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早婚女,正在排隊離婚

本文授權轉載自【ONE文藝生活】微信公眾號(ID:one_hanhan),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家人們,早上好。
婚戀市場流傳過一句話,好男人都已婚了,好男人是不流通的。
彷彿在說結婚越早,越容易上岸。
身邊也不少人早婚,別人還在情海里浮浮沉沉,她早早定下來有了自己的小家。
市面上對早婚普遍定義是二十歲出頭,在邁入社會的年紀,同時也一腳邁進了婚姻。
早婚上岸會擁有更多的穩定感和幸福感嗎?
我們找來了三位早婚朋友,問了問她們現在到底過得如何了。
座標北方四線小城,工作第一年就透過相親認識了他。
領證時我才23歲,他比我還小一歲,婚前比對了條件,考察了人品;
我父母觀念傳統,認為女孩工作穩定,下一步就是籌備婚事,加上我自己沒什麼主見,稀裡糊塗就結婚了。
我當時擔心自己不夠成熟,很多事兒不懂,對婚姻的態度是既期待又焦慮;
把所有可能出現的問題都想到了,萬萬沒想到對方會是個離譜媽寶男。
結婚第一個月他媽就上門五次,三次都留下過夜,有兩次他跟他媽住一個屋。
當時我就覺得挺炸裂的,難以理解他媽這種行為;
當我小心翼翼詢問“你媽是不是來家裡太多次?”時;
他的回答永遠是“我媽不放心咱倆,還覺得我是小孩兒呢”。
這種“把我們當小孩兒”的婆婆,三番五次挑戰我的忍耐極限。
我老公下班後永遠是接著電話進門,電話那頭必是他媽,內容都是無關痛癢的單位趣事;
跟他討論點事兒,永遠是“我媽估計不同意、我媽可能不高興、我媽認為”和“我媽覺得吧”。
商量工資卡和儲蓄問題,他說他的卡一直在他媽那,說他媽省吃儉用替他攢錢;
有次他媽來吃飯居然委婉暗示我,把工資卡也交給她保管;
說我倆年紀小玩心重,剛結婚不懂得過日子。
當我提出他媽干涉我們生活太多次時,他即興表演大孝子;
哭訴他父母離異後母親打零工多不容易,傾訴他內心想照顧好他媽;
希望他的妻子,也就是我本人,為他好也要對他媽好;
我才反應過來,初期他對我溫柔體貼,提供情緒價值的背後,是逃避退縮冷處理的映象表現。
起初我還試探性提出疑問,後來開罵吵得不可開交,吵架時他會跑回家跟他媽傳話。
最嚴重的一次,他跟我聊備孕,開場白是“我媽生我的時候就是23歲,你也該考慮小孩的事了”。
過去一年多,我彷彿過了幾輩子,大腦時刻處在宕機狀態。
早結婚對我來說是代價慘重的,嫁給一個還沒長大的人,還被他家當成了兒子的附屬品。
成家立業之類的幸福完全感受不到,只覺得重新回到了青春期,憤怒和叛逆的情緒交織。
得不到任何尊重的婚姻,我歸結為是急忙入場,自己過早結婚的錯。
我們是校園情侶,剛畢業雙雙回老家工作。
像我們這種談了多年,父母都知情的情況,不考慮年紀是不是還小,回老家不久雙方立刻敲定婚事。
可能在外人眼裡,能跟自己的初戀結婚,結束愛情長跑是挺幸運的事兒,是個圓滿的結局。
但結婚後我並沒有想象中快樂。
首先是婚後的相處方式變得非常無聊和平淡。
節日禮物基本沒有了,驚喜和浪漫被看成是有點做作的要求了;
連我化妝出門見朋友平時淘寶買東西,都被他說成已婚婦女沒有花樣這麼多的;
對他從失望到冷淡,我以為婚姻就是這樣的;
戀愛感是奢侈品,務實和平淡才是本質,但我錯了。
一次崩潰吵架時,我提出婚後他的表現我並不滿意,他回答“這輩子只談了你一個也挺虧的”;
