部分國內保研的夏令營時間存在衝突,可能有無法避免的衝突,需要做好取捨。此外,申請階段要做好申報失敗的準備,良好心態,做多重準備和安排,能準備的部分準備下,其它的不必擔憂。
需考慮背提專案的價格,考慮價效比,很多類似的專案是開源可查的,可以自己設計著做。
END
END
▼
掃碼獲取專屬顧問諮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