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被忽略的低調省會!滿城古早小吃,目測要成下一個“世界美食之都”

朋友們,如果讓你來評選下一個“世界美食之都”,你會選擇哪個城市?
我會毫不猶豫地選擇福州
@圖蟲創意
繼成都、順德、潮州、澳門、揚州、淮安入選後。最近福州也正式加入“世界美食之都”的申報中。如果成功,將會成為福建第一
@《早餐中國》《風味人間3》
作為閩菜的發源地,福州處處都在印證著“閩以食為天”
實力強勁,登上過《早餐中國》、《風味人間》,好吃又好逛。不管申創結果如何,這座“有福之州”在我心中早已經是無冕之王。
@蘇蕾
福州,是遊離於廈漳泉之外的“掃地僧”
沒有多網紅,但滿城都是“三十年五十年“的古早老店,見證了這裡的歷史與沉澱。
@圖蟲創意
本地話吃叫作“食”,把吃刻在骨子裡,就像他們對“神明“的虔誠,福州人對食物的熱愛也毫不含糊。
@《早餐中國》
三山環抱,一面臨海,福州盛產也擅長鑽研山珍海味
早餐就把山海珍饈請上餐桌。一碗鍋邊糊,以鮮美的蜆子汁為湯底,米糊、海鮮、香菇加入,融合了碳水和山海中的鮮甜,滋味無窮。
@餅餅
吃海貨,品山珍。宴請和日常這些都是餐桌常備,福州人的生活就是這麼“平平無奇”又惹人豔羨。
數不清的美食是這座城市的靈魂,也是申請“世界美食之都”的實力。
@圖蟲創意

拌麵、扁肉、肉燕、粉幹、撈化、花生湯、芋泥、光餅、魚丸、牛肉滑、羅漢肉湯、滑粉、海蠣餅……小吃種類多到陳曉卿也驚歎。

重頭戲當然是閩菜,佛跳牆、荔枝肉、紅糟小腸、南煎肝、爆炒雙脆,許多名字都沒聽過的菜都是百年曆史起步。
@餅餅
在福州,吃不僅是生活方式,更是浸在骨子裡的文化。福州人不在乎餐廳環境,只看重食材新不新鮮,湯燉到位沒有,東西好不好吃。
@圖蟲創意
吃飽了就鑽進1000多個免費公園去散步,找個溫泉泡湯(福州是個溫泉之都),在全國最長的“福道”騎行,大口呼吸城市裡的氧吧。
最近來超級舒服。北方已經入冬,這裡還在初秋,20多度的天氣可太愜意了。
福州很低調,但實力超強
不管吃還是玩這裡都很有底氣
@圖蟲創意
福州是感受閩文化的最好去處之一。
沒有廈門的遊客熙熙攘攘,比泉州交通方便,更是擁有著省會城市的厚重和非旅遊城市的悠閒。

鼓山@圖蟲創意

這是一處坐擁山海的“福地”。不說其他縣區,光是市區就能近距離接觸閩江,遊古剎湧泉寺,踏古徑登鼓山。
這裡很有錢。濱海繁華,港口貿易頻繁,隨便去一個村子都堪比別墅區,幾百平的洋樓自建房看得小飛君驚掉大牙。
@圖蟲創意
但福州也是一座低調的歷史老城,文藝氣息拉滿。
在明清時期的建築三坊七巷,隨便逛逛就能遇到一處展覽,一座小型博物館。這裡也匯聚了名人大家,轉角就是林徽因故居,酒吧街一旁就是林則徐紀念館。

@圖蟲創意
種滿全城的榕樹更是可以追溯到漢、唐時期。
還有全國最長的城市森林步道“福道”,緊貼著山間,不用抬頭就能看到樹木蜿蜒,哪怕在秋冬也一片綠意,彷彿置身森林。
@圖蟲創意
“洋氣”的煙臺山街區則充滿西式風情,建築有點像上海青島的老洋樓。
地方不大,卻分佈著許多精緻的咖啡店、甜品店、brunch、買手店。小飛君強烈建議預留半天citywalk一下,很好逛。
@餅餅
福州的飲食也有這個特點:滿城非遺,煙火氣足,美食屬性強。
街邊小店以“十年”為單位,走在街上,你會看到20年肉燕、30年魚丸、90年花生湯……沒點實力在福州根本開不下去。
@餅餅
跟著本地人的腳步,吃一碗拌麵配扁肉,用筷子攪拌起熱騰騰的煙火氣。咬一口,點一份蝦油撈化,或者乾脆就在小攤上叫一枚紫菜肉光餅,吃得滿口留香。
@餅餅
就連奶茶店和茶館都特別多,愛喝奶茶的朋友有福了!

