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浙真是臥虎藏龍!浙江有民間公認好吃的台州,嵊州,江蘇更絕,坐擁兩座聯合國認證的“世界美食之都“。
但要說其中隱藏最深、最低調的,江蘇淮安絕對算一個。
淮揚菜代表 軟兜長魚@圖蟲創意
比如淮揚菜,作為國宴首選、江蘇菜的代表、八大菜系之一,其中“淮”就指的淮安。
再比如京杭大運河,人人皆知,卻不曾想淮安是這條水上脈搏的核心樞紐。
小紅書@鳷鵲PICAL/@小紅薯
這裡是蘇北的中心,無數饕客心中的“寶藏”,在散裝江蘇始終扮演冷門角色,連名字都透著一股沉靜與從容。
地理位置註定了淮安的獨特。
淮河穿城而過,南北風味對撞交融,造就了它獨一無二的美食版圖。南腔北調的味道交織出淮安的烹飪哲學:南北相容,鮮字當頭。
@圖蟲創意
這裡遍地麵館,花樣多到北方人也叫絕。
火爆包郵區的長魚面奠定了淮安的地位,先喝茶清口再細品魚鮮面香。“拖“麵條的盛況從早開始,從魚蝦到拆骨面,從腰花肚絲到蹄膀三鮮,連遊客都在驚歎“應該申遺”。
@圖蟲創意
這裡也處處閃耀著江南水鄉的韻味,運河的滋養讓它更為鮮活。
現做米糕和非遺茶饊,帶著濃郁的淮揚風味;淮餃三吃,煮拌炸三種做法換著來,怎麼吃都帶著講究勁兒。
@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
嗜辣,也嗜甜。
一碗淮安辣湯喝得人神清氣爽,渾身冒汗,頗有些中原豪情;
一隻文樓湯包,餡心全部由湯製成,湯鮮甜豐腴,連吃帶吸,柔潤如江南。
連大自然也格外偏向這座城市。
水網縱橫交錯,臨河傍湖,讓淮安自古以來都是物產富饒、魚蝦摯愛的淡水天堂,產出的河湖鮮味讓本地人驕傲。
@圖蟲創意
比如夏天的盱眙小龍蝦,秋季的洪澤湖大閘蟹,軟兜長魚、小魚鍋貼、青蝦、白魚、銀魚、魚圓……愛魚蝦的朋友一定懂這個含金量!
淮安人擅長烹飪,講究“鮮”和“不令不食”。
用新鮮撈上來的第一手魚蝦,從園子裡剛摘下的菜,製成一道道鮮美的本地菜餚,還為全國輸送了不少大廚。
@takumi/@圖蟲創意
作為淮揚菜重要的一環,1300餘種淮安菜中足足有298道被列為省級非遺。
淮安菜的代表平橋豆腐、欽工肉圓、軟兜長魚、獅子頭,也是登上國宴的標準呢!
@圖蟲創意
喜歡小吃這裡也能滿足,炸乾子、蒲菜肉圓、赤豆湯、車橋餛飩、麻辣鵝、牛肉包,充滿煙火氣的小吃也是淮安美食的一環。
淮安還“盛產”名人。作為周恩來、吳承恩、韓信的故居,這裡底蘊深厚,文化與歷史融入淮河的氣韻中。
@圖蟲創意
也是小飛君心中的宜居城市,是三線卻不喧鬧,很適合慢下來感受生活流逝。
閒逛石板街,漫步免門票的“江淮第一園”清晏園,去周總理故居看海棠花盛開;
感受“一城古蹟半城湖”的精彩,坐一趟浪漫懷舊的有軌電車,獨屬蘇北的風韻在淮安達到鼎盛。
這座城市離蘇杭、南京、上海都不遠,包郵區朋友們抽個週末
就能去吃個過癮。如果運氣好,冬天還能趕上淮安下雪呢。
淮安人對面條愛得深沉,從早上就開始嗦面,其中長魚面地位最高。這家老字號了,適合初到淮安的朋友們吃。
軟兜長魚面用新鮮鱔魚最肥美的一段製作,炒好的魚肉用筷子從中間挑起,肉會自然下垂呈直線,證明它的細膩軟嫩。
單吃麵清淡落胃,蓋一份油亮亮的現炒長魚上去,味道直衝眉梢,簡直鮮掉眉毛。
店裡還有許多長魚與其他澆頭的搭配,長魚腰花、長魚肚絲、長魚脊背……光是早餐就吃得很滿足。
到了淮安一定要吃文樓湯包~跟著本地人的推薦小飛君直奔文樓,說是吃蟹黃湯包最正宗的店了。一個人的話點20一隻的就足夠。
盤子大的湯包晶瑩剔透,鼓鼓彈彈的看著就誘人,灌滿了濃郁的老母雞湯,先用吸管撩起一小塊喝湯,再一口咬下,蟹黃在嘴裡瞬間化開,濃香四溢。搭配點江蘇本地醋,口感會更豐富。
除湯包之外這裡也是本地人吃早茶和正餐的好去處,有面、燒賣、蒸餃、鍋貼,都是現做的。喝一壺茶,吃一碗麵,點一桌淮揚菜,夢迴明清淮安城。
拆骨面作為後起之秀實力也不容忽視。本地人對它有多熱愛呢?從早餐吃到夜宵。
