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ONE文藝生活(ID:one_hanhan)作者 / 左 拉
朋友們上午好。
這年頭,早婚不稀奇,不婚也很常見。
有的人年近三十,起碼有五年沒拉過異性的手;
有的人剛出社會,就英年早婚、兒女雙全;
但不管是前者還是後者,都會在聽到“大學生懷孕”這幾個字的時候如臨大敵,倒吸一口涼氣,併發問:
大學生懷孕,怎麼想的?
我們今天就來聊聊,在大學裡懷孕後,她們都是怎麼想的。

說實話,一開始我也擔心有同學會在背後笑話我。
但結婚生子本來就在我的規劃中,只不過提前了一點點而已。
我又不是糊里糊塗就生了。

我跟老公是老鄉,兩家都在本地做生意。
我父母做服裝,他父母開酒樓。
大二就見過家長了,計劃一畢業就成家。
大三放寒假前,我發現自己已經懷孕兩個月,驚喜比驚嚇多。
可能有人會說,這個年齡沒有為人父母的能力。我決定生下來的理由很簡單,我們有這個能力。
我不想休學,跟老師承諾絕對不影響學業;
因為一直在外租房住,更不會有影響到舍友的可能。
也好在我個子高,身型勻稱,前四五個月都不太顯懷。
妊娠反應也不大,只是上課的時候容易累,但都能克服。
雖然當時老公還沒到領證的年齡,但我們還是趁著五一先把婚禮辦了,搬進了公婆在市郊買的別墅裡。
六月期末考後,我就回家養胎了;大四開學半個多月,女兒出生。
無側切無撕裂,沒吃太多苦頭,出月子我就回學校了,孩子交給公婆和保姆照顧。
不想孩子是假的,畢竟她還只有那麼小。
所以沒課我就飛回家,因為單程不到兩個小時,不算太折騰。
那會兒我也才剛過22歲生日,關係好的幾個同學都在挑面試穿的高跟鞋,而我的購物車裡都是母嬰用品。
心裡是有那麼一點小小的失落,覺得她們都在大踏步往前走,而我的人生已經早早形成了自己的方陣。
但其實也就那麼一瞬間,因為這是我自己選定的劇本。

你要問我年輕輕輕生孩子有什麼好處,我也只能說確實恢復快。
我當然不覺得早婚早育有多光榮,但也沒覺得這事有什麼不光彩。
這世上沒什麼非要早生、晚生不可的理由,都是選擇罷了。

很小的時候,我爸媽就離了婚,我跟了媽媽。
我爸組建了新的家庭,生了一個跟我同父異母的弟弟。
他看不上我媽媽,也覺得我不如弟弟。
不過他沒有因此不管我,我的學費和生活費都是他在給。
但我清楚,他要是知道我在大學期間懷了孕,一定會跟我斷絕關係。
那年大三,我跟男朋友一起出去旅遊,不可避免地發生了關係。
當時年紀小,但膽子大,只做了半程的安全措施,結果中了招。

我跟男友的生活費加起來只有3800,別說養一個孩子,連去醫院做超導人流都要花掉2000多。
最後我倆決定,各自找個理由問家裡多要600。
我不敢找我爸,怕被他發現端倪,也怕他徹底認定我不爭氣。
所以只能跟媽媽撒了個謊,說想報一個月的英語六級班。她不懂這些,沒多問就給我轉了錢。
那天在醫院做完一系列檢查後,我躺在床上看著天花板,想到媽媽,有些難過。
只是眼淚還沒掉出來,就因為麻醉失去意識了。
等我醒來,護士已經幫我穿好了褲子。往外走的時候,我才感覺到像痛經一樣的痛感。
我們校區在特別偏遠的地方,說是村裡都不誇張。
男朋友就在離學校十公里的地方訂了個小旅館,讓我在那裡住了三天。
他當時跟我發誓說,雖然我們不要孩子,但他會對我負責,一畢業就跟我訂婚。

我花了很長時間才接受,自己在還做期末作業的年齡,就差點有了一個孩子這件事。
不知道我爸媽懷上我的時候是什麼心情。
可能我當時來得很不是時候,就像這個孩子一樣。
但不一樣的是,這個孩子沒有出生,我跟他也沒有結婚。
不是他違約了,這也是我的決定。
因為我突然想明白了,既然最壞的打算都已經做過了,那就認栽好了;
沒必要強行彌補,結果只會是一錯再錯。

網上經常有人嘲諷我這樣的人,說“你是大學生,不是讓你大學就生”。
我覺得他們罵得對。
雖然大學生已經是成年人,但在人生大事上,我根本沒啥話語權。
當時我是個拎不清的,抱著僥倖心理,覺得自己不會倒黴到輕易就懷上。
但事實證明在這件事上是最不應該賭運氣的。

我生理期不規律,腸胃也不好,再加上孕前期有出血現象,當時還以為一切如常。
等發現自己懷孕的時候已經快13周了,不想生的話,只能引產。
本來我們想偷偷解決,結果被告知異地引產需要戶口本證明。
更讓我膽寒的是,原來引產要先把孩子生出來。
我可能要面臨打催產針的疼;胎盤不能完全排出的疼;甚至產後漲奶的疼。
引產後還要坐月子,就算瞞得住家裡也瞞不住老師。
我們只能跟雙方父母攤牌。
他媽跟我商量,如果不想結婚,那就先休學一年把孩子生下來,交給他們養。
我父母不同意,覺得他家就是想空手白得一個孩子。
如果要生,婚禮可以不辦,但是必須領證,彩禮和三金也得給。
爸媽當然不希望我這麼早生孩子,可我身體不好,他們擔心引產會影響我以後的生育功能;
也怕我因為這個“黑歷史”,以後不好找物件。
我當時只覺得天都塌了,不想生下孩子自毀前程,但又做不到對一個生命那麼殘忍。
最後還是在我媽的陪同下去學校辦了休學手續。
整個孕期,我並沒有因為年輕而少受什麼罪,想回學校的念頭一天比一天強烈。
有一天我看著自己浮腫的腳踝,悲從中來,我甚至都還沒好好享受自己的大學生活。

孩子六個月的時候,我提出新學期回去復學。
結果婆婆裝聾作啞,老公勸我再等半年,我大鬧一場。
回到學校,其實根本沒人對我休學一年發生了什麼而好奇,但我心理上總覺得自己有了“案底”。
之後因為已婚已育、平庸的學歷、比應屆生大的年紀,找工作不是被秒拒,就是被狠壓薪資。
最後還是爸媽託關係給我找了一份文職工作。
我從不跟人聊起自己幾歲生的孩子,但我可能這輩子都會不斷反芻,自己幹了一件多大的蠢事。

一談到結婚生子,年輕人總是慎之又慎。
都覺得但凡沾上了這玩意,往後有沒有好日子過可就難說了。
特別是聽說哪個大學生上趕著“自絕後路”,誰路過都要罵一句。
我沒有理由為婚育賦魅,但也覺得沒必要妖魔化它。
在合法的年齡內,什麼時候結、什麼時候生都是個人選擇,作為外人我們只能尊重。
只是希望大家都能夠想清楚:
如果你尚且沒辦法為自己的人生布局,沒辦法為自己的人生做主;
那又怎麼為另一個生命的人生負責呢?
*作者:左拉,來源公眾號ONE文藝生活(ID:one_hanhan)。圖片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