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莓可能吃不到了!真菌疫情正在全球範圍內迅速蔓延

《芝加哥華人資訊網》出品,轉載須徵求許可,規範署名(公號名/ID/作者),違者必究


據每日郵報1月14日報道 科學家警告稱,一種在全球迅速蔓延的真菌可能會導致藍莓絕收。

(來源:每日郵報)

這種真菌涉及兩種不同的菌株,在植物上表現為白粉病(

powdery mildew

),會降低作物產量,增加對其殺菌劑的依賴。研究小組發現,在過去12年裡,白粉病已經在全球蔓延。

一種菌株進入了世界上最大的生產地中國、墨西哥和加州,而另一種菌株則進入了摩洛哥、秘魯和葡萄牙。

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助理教授Michael Bradshaw表示,這種生物很難控制,如果你把植物材料送往世界各地,你很可能會把這種真菌一起帶出去。

研究小組還發現,在藍莓中發現的這種真菌似乎只能進行無性繁殖。該研究估計,全球藍莓產業每年的成本在4700萬美元到5.3億美元之間,每年銷售的藍莓超過40億磅。

這種疫情被認為起源於美國東部,而且大部分時間都被控制在這一地區,但在加州南部似乎也有小規模暴發。此外,該研究還對美國西北太平洋地區提出了警告,因為多雨的氣候為白粉病提供了一個完美的溫床,使其能夠滲入作物。

研究人員發現,白粉病菌可以覆蓋在寄主植物上,它消耗植物的養分,減緩光合作用,在保持寄主生存的同時使真菌生長。

隨著這一發現的出現,人們希望能夠更容易地識別白粉病,從而減緩並更輕鬆地控制白粉病的蔓延。由於導致藍莓白粉病的真菌很難識別,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個數據庫,科學家和農民都可以用它來報告和檢視有關資料。

據報道,雖然這種真菌主要在藍莓植物中被發現,但小麥、啤酒花、葡萄和草莓中也發現了(

這種真菌

)。

據介紹,藍莓原產於美洲,據說是上一個冰河時期之後,當地人最早發現的可食用水果植物之一。除了鮮食外,美洲原住民還將藍莓製作成各種菜餚,包括湯、燉菜、蜜餞和布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