其精髓就在“拆骨”。豬筒骨經過慢火燉煮變得骨肉分離,骨髓流進湯中,熬成一鍋口感濃郁,乳白色的醇厚高湯。和筒骨貼邊的肉被拆下來,什麼都不加就很絕了。
這家除了拆骨肉好吃之外,面也是一絕。鮮打麵條紋路有些曲折,吃起來更順滑彈牙,每一口咀嚼都是精華。配上一碗香醇的肉湯,冬天也暖乎乎的。
這家餛飩位於總理故居周邊,可以順路來吃。很有淮安特色,現包手工餛飩,有薺菜餡和鮮肉餡,簡單卻很家常。
湯底一定要放一勺豬油、胡椒粉、金蒜醬,用滾燙的餛飩湯衝開,熱騰騰的湯頭瞬間散發出誘人的香氣,滋味濃郁。餛飩個頭不大,一口一個吃得很過癮。
古井湯包和施二餛飩幾乎挨著,因為門口的古井而取名古井湯包。各種口味的大包子證明淮安人對碳水的熱愛。
重點推薦一下三鮮豆腐皮包,小飛君私心覺得最具有淮安風味。木耳、油豆腐意外地適配,口感清新適口性高。包子皮不算太薄,但個頭大又喧軟,經常剛出鍋就被搶空。
一碗辣湯更是本地人的鄉愁,傳統辣湯打底,雞肉絲、粉絲、千張絲和海帶絲是配角,能吃辣的話一定要加一勺辣子進去,胡椒和辣椒的辣在口齒間揮發,吃得人心和胃都暖乎乎。
一定要配上幾個牛肉煎包,個頭不大,肉很實在,焦脆金黃的皮咬開還會爆汁呢。需要注意的是辣湯外地人可能吃不慣哦。
要說本地人最愛的小吃,炸臭乾子能排前三。和我們常吃的紹興臭豆腐、長沙臭豆腐都不同,這裡的臭乾子除了秘製醬料還要再澆湯汁的。
剛炸好的臭乾子口感酥脆,每吃一口都有醬料留在嘴角,風味給的很足。微臭卻不會留異味,反而很上頭。
如果你時間不夠,又想
一站式
吃淮安小吃,那可以試下譚記。幾乎囊括了本地小吃,包括特色麵條和粉絲。
招牌是
炸串串和紅豆湯
,選幾串食材現炸,刷一層特製醬料,甜鹹濃郁。再配上他家的紅豆湯真的是一絕,紅豆本身的香味馥郁,微甜的口感,配炸貨剛剛好。
不少本地人從小吃到大的砂鍋,專門做砂鍋粉絲。端上桌還在咕嚕冒泡呢,本身口味不重,你可以自己放辣椒,粉絲被煮得很入味,軟糯彈牙。
小飛君聽本地人的話點了標配:一鍋熱乎乎的砂鍋,配上隔壁老徐家現烤的鐵籤燒烤,每吃一口滿足感都油然而生。
淮安茶饊已經被吃成“非遺”,是當地喝茶少不了的茶點小吃。
用紅糖、蜂蜜、花椒、紅蔥皮熬水,加上雞蛋和清油揉麵,反覆搓壓,最後搓成長條盤成環狀,下油鍋炸到金黃酥脆就好了。
入口香酥脆,一口茶一口茶饊,簡直是絕配。街上很多賣茶饊的店,小飛君就不單獨推薦了。
欽工肉圓已經有千百年歷史了,曾經是清代的著名“貢品”,現在是江蘇省十大名菜之一,更是淮揚菜的代表之一。
取豬後腿精瘦肉打成肉泥糊,再加適量肥肉和調味,主打一個鮮美。肉圓光滑細嫩,富有彈性,可以下鍋汆燙煮湯,也可以油炸。
平橋豆腐的出現更是佐證了淮安人擅長烹飪的事實,平平無奇的內酯豆腐被做成“天下第一菜”,從湯底的熬製到煮燴,都少不了悉心鑽研。
內脂豆腐切菱形塊,搭配雞丁、香菇丁、香菜沫,起鍋前淋明油增香鎖溫。
關鍵在湯底:海參、蝦米、雞肉、乾貝、火腿加原汁雞湯熬成,鮮味層層疊加。豆腐滑嫩,湯鮮醇厚,一口下去,全是淮安人對烹飪的講究。
本地人推薦小飛君試一下蒲鮮菜館,說價效比高,味道也好,果然名副其實。
淮安菜的招牌這裡都能點到,最負盛名的軟兜長魚更是好吃到我想單篇分享,豬油脂香、麻油清香、蒜香合一,入嘴嫩滑綿軟,都不用牙齒動魚肉就自己滑入食道。
還可以嘗試蒲菜肉圓,兩種食物煮成一小鍋湯品,蒲菜脆爽,肉圓鮮美,一碗下肚整個人都“活過來“了。
缺點就是生意太好,大廚炒不過來,不過也證明她家不是預製菜。
活魚製作,炒燉結合,鍋貼一側焦香酥脆,再浸泡鮮美的湯汁,每一口都充斥著鹹香微辣,外脆內潤,絕對是嗜魚愛面者的心頭好。
唐士功臭幹(上海路店):上海路利苑新村二區十四幢107號
洪澤老魚館(荷花池花園小區店):人民南路2號荷花池小區N42-49
–
關注小飛君 解鎖更多小眾旅行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