意思是他也後悔過,雖說是藉著酒勁說胡話,但我聽出那就是他的真實想法。
婚後第二年,我偷看他的手機,他跟女同事說話的語氣比和我還積極;
對任何人的態度都禮貌得體,唯獨面對我時,要麼是敷衍要麼是迴避。
感情溫度極速冷卻了,我的工作也陷入了瓶頸期。
家裡大小事永遠是我在請假,被領導暗示好幾次工作態度消極;
他工作聚餐不斷人情往來不少,我兩年來晉升無望,人事調動還要被問和備孕有關的問題。
他也有意暗示過,說我反正沒編制不是正式工,生孩子以後不如就留在家裡。
最好的朋友單身未婚,正在全世界旅行;
每次見面都在聊不同的約會物件,精神和情感世界豐富多彩,同齡的人個個在外闖蕩有所追求,而我被困在了原地。
時常想如果當初沒有跟他回老家,沒有畢業沒多久就領證的話;
是不是也會擁有更多的生活體驗,也可以自由灑脫去享受更多。
熱戀期懷孕是我最後悔的事,未婚懷孕也是導致我早婚的直接原因。
我們的婚禮不浪漫甚至不體面,連鑽戒都沒有;
那會我還在一家企業實習,沒多久要面臨轉正述職,直屬領導是個中年大肚子男人;
拿到轉正通知,我告訴領導我懷孕4個月,他臉上露出很複雜很疑惑的表情,幽幽說了一句“怎麼這麼早就往圍城裡跳啊。”
領證後我火速和老公搬到一起,他家條件確實可以,首付買了一套五環的房;
我被新婚生活和預產期弄得很焦慮,同時還要處理工作的事兒;
一天假都不敢請,手裡活一點都沒少。
什麼時候發現他根本不愛我的呢?孩子生下以後,他長期以酒局應酬為藉口,開始不回家了。
沒多久,他媽從老家提著行李來到北京,美其名約是來照顧我的;
面對兒子夜不歸宿,時不時跟我這個孕妻吵架的行為,他媽完全置之不理,並且勸我“你年紀小,你也懂點事。”
直到被我發現,老公其實是在外長期找小姐。
那次我們爆發激烈爭吵,他甚至說出“結婚任務他已經完成了,誰都管不了他”;
我陷入深深的絕望中,朋友勸我起訴,趁著自己年紀也不大,但我很猶豫,也很害怕。
說句不怕丟人的話,剛認識他的時候,我以為自己撿到了寶。
婚前他立的完美人設,只是把我當成貌美嬌妻,替他完成婚育任務的工具人。
我不敢離婚的最大原因,也是決定我結婚的原因:經濟能力問題。
雖然有工作,但想到失去房子,失去他每月給我的生活費;
一個人帶著小孩租房生存,太難了。
因為結婚太早,所以沒創造任何事業和謀生的能力。
我也不想這麼懦弱,只是我還太脆弱,承擔不起更糟的境遇。
不知大家發現沒,三段早婚困境,並不具有早婚人群獨有的特性。
也就是說,媽寶男也好,瓢蟲老公也罷,早結婚還是晚結婚,或許都會遇到。
採訪過程中感受最多的,是早婚女並沒有抵抗風險的能力。
無論從心理狀況還是經濟能力,她們處在巨大的自我懷疑和自我欺騙之中。
有的人沒能看清婚姻的本質,瞭解婚姻所負的責任,就一頭跳了進去;
有的人僅僅為了滿足父母期待,怕自己的社會進度落後,急忙忙婚姻上岸。
早婚晚婚或不婚,救不了你下沉的人生。
在心智還不成熟的年紀,為了結婚而結婚,只會忽視婚姻背後的真實和複雜。
清楚利弊再作出判斷,盲目體驗的人生,試錯成本,真的太高了。

作者:紫薇星。本文轉載【ONE文藝生活】微信公眾號,韓寒主編的ONE·一個 文藝閱讀應用官方公眾號,複雜的世界裡,一個就夠了。關注可搜尋微訊號:one_hanhan 。注:圖片來自於網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