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添新證!每週3.5杯牛奶,肝癌風險飆升45%?最新研究:多喝牛奶,肝癌、前列腺癌及乳腺癌風險飆升,但酸奶有保護作用!

小時候,牛奶幾乎是白月光般的存在——每天一杯,被視作長高、變聰明、營養全面的萬能飲品長大後,這份奶香情緣也沒散,反而越喝越有花樣:加茶變奶茶,加咖啡成拿鐵,不加也香得沁人心脾。DIY酸奶、奶蓋、奶凍,彷彿人人都是乳製品小廚神。
可就在我們享受著乳製品自由時,來自哈佛大學的研究團隊發表於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美國臨床營養學雜誌)的一項前瞻性佇列研究[1]卻突然澆了一盆冷水——較多的高脂乳製品攝入竟然可能增加慢性肝病(CLD)的死亡風險,而酸奶和低脂乳製品才是更靠譜的肝友好選手;另外,牛奶攝入本身竟與肝細胞癌(HCC)的風險呈正相關,相較於不喝的人,每週喝少於3.5杯牛奶的人群,其肝細胞癌死亡風險竟然高出45
選錯“版本”,健康結局天差地別
不僅如此,高脂牛奶更是重災區
也就是說,風險翻了一倍還多!與高脂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低脂乳製品表現出一定的保護作用
原來,同樣是吃乳製品,選錯版本,健康結局可能天差地別。
那問題來了,果平時就愛吃乳酪、喝全脂奶等高脂乳製品,是不是就回不了頭了?
中等量高脂乳製品攝入,
增加肝癌風險
不過,乳製品攝入和肝癌之間並不是簡單的吃多吃少的關係,而是呈現一種“非線性關聯”。
但有意思的是,再多吃點(≥28/周)反而沒那麼危險了,肝癌風險反而未顯著上升這一趨勢就提示了乳製品攝入量與肝癌風險之間可能存在一種非線性關聯,即風險在中等攝入量時達到高峰,而後趨於平穩,或與高攝入人群的飲食結構和生活方式變化有關。
進一步細化到具體乳品種類,風險訊號更聚焦在牛奶,尤其是高脂牛奶
為什麼同樣是乳製品,“命運”卻天差地別?秘密就藏在脂肪型別裡。
原來,高脂乳製品攝入者體內的胰島素樣生長因子(IGF)水平更高,它能讓細胞更快生長、更少凋亡,而這恰恰是癌細胞翻身的機會——特別是在肝臟這種代謝活躍的器官裡
高脂乳製品裡的另一個問題主角是——飽和脂肪酸(SFAs它們在牛奶中含量不低,並且可能引發肝臟慢性炎症,促進肝組織纖維化,最終可能推著肝細胞走上癌變之路
還有一條令人意外的路徑是:高脂牛奶中的雌激素含量,顯著高於低脂牛奶。雖然這些激素濃度並不高,但如果長期攝入,特別是在肝病高風險人群(比如肥胖、代謝異常、慢性肝炎者)中,這種微刺激也可能成為促癌因素之一
乳製品攝入過多,
乳腺癌、淋巴瘤、前列腺癌風險飆升
說到乳製品的健康賬單,肝癌和CLD風險其實可能只是冰山一角。
來自英國牛津大學、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大學等機構的研究者,曾在BMC Medicine上聯合發表了一項覆蓋超過50萬中國人、歷時11的前瞻性佇列研究[2]。結果顯示,從未或很少攝入乳製品的人群(平均24.0g/天)相比,那些經常攝入乳製品(每週至少攝入一次,平均每天攝入量為80.8g)的參與者,總體癌症發病風險增加了9%,其中肝癌風險上升18%、女性乳腺癌上升22
這意味著,乳製品不僅可能參與某些腫瘤的發生過程,而且風險在日積月累中逐步累加。
除了肝癌、乳腺癌、淋巴瘤之外,還有哪些癌種與乳製品有關呢
在這方面,前列腺癌提供了一個頗具代表性的例子。美國洛馬林達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開展了一項大型北美前瞻性佇列研究[3],專門評估了乳製品和膳食鈣攝入與前列腺癌之間的關係。
換句話說,從不喝牛奶到每天喝50g牛奶,風險可能已經明顯提升;但每天喝150g300g的人,其患病風險相差無幾。
為什麼牛奶與酸奶的風險表現如此不同?研究人員認為,這可能與乳品中的激素成分及其加工過程有關。牛奶中可能含有微量的雌激素類激素,而這正是影響前列腺組織增生、誘發腫瘤的重要潛在機制值得注意的是,多達75%的泌乳奶牛處於妊娠期,其分泌的乳汁中雌激素水平可能更高。而酸奶在發酵加工過程中,部分活性成分可能已經被破壞,從而減弱了激素的生物效應,也就弱化了其與前列腺癌之間的潛在關聯
那麼,乳製品,尤其是牛奶,今後還能喝嗎?這個問題,其實遠不是一個不能就能簡單回答的二選一。乳製品並不是非黑即白的健康判官,不過是時候對高脂乳製品勇敢地說一句“NO”了。但這並不意味著要一刀切地拒絕所有乳製品。與其徹底告別,不如聰明選、適量吃,讓低脂酸奶等溫和型乳製品成為日常健康飲食中的盟友~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幾項研究均不能直接推斷因果關係。且研究[2]所用的資料時間段為2004至2008年,恰逢中國經濟高速發展,居民飲食結構、生活方式快速轉型——從高碳水向高蛋白、高脂肪過渡。這些生活方式變化,是否也在無形中推動了腫瘤風險的變化?仍需進一步的研究來進行驗證。
參考資料:
[1]X. Liu, X. Zhang, L. Zhao, J.L. Petrick, L.M. Liao, W. Wang, N. He, E. Giovannucci, Z.-F. Zhang, K.A. McGlynn, X. Zhang, The associations between dairy intake and chronic liver disease mortality and liver cancer incidence: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https://doi.org/10.1016/j.ajcnut.2025.04.028.
[2]Kakkoura, M.G., Du, H., Guo, Y. et al. Dairy consumption and risks of total and site-specific cancers in Chinese adults: an 11-year prospective study of 0.5 million people. BMC Med 20, 134 (2022). https://doi.org/10.1186/s12916-022-02330-3
[3]Orlich MJ, Mashchak AD, Jaceldo-Siegl K, Utt JT, Knutsen SF, Sveen LE, Fraser GE. Dairy foods, calcium intakes, and risk of incident prostate cancer in Adventist Health Study-2. Am J Clin Nutr. 2022 Jun 8:nqac093. doi: 10.1093/ajcn/nqac093.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5672028.

撰文 | 木白
編輯 | 木白
來源 | 梅斯醫學

分文字來源於網路,本文僅用於分享,轉載請註明出處。若有侵權,請聯絡微信:bioonSir 刪除或修改!

點選下方閱讀原文,前往生物谷官網查詢更多生物相關資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