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刷到一個南京大學博士生導師的影片,她聊的主題是“窮人家的孩子,是怎麼向上流動的?”。
她說那些家庭的孩子,其實真的不知道應該怎麼做,很多孩子是步步走錯。


還給這些孩子們支招:
“如果我是他們,好不容易考上大學,每堂課都要坐第一排中間,下課就找老師。 很簡單,你所遇到的社會資本最多的人,就是你的教授、系主任、院長。”


而作為手握有限資源的教授,內心自然會有傾斜。她坦言:
“資源給誰不給誰?如果一個學生特別勤奮,我會更願意把資源給過去,因為這有‘槓桿意義’。”
比如,勤奮的學生拿著精心打磨、沒有錯別字、結構清晰的論文來請教,她樂意傾囊相授;
反之,如果面對一篇潦草應付、錯漏百出的初稿,她可能就會拒絕:“對不起,你先拿回去自己看看”。
再比如,上課時她咳嗽不止又沒帶水,前排學生默默遞上一瓶水。有些孩子可能覺得送水的孩子是拍馬屁,但在她看來,這只是基本的“尊老愛幼”。
這份恰到好處的關心,也會讓她願意為這樣的學生寫一封有力的推薦信。
這些能夠得到幫助的孩子,很多人會說他們只是比較“會來事兒”。但社會學視角來看:你的身體資本,是逆襲的起點。
在社會學理論中,個體通常擁有五種資本:經濟資本、社會資本、文化資本、象徵資本和身體資本。

對於起點較低的孩子,政治背景、經濟支援、深厚人脈、家學淵源都匱乏,最可控、最直接的,就是身體資本——你的時間、精力、主動性和服務意願。
這跟咱們中國的古訓不謀而合:“母弱出商賈,父強入侍郎;族望留原籍,家貧走四方。”
無依無靠時,需做離錢最近的事;資源匱乏處,當向四方尋機遇——本質上,都是在用身體資本,撬動向上流動的可能。
當你願意先展現出勤奮可靠,願意多做一點“份外事”,為潛在的貴人(如老師)提供一些便利(如承擔瑣碎工作、適時關懷),這些微小的行動,都可能成為貴人向你伸出援手的關鍵觸點。
我自己也是普通家庭出身,也是經過了很久的摸索才找到了一些規律和方法,一路確實也得到了很多貴人的指點和幫助。
所以現在我也會跟我的孩子們聊聊所謂的“吸貴人”體質,分享幾個我覺得比較重要的,也歡迎大家補充哈。

破除“權威恐懼”:
不怕老師的孩子,貴人緣更旺
校園裡,老師往往是孩子最重要的“貴人”資源。
回想我女兒的經歷:老師常誇她“求知上進,特別會‘用老師’”——不懂就問,主動溝通。師生關係因此非常融洽,從學業到生活,交流自然,老師甚至偶爾分享零食。
很多同學朋友挺很羨慕她,還有孩子問老二,是不是給老師送過禮?
我家老二說:真沒有,不信下次我帶你一塊去,老師肯定也歡迎你。
結果呢,那孩子自己反倒退縮了,好像老師辦公室是什麼龍潭虎穴。
其實,這種“怕老師”的心理,在很多孩子身上都有。

因為老師自帶一種“權威光環”,孩子一靠近就容易緊張,擔心說錯話、做錯事,最後乾脆就敬而遠之了。
這在心理學上,叫“權威恐懼症”。
其實拋開身份,老師也是普通人,他也有情緒、也會累、也需要被理解和關心。
當我們不再把老師當作“高高在上”的存在,而是當作可以交流、可以請教、可以信賴的人,關係自然就親近了。

孩子們要早點明白:
靠近優秀的人,不是為了討好,而是為了成長。
你雖然暫時還不夠成熟,但並不比別人矮一頭。
不用畏畏縮縮,更不用卑躬屈膝,大大方方的交流,這種鬆弛和自信,反而更容易讓老師認可。

善用“微小善意”:
有眼力見的孩子,更易被青睞
大家身邊有沒有那種,走哪兒都受歡迎的孩子?
倒不是因為他們多機靈,而是他們特別有人情味,總是發自內心的替別人著想。
看到老師抱著一摞作業本,主動上前幫忙;
同學東西掉了,彎腰撿起來遞過去;
反正有人需要幫忙,他們不會躲著走,總是願意搭把手。
老師也好,長輩也罷,願意多提拔一句的,往往也就是這種孩子。
當然,也有些孩子會說:“這不是拍馬屁嗎?姿態多難看啊?我不幹。”
我覺得這完全取決於,咱們用什麼風格來解釋這件事。
在我看來,這就是最基本的人情世故,也是一個孩子懂得尊敬師長、願意與人為善的表現。
咱們知道自己是真心實意的,而不是為了達成目的而表演,那就夠了。
如果有人覺得這都是巴結討好,那隻能說明他自己心思陰暗。
再說了,嘴長在別人身上,你怎麼做,別人都可能不滿意。
聰明的孩子,懂得把重心放在自己身上,遮蔽那些無關緊要的評價。

