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十佳,有了!

今年的年度國產十佳,該怎麼選呦,我在考慮要不要把中外合併成一期,否則連候選都挑不出來…..
無論咋選,最近正公映的《里斯本丸沉沒》一定會上榜,這可能是中國影史最好的紀錄片,沒有之一,放到國際層面都是極優秀的。‍‍‍‍‍‍‍‍‍‍‍‍‍‍‍‍‍‍‍‍‍‍‍‍‍‍‍‍‍‍‍‍‍‍‍‍‍‍‍‍‍‍‍‍‍‍‍‍‍‍‍‍‍‍‍‍‍‍‍‍‍‍‍‍‍‍‍‍‍‍‍‍‍‍‍‍‍‍‍‍‍‍‍‍‍‍‍
上映10天,豆瓣評分一路飆漲到9.3,拿下今年國產口碑最高毫無懸念。‍‍‍‍‍‍‍‍‍‍‍‍‍‍‍‍‍‍‍‍‍‍‍‍‍
這個奇怪名字應該翻譯成:一艘叫里斯本號的日本運輸船沉沒,“丸”在日語中特指運輸商船,二戰時海上飄著各種“丸”。‍‍‍‍‍‍‍‍‍‍‍‍‍‍‍‍‍‍‍‍‍‍‍‍‍‍‍‍‍‍‍‍‍‍‍‍‍‍‍‍‍‍‍‍‍‍‍‍‍‍‍‍‍‍‍‍‍‍‍‍‍‍‍‍‍‍‍‍
這部紀錄片能誕生,跟韓寒有點兒關係。‍‍‍‍
2014年韓寒拉著劇組在東極島拍《後會無期》,製片人方勵去探班,聽當地漁民講起70多年前的往事,一艘日本運戰俘的船沉沒,漁民們不顧安危出海,救起好幾百名英國大兵,那艘船的殘骸始終沒找到。
方勵這個名字你可能有些陌生,他就是當年為了給吳天明遺作《百鳥朝鳳》求院線排片,而直播下跪的狠角色。‍‍‍‍‍‍‍‍‍‍‍‍‍
進入影圈之前,方勵是個正經八百的地球海洋學家,2002年曾成功打撈出大連5.7空難黑匣子,聽說有沉船方老師的專業DNA動了,決定自費把里斯本丸號找到,電影人的直覺告訴他,下面一定有故事。‍‍‍‍‍‍‍‍‍‍‍‍‍‍‍‍‍‍‍‍‍‍‍‍‍‍‍‍‍‍‍‍‍‍‍‍‍‍‍‍‍‍‍‍‍‍‍‍
專業學者就是不一樣,2年後方勵真做到了,用聲納鎖定沉船位置,並勾勒出精確輪廓,那是一艘7000噸的鐵船,絕對沒錯!‍‍‍‍‍‍‍‍‍‍‍‍‍‍‍‍‍‍‍
按公開資料記載:1941年聖誕夜日軍攻佔香港,很快駐守英軍投降,1942年9月25日,日軍將1816名戰俘(主要英國籍)驅趕上里斯本丸,想拉回日本當苦力。
10月1日抵達浙江舟山附近海面,因船上沒掛戰俘標識,被一艘美國潛艇誤認成軍艦,遂發射魚雷擊中,掙扎一天後10月2日中午完全沉沒,附近船上日軍非但不施救,還如打靶一般槍擊海上戰俘。
周圍島上的漁民不顧安危救下300多人,其他不是死了就是二次被俘。
這段往事現在已沒幾個人知道,方勵不光要找到船,還要儘可能搜尋倖存者、救人者歷史紀錄,還原那次沉船的真相。
我之前有些不太喜歡方勵,覺得多少有些譁眾取寵,但這次我徹底服了,他是個“無可救藥”的理想主義者,帶著使命感上路一干七年,為了拍片抵押房產,快七十歲的人,最慘時賬戶裡只有幾百塊。‍‍‍‍‍‍‍‍‍‍‍‍‍‍‍‍‍‍‍‍‍‍‍‍‍‍‍‍‍‍‍‍‍‍‍‍‍‍‍‍‍‍‍‍‍‍‍‍‍‍‍‍‍‍‍
我不知道具體制片成本是多少,目測不會少於2000萬,做紀錄片在中國市場跟賠錢基本可以劃等號,真特麼敢下注啊!我自問再有熱情也不敢如此梭哈,NB。‍‍‍‍‍‍
來看看方老爺子都幹了什麼騷操作。
找到沉船殘骸後,先是跑去英國查閱資料,檔案倒挺全,但70多年過去,這些人還活著的機率極低,最年輕的也得90多歲了。‍‍‍‍‍‍‍‍‍‍
里斯本丸”這個字眼對公眾極為陌生,隨機採訪路人沒人知道,方勵問英國顧問,咱能不能在報紙上打廣告尋人,整版的那種。
老外說:可以,但很貴。‍‍‍‍‍‍
方勵認了,打!查資料說是花了200多萬人民幣,幸虧紙媒在英國還剩一口氣,尤其是老一輩仍然看報紙。‍‍‍‍‍‍‍‍‍‍‍‍‍‍‍‍‍‍‍‍‍‍‍‍‍‍‍‍‍‍‍‍‍‍‍‍‍‍‍‍‍‍‍‍‍‍‍‍‍‍‍‍‍‍
花了錢果然有效果,除了遇難者後人親屬,真的找到兩位仍在世的倖存親歷者,一個住英國一個住加拿大,全是接近百歲的老壽星。‍‍‍‍‍‍‍‍‍‍‍‍‍‍‍‍
