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奧運會結束了,但記者與全紅嬋之間的故事沒有結束。
現在這樣了。
一場連線直播中,一位記者說她瘋瘋癲癲,給德國運動員展示金牌。

(發言者為右下角的記者艾晚)
看到這裡,你可能覺得,見過世面的記者是不是用了誇張手法,想表達全紅嬋的自信外向呢。
好了,這時候他又說,雖然我不否認她是最優秀的運動員,但她應對很多事情不得體。

不對吧,全紅嬋至今沒啥負面新聞啊,再說了她只有17歲,能懂多少待人接物規則呢。
當你還沉思在這些問題裡時,記者又說她也不是很愛學習。可現在她去學英語了哦,她也意識到在國際賽場上要跟很多人交流。
注意聽這哦字,給人的感覺是她一個跳水的,能學英語很驚人。
說時遲那時快,記者又補充說你不可能跳一輩子水吧,那你不跳水後,總不能像個白痴一樣。

一兩句話、單獨語境也就算了,可把這三四段放一塊,你就知道語言的魅力了。
瘋瘋癲癲
不得體白痴
言外之意很明顯了:
全紅嬋就是個鄉下妹,沒文化,拿幾塊金牌有啥了不起,有本事你退役後有飯吃。
這樣的攻擊性你不能說不強吧。

雖然記者愛怎麼說就怎麼說,但他說的沒啥根據。
有的國家隊選手退役後會過得很拮据,或者什麼都不會幹;
但這事不會發生在跳水隊這樣的夢之隊身上,你看伏明霞、郭晶晶這些跳水女王退役後都過得很好啊。
有什麼理由能證明全紅嬋退役後廢人一個呢。
再說了,社會經驗又不是學校裡才教的,一個17歲的孩子慢慢學有啥不可以呢。
至於拿金牌向外國人展示就是不得體的證據,更是無稽之談。
要知道,現在年輕一代都愛積極表達,這在國外甚至是標配了。
蟬聯奧運會羽毛球男單桂冠的安塞龍,已經連發幾條凡爾賽文學了,他就被誇友善幽默。

就是還沒拿獎牌前,美國百米選手萊爾斯亢奮地入場形式,被誇自信十足。

(這次他成為百米飛人大戰笑到最後的人)
有什麼不可以呢?
不然運動員藏起金牌,你又看不慣;
運動員賽後採訪不想回答你問題,你再看不慣;
那這世界上你看不慣的東西,可能比撒哈拉沙漠裡的沙子還多了。

然而,攻擊運動員情商低的事不止一次發生了。
也已經玩得很套路化了。
日本選手水谷隼退役儀式上,馬龍送來祝福影片,他還開了一個玩笑,說水谷隼職業生涯最大遺憾可能是沒有打敗過他。

莫名其妙就在於,一箇中國人給一個日本人開了個小幽默,雙方都理解,結果網友急得跳腳,罵馬龍情商低了。

再看,
樊振東之前輸了比賽後去看黴黴的演唱會,這事都是私人愛好,結果還是被噴情商低,不懂照顧大眾情緒。

這還是好的,幾萬讚的微博更是控訴他崇洋媚外。

他們真的在乎運動員成績嗎?
倒也不一定,而是要找到一個角度,來譴責一下運動員的道德情操,然後高高掛起自己。
“你看我把運動員說得有口難辯,我比他厲害,你們還是崇拜我吧。”
所以你真的厲害,就會真的被罵。
今年3月,跳水世界盃在蒙特利爾舉辦,陳芋汐勇奪女子10米臺冠軍。
面對外國記者採訪,她用英文流利交流。

本該被誇成績、心態和語言溝通能力,結果她被網友狠狠罵了。

她的驕傲在他們看來不值一提,還容易成為挑刺的素材。
今天捅一刀,明天絆一跤。

(比賽是在加拿大蒙特利爾舉辦的)
為啥樂此不疲?因為他們覺得蒼蠅不叮無縫的蛋,你有瑕疵,我就叮個沒完。
是啊,笑話別人不夠完美,自己何嘗不是那咬人的蚊蠅呢。
2022年,國際田聯拿世界田徑錦標賽做了相關研究,主題是針對運動員的網暴,他們給出三條主要結論。
網上六成網暴是針對女運動員的;所有網暴中有兩成是種族歧視;六成的網暴生在推特上。

另外,一些小細節也很可怕。
比如資料表明,已經到了社交平臺不干預不行的地步。

現在看這樣的研究會感慨好像國內國外一個樣。
這樣是不是能安慰到自己呢?

網暴愈演愈烈,事情就變得越發荒誕。
現在都成了你沒被狠狠詆譭過,你就不是優秀運動員。
所以我們不如轉變視野看看好訊息吧。
一個是,運動員心理素質過硬,見慣了大場面,也一般不跟這些言論置氣;
另一個是,飯圈這時候有了意想不到的作用,他們真能保護偶像。

魔法打敗魔法,很爽也很無奈。
畢竟運動員在運動之外難免是弱者這樣的事實,我們常常遺忘。
-END-
【推薦閱讀】
點選下方按鈕關注
後臺回覆“投胎模擬器”
我把投胎模擬器的地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