怕人說閒話,就放棄自己向上的機會,這才是最傻的。
所以,能幫的忙就幫,能做的事就做,不要顧慮那麼多。
我挺喜歡一句話:“世界的好運,都是善良的利息。”
這些看似無關緊要的小事,說不定在未來某一天,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

擁抱“可控付出”:
不怕“吃虧”的孩子,終會被看見
我也見過一些父母會憂慮:現在競爭激烈,把孩子養得太寬厚,會不會吃虧?
其實我們擔心的吃虧,是孩子不懂拒絕,不敢爭取。
而有些事兒,看似孩子多付出了,其實收穫的是信任、是機會、是成長的空間。
前幾天跟大家分享過,那個高考0分的雲南考生,吉劍的故事。

他在防盜門廠打工的時候,開始做的是那種簡單、機械式的操作工種。
但是他呢,並沒有就此躺平,而是主動自學了網路營銷,寫了一份方案給公司,老闆覺得很可行,讓他去做了文案策劃。
後來,他更是把剛興起的SEO技術運用到公司發展,帶來了不少訂單,領導主動給他升職提薪。
就這樣一步步的,他擁有了後來的百萬年薪。

起初看,他的投入似乎“傻”——公司未必採納,付出未必有回報。但正是這種“不怕吃虧”、願意多做一點、想深一步的姿態,為他打開了上升通道。
人際交往同理:比你優秀、地位更高的人,為何願幫你?
要麼你才華橫溢,資源在你手中能最大化增值;
要麼你讓人感到可靠、貼心、值得培養。
心理學上有個 “互惠原則”:先行付出者,更容易激發他人的回報意願。
我們可以讓孩子明白:別人不願做的事你做了,你就多了一個被記住、被認可的理由。貴人不是天降餡餅,而是在一次次主動靠近、一次次真誠付出中被吸引來的。
當孩子成為一個真誠,主動,自發成長的人,他將來的路自然會越走越寬,越走越順。
文章之後,跟姐妹們預告一下近期的直播。週五(明天)咱們有英語外教體驗課直播。如果姐妹們家裡有3-18歲孩子,想讓孩子接觸一下原版教材、讓北美外教1V1有針對性的教學,一定要提前預約,我給大家爭取來了超划算的試聽福利,也會分享很多實用的提升孩子英語能力的好方法。
我很期待的是咱們月底的歸一牛奶直播。家裡連著訂了好幾年的歸一娟姍牛奶,口感香醇營養又高,老人孩子每天喝,特別滿意。年卡到手價也跟普通牛奶差不多少,但品質高出一大截。直播間還有試喝體驗裝,一定要來試試。
這周的免費贈書活動也在進行中。只要掃碼入群,就可以參加抽獎(已經在群裡的姐妹不用重複新增)持續參與,中獎率更高哈。

文章之後,跟姐妹們預告一下近期的直播。週五(明天)咱們有英語外教體驗課直播。如果姐妹們家裡有3-18歲孩子,想讓孩子接觸一下原版教材、讓北美外教1V1有針對性的教學,一定要提前預約,我給大家爭取來了超划算的試聽福利,也會分享很多實用的提升孩子英語能力的好方法。
我很期待的是咱們月底的歸一牛奶直播。家裡連著訂了好幾年的歸一娟姍牛奶,口感香醇營養又高,老人孩子每天喝,特別滿意。年卡到手價也跟普通牛奶差不多少,但品質高出一大截。直播間還有試喝體驗裝,一定要來試試。
這周的免費贈書活動也在進行中。只要掃碼入群,就可以參加抽獎(已經在群裡的姐妹不用重複新增)持續參與,中獎率更高哈。


🔔客廳板凳已擺好!
速速點選關注樹媽影片號
謝謝你們的小愛心
往期精選
01
02
03
04
〖 親愛的們,看完記得在文末點個“在看” 〗

往期精選
01
02
03
04
〖 親愛的們,看完記得在文末點個“在看” 〗

往期精選
01
|
02
|
03
|
04
|
〖 親愛的們,看完記得在文末點個“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