當方勵拿出里斯本丸號的聲納輪廓圖,兩個老爺子大受震撼,他們當年就在那擁擠的地獄船艙裡,生沒有原因,死也沒有原因,一隻看不見的命運之手讓他們活到了今天。‍‍‍‍‍‍‍‍‍‍‍‍‍‍‍‍‍‍‍‍‍‍‍‍‍‍‍‍‍‍‍‍‍‍‍‍‍‍‍‍‍‍‍‍‍‍‍‍‍‍‍‍‍‍
里斯本丸的沉沒在整個二戰歷史上,只是件“微不足道的小事”,800多條人命,在陸地戰場也就一場遭遇戰傷亡,可當數字變成一條條活生生的人命、一個個因此徹底破碎的家庭,那情感濃度如同汪洋大海。‍‍‍‍‍‍‍‍‍‍‍‍‍‍‍‍‍‍‍‍‍‍‍‍‍‍‍‍‍‍‍‍‍‍‍‍‍‍‍‍‍‍‍‍‍‍‍‍‍‍‍‍‍‍‍‍‍‍‍‍‍‍‍‍‍‍‍‍‍‍‍‍‍‍‍‍‍‍‍‍‍‍‍‍‍‍‍‍‍‍‍‍‍‍‍‍‍‍‍‍‍‍‍‍‍‍‍‍‍‍‍‍‍‍‍‍‍‍‍‍‍‍‍‍‍‍‍‍‍‍‍‍‍‍‍‍‍‍‍‍‍‍‍‍‍‍
絕大多數士兵都25歲上下年紀,一位妻子幾十年來數千次翻開丈夫的信,已經翻爛了;年幼的女兒只剩一張父親的照片。
有位軍官,在香港與僅幾個月大的女兒分開,從此陰陽兩隔,他們的全家福是一張新聞圖片;有人冒著生命危險保留一張親人照片,只為能留下一點故鄉的東西…..太多感人瞬間讓人數次淚目。‍‍‍‍‍‍‍‍‍‍‍‍‍‍‍‍‍‍‍‍‍‍‍‍‍‍‍‍‍‍‍‍‍‍‍‍‍‍‍‍‍‍‍‍‍‍‍‍‍‍‍‍‍‍‍‍‍‍‍‍‍‍‍‍‍‍‍‍
除了遇難者追憶,方勵還去了日本,找尋里斯本丸的船長經田茂。‍‍‍‍‍‍‍‍‍‍‍‍‍‍‍‍‍‍‍‍‍‍‍‍‍‍‍‍‍‍‍‍‍‍‍‍‍‍‍‍
但經田茂早已去世,里斯本丸是搜商業貨船,經田茂並不是軍人,據他當年的審訊口供,更多是執行軍方的命令封死了船艙,所以並未判死刑,坐了幾年牢回家。‍‍‍‍‍‍‍‍‍‍‍‍‍‍‍‍‍‍‍‍‍‍‍‍‍‍‍‍‍‍‍‍‍‍‍‍‍‍‍‍‍‍‍‍‍‍‍‍‍‍‍‍‍‍‍‍‍‍
下令開槍封倉的軍官沒找到,方勵找到船長經田茂的兒女,他們完全沒聽說過里斯本丸,父親的餘生一個字都沒提起過,他內心肯定也知道這是個巨大的恥辱汙點。
‍‍‍‍‍‍‍‍‍‍‍‍‍‍‍‍‍‍‍‍‍‍‍
最後一趴回到東極島。‍‍‍‍‍‍
當年親歷過營救的,只剩一位94歲的林阿根還健在,說起1942年的事仍記憶猶新,整個村兒有船的基本都去了。‍‍‍‍‍‍‍‍‍‍‍‍‍‍‍‍‍
中國勇敢善良的漁民,是戰俘們的生命之光。他們也許連字都不認識,但卻都知道一個樸素道理:人命關天不能見死不救,一個少年13歲時父親出海遇難,15歲碰到戰俘呼救,毫不猶豫划著舢板衝上去,要知道很可能會挨日本人槍子兒的。
什麼叫人道主義,這就是活生生的例證。
有個細節,當中國船隊出現後,日本軍人停止了射殺,他們也怕殺戰俘的事情敗露,媽的日本侵略者真特麼下作可恨。
漁民部分相對簡短,資料實在太少了,幸虧零幾年時鳳凰臺拍過一個節目,留下了珍貴的一手素材。‍‍‍‍‍‍‍‍‍‍
除了歷史照片與影像,片中用了不少特效還原歷史現場,精細度肯定不了商業大片,但風格化得很棒,相當有代入感。
《里斯本丸沉沒》是按型別片思維打造的紀錄片,節奏精準高潮迭起,是今年我觀影感受最好的院線片,相信我一點兒不枯燥。
另外還有個很特別的地方,本片能誕生不是為完成什麼宣傳任務,而僅僅來自方勵本人的好奇心,就想知道船上發生了什麼。‍‍‍‍‍
這足以成為拍攝一部紀錄片的全部理由,希望中國影壇這樣的好奇心再多點兒。‍‍‍‍‍‍‍‍‍‍‍‍‍‍‍‍‍‍‍‍‍‍‍‍‍‍‍‍
剛看了眼票房榜,靠著眾多自來水推薦,日上座率位列前三,貓眼的預估從500萬漲到了2000多萬,不過就算最終達到3000萬,應該也很難盈利。
希望方勵能少賠點兒吧。
你別說今年中秋檔片子沒賣相,但品質都蠻好的咧。
收工,明天繼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