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天清晨,Terry Shacklock都會習慣性走進廚房,看著窗邊那盆她最愛的綠植,再摸摸冰箱上貼著兩人的舊照片。

那是他和妻子Ineke共同生活54年的家,熟悉、溫暖,卻也無比寂寞。
2022年8月2日早上6點15分,Ineke在距離家僅500米的路口,被一輛右轉卡車撞倒。
事故發生時,Terry正好駕車回家。當他開到Williams Rd與Springfield Rd交叉口,被一塊繞道標誌引導轉向。

“我當時還有些不耐煩,心想前面肯定出事了,但沒多想。”
他回到家不到半小時,警方上門敲門。
“我永遠不會忘記他們站在門口的樣子,他們告訴我:‘你的妻子Ineke被撞了,正在醫院搶救。’那一瞬間,我意識到,剛才那個封路的地方,就是她倒下的地方。”
Ineke全名為Catharina Shacklock,是社群裡熱心助人的退休護士。
她熱愛散步,即使患有罕見的Best病(一種導致視力退化的遺傳眼病),也堅持每日獨自行走。

那天是她從10天新冠隔離中首次外出,興奮地前往冥想小組,還邀請Terry一同前去。
“我以為就是一群人坐著閒聊就沒去。後來才知道,是靜坐,是內在安寧。如果我當時去了,我們就會一起回來。”
她沒能回來。她被撞飛後昏迷六週,最終於2022年9月中旬去世,終年76歲。
而肇事司機,是一位前警官——Garry Barker,曾是維州警局的高階警長(Senior Sergeant),當時退休後轉行成為卡車司機。

法院審理時揭露,過去10年間,僅這個路口就發生過9起嚴重交通事故,導致2人死亡,4人重傷,全部因為右轉車輛未禮讓行人。

法官明確指出:“Ineke的事故,就是在這樣的情境下發生的。”
然而,這起致命事故後,Barker僅被判社群矯正令(Community Corrections Order),未入獄服刑,引發社群部分人士質疑:“若不是前警察,判決會一樣嗎?”
直到事故之後,警方才向地方政府建議修改交通燈設定。
如今,在行人綠燈亮起時,右轉車輛被強制紅燈等待,才終於消除了多年存在的盲區。
但Terry說:“這一改動來得太晚了。這只是一個‘技術問題’,為什麼總要等人死了才動手?”
Ineke的離世,不只讓Terry失去了靈魂伴侶,也讓整個社群陷入哀悼。
她生前熱心鄰里,在疫情期間為Lifeline發起“每日一萬步”公益步行籌款計劃,還常常給年輕鄰居送食物、送花。她的葬禮來了近300人,連幾個月後才得知訊息的鄰居也帶著花來到Terry門前,哽咽地說:“她經常來看我們,給我們鼓勵,她是社群裡真正的溫柔天使。”
即便離開三年,Terry說:“她依然在家中每一個角落。”
“我在家走一圈,就能看見她的痕跡——那幅畫是她掛的,那個花瓶是她選的,那張餐桌是她堅持要的設計……她還在,她一直都在。”
如今,Terry希望這段痛苦的經歷能促成更廣泛的改變。
“我們已經知道這個路口有問題,如果能早一點重視、早一點改動,Ineke就不會死。那還有多少‘問題路口’,還在等著下一場悲劇?為什麼不是現在就去做?”
這不是一個老人的執念,而是一位丈夫至深的懷念。
你怎麼看這起原本可以避免的悲劇?你所居住的街區,有哪些危險卻長期被忽視的路口?歡迎留言說說你的看法。讓我們一起關注那些“遲來的改變”。
來源:Herald Sun
閒話澳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