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想學校 = 升學結果(30%)+ 課程適配性(25%)+ 教育理念匹配(20%)+ 師資與資源(15%)+ 風險可控性(10%)
作者:Vicky。如果喜歡藍橡樹的文章,請記得要把我們“設為星標”哦!
………………………………….
點選預約,不錯過精彩分享
據統計,包括公辦學校國際部,民辦雙語和外籍人員子女學校在內,目前上海國際化學校的總數超過150所,
課程體系紛繁複雜,特點優勢各有千秋,招生要求千差萬別,學校口碑更是眾說紛紜。
選擇越多,難度越大。
過去,家長們在擇校時會諮詢過來人或專家的意見,隨著DeepSeek上線,讓AI進行篩選,幫助決策,不失為一個好主意。
這一次,小編讓Deepseek銳評一下上海的國際學校,帶大家從一個輕鬆有趣的角度先來看上海國際學校的整體畫像。雖然乍看讓人啼笑皆非,仔細一品又好像有點道理。
*以下描述略有誇張,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糾正。
國際教育界
有自己的「衡水中學」
-
包玉剛實驗學校 “中西合璧的混血兒”

-
上海民辦平和學校 “IB卷王訓練營”

-
上海世界外國語中學 “雞娃界的魔法學校”

-
上海星河灣雙語學校 “美高平替天花板”

-
上海美國學校(SAS) 教育界的馬拉松選手

-
上海德威外籍人員子女學校 英國管家在上海

-
上海惠靈頓國際學校 “凡爾賽宮分宮”

-
協和國際學校(Concordia) “學霸集中營”

-
上海耀中外際學校 “文化變色龍”

誰是DeepSeek眼中的滬上首席?
接著小編又讓DeepSeek從教學質量,升學結果和口碑等角度整理上海國際學校排名。
DeepSeek給了一個綜合排名和一個留學方向的排名。
*以下內容由AI生成,不代表本平臺觀點。


可見,在DeepSeek的資料庫裡,以包玉剛、平和、世外等為代表的老牌名校綜合實力穩定,持續領跑。
傳統公立名校的國際部和民辦雙語共同構築了上海國際教育的第一梯隊,形成類似公立“四校八大”的局面。
同時,近十年來,以領科和WLSA為代表的新銳學校因在申請結果中表現不俗,快速崛起。
選擇國際學校重點看什麼?
從評價和排名可以看出,無論是教學、生源還是學校配套設施,這些學校其實都很“卷”。
從每年上海去往世界名校的錄取榜單上也能看出來,這些學校就佔據了“半壁江山”。


deepseek整理
可能會有家長直接會說,既然DeepSeek已經給出了排名,孩子去名校錄取率最高的學校就好了。
雖然升學結果的確可以反映一所學校的學術能力,但還是希望大家能理性看待升學榜單,不要忽略個體適配性。
如何選擇學校,DeepSeek給出了一個決策公式:
理想學校 = 升學結果(30%)+ 課程適配性(25%)+ 教育理念匹配(20%)+ 師資與資源(15%)+ 風險可控性(10%)
1、多看幾年升學結果
在關注升學結果的時候,不要僅僅關注當年進入藤校或者牛劍的學生,偶然一年可能有隨機性,要去看近幾年的畢業生的去向。
尤其是學校是否穩定向某一所或者某幾所大學輸送學生,如果有,那就可以初步判斷這所學校是這些大學的穩定生源基地,與大學的關係良好,在大學也有較好的信譽度和口碑。
如果學生有著很明確的目標大學,那就更要關注學校近年有沒有前往該大學的學生,有靠譜的學長學姐做背書,衝刺目標大學也更有希望。
2、國際課程的適配性
AP和IB體系更適合目標北美大學的學生。IB需要六個學科和核心課程,強調全面發展,學習難度和壓力都很大,如果學生各科發展平均,英語能力強並有一定抗壓能力和學習能力,可以考慮。
AP是大學先修課程,一聽就知道學習難度不低,並且一年只有一次考試機會,成績單上會列出歷年的考試分數,想著每年都刷分的需要慎重考慮了。
目標主要是英聯邦國家的學生可以選擇A-Level體系學校,因為A-level課程靈活性強,考試機會也多,更適合那些有明顯偏科,學術專精型的學生。
3、教育理念
很多家庭對國際教育存在一定誤解,認為留學就是考一下語言和標準化考試,再填填申請表,寫一篇表忠心的申請文書就能去海外名校。比起體制內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留學只要把英語學好就行了。
事實上,現在國際教育主流有兩個教育理念:
學術導向和全人教育
。不管是哪一個都和輕鬆無關。
體制內的學生在卷奧數的時候,以學術導向的國際學校學生就在卷AMC和物理碗,奧數可以不是進入211和985的必需,國際競賽的獎盃可是進入海外名校的標配入場券。
全人教育聽上去像是素質教育,但是卻是需要學生實打實的將時間分配在課外活動上。學校的社團每週都要去報道,校外的公益活動要定時打卡,寒暑假還要組織活動展現領導力,雖然每天4點不到就放學,平時的假期也多,但是卻更忙。
簡單來說,適應體制內風格,擅長學術的學生更加適合學術導向的學校,學有餘力,更傾向個性化支援的學生可以選擇全人教育的學校。
4、師資與資源
前幾天,我們的文章網曝上海某雙語學校老師集體離職, 家長:天塌了裡就提到現在體制外學校一個很大的問題,那就是老師的穩定性。前幾年,一所老牌國際學校就發生了校長突然跑路的情況。

所以,
外籍老師的比例,教育背景以及教齡
都要在考量範圍內。既要確保外籍老師是正兒八經的老師,又要防止上述那種老師突然跑路的離譜事情。
在預約探校的時候,可以關注
校內的配套設施
,比如實驗室的配置,藝術類設施和體育資源。另外可以多關注學校有沒有競賽方面資源,和大學合作的學術專案以及海外交流機會。
5、風險可控性
一般家庭在考察學校的時候多會選擇成立多年有口皆碑的學校,很少會出錯,如果是新學校,是集團化學校的新校區的話問題也不大。
面對不瞭解的學校,千萬不要被費用上的優惠或者天花亂墜的介紹所迷惑。要
確認學校的辦校資質,是否透過教委備案,能不能給學生髮被認證的畢業證
等。
建議擇校家庭在初步確定留學意向和預算後,透過多渠道去了解學校,最後約上開放日的時間實地考察。
結語
擇校,關乎孩子的未來。
排名只是參考,而非答案。無論是升學榜單上的資料,還是DeepSeek這種AI工具的分析模型,本質上都是基於過往統計的“機率推演”,但教育從來不是機率遊戲,而是一個個案例構成。
真正的“名校”在孩子與學校的雙向奔赴中。與其追問“哪所學校最好”,不如思考“哪所學校能讓我的孩子眼裡有光”。教育的真諦,從來不是追逐他人的標準,而是找到屬於自己的人生賽道。


更多探校文章,看這裡:
-
上海德威(浦東):個性化的「六邊形戰士」如何養成?一個斯坦福男孩的成長故事
熱文推薦



-
出國留學導師微訊號:guanjia333 -
學齡前群管家微訊號:guanjia0022 -
小學群管家微訊號:guanjia0023 -
初中群管家微訊號:guanjia0031 -
高中群管家微訊號:guanjia00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