古早奶茶店,老式八婆婆燒仙草,創新型的唐沫茶兮,紅瓶奶茶,各種閩茶館子。用省內的茉莉花茶、巖茶等打底,把福文化從飲食上傳揚出去,你總能找到一個摯愛。
@圖蟲創意
吃得心滿意足,摸著圓滾滾的肚皮感嘆:福州,可真是個“福地”!
早餐N種選擇
狂吃一週不重樣

📍


正宗閩北建甌扁肉(鳳鳴公寓店)
@def
福州有一句俗語:魚丸扁肉燕,天天吃不厭。足以證明它們實力不俗。拌麵和扁肉的組合是福州人早餐首選,不管吃多少年都不會膩。
這家店面很小,但生意很好,幾乎都是周邊食客過來吃。純手打的鮮脆扁肉,配上香濃的花生醬拌麵,扁肉湯裡豬油的味道非常濃郁,和著蔥香讓人胃口大開。

@大眾點評

店裡還有個招牌是炒芋餃,微辣的口感讓每一枚芋餃都變得格外開胃。軟糯的外皮裡包著肉餡,白菜作為配菜被炒得脆爽,酸酸辣辣的,剛好拿來解膩。
地址:賢南路34-1號

📍


好珵良撈化

@def

撈化看起來平平無奇,甚至有點寡淡,但你放心吃,它的味道可不是一句話、一個詞語就能形容的。這家開在三坊七巷對面,很適合跟三坊七巷連一塊兒。

@def

湯頭清淡但極其鮮美,先把米粉燙熟,一定得用興化米粉才地道,細但超級脆爽,一點也不餬口。有股淡淡的蝦油味道,自選食材,下水、瘦肉、各種海鮮貝類,都很新鮮。
還可以自己往裡面加魚露、蝦油、蒜頭酥點綴味道。
地址:楊橋東路56號

📍


安平巷拌粉幹

小紅書@女小學生
這家是周邊居民的食堂,一到飯點就坐滿人,甚至還要排隊。小飛君學著本地人點單,一碗粉幹,一碗羅漢肉湯。拌粉一定要點,一份只要4塊錢,缺點是分量比較少,幾口就沒了。
大眾點評@超熱心市民李女士
端上來是白色的,其實料頭都在下面。自己再淋點蝦油、白胡椒粉,加一點辣椒醬拌勻。
說實話我本來是沒抱希望的,畢竟是一碗素粉。居然意外地好吃,豬油的香味醇厚,涼拌的粉可口爽利,很完美。
小紅書@西瓜蛋來信
羅漢肉其實就是豬肝沿,也就是豬肝的邊沿部分。新鮮肉切片做成湯,一點腥味異味都沒有,反而很清。還可以往裡面加粉加料。
其實店裡種類和搭配選擇特別多,海鮮豬肉牛肉,大家按照自己的口味選就行。
地址:北大新村(北大路)108號
/鍋邊糊+海蠣餅/
@《早餐中國》
鍋邊糊,又叫鼎邊糊,是福州早餐界的“王者”。
蜆子汁熬成的湯底鮮得發亮,新磨的米漿沿著鐵鍋邊澆一圈,等米漿定型後刮進湯裡。魚乾、香菇這些配料再一加,味道層次瞬間拉滿。
好搭檔當然是本地炸貨。金燦燦的海蠣餅,包裹著海蠣、瘦肉、包菜和芹菜,圓鼓鼓可愛得很,或者更軟糯的海蠣煎,蝦餅、蘿蔔糕也都不錯。
喝上一口鍋邊糊。鍋邊嫩滑,鮮香濃郁,熱氣直衝胃裡。再咬一口鮮到爆汁的海蠣餅,誰能擋得住?

📍


依興煎包

@大眾點評

吃完海鮮,碳水當然也不能少。一顆顆肥美的煎包就是最好的碳水代表。
肉煎包汁水飽滿,肉餡甜鮮緊實,咬開就被鮮到,脆爽的筍絲讓口感更上一層樓;素煎包是蘿蔔和豆芽的,更清爽解膩。
@大眾點評
煎包無論葷素都是1.5元一個,點上一碗湯,兩三個煎包,不夠吃再加一份熱騰騰的拌麵,不要太落胃。
地址:大坪路41號

又甜又鮮
福州小吃太讓人驚喜

📍


得勝魚丸老店
大眾點評@schoolgirlnightmare
魚丸沿海城市幾乎都有,可百年魚丸老店估計沒有幾家。得勝魚丸福州人從小吃到大,藏在小巷子裡卻每天排長隊,名副其實的排隊王。
店裡有和魚相關的一切食物,魚丸、魚滑、魚皮、魚湯。
大眾點評@schoolgirlnightmare
魚丸皮據說是鯊魚肉做的,口感比較彈牙,但絕對不會硬。裡面裹了肉餡,咬開就有細膩的湯汁迸發。
福州的魚丸可以是小吃、主食,也可以是一道湯品,餐桌上隨時都少不了它的身影。可以真空幾包帶回家,也可以現場直接吃一碗。
地址:西洪路銀湖花園2座89號

📍


慶城林華光餅

大眾點評@我超愛吃辣椒的
光餅對福州人來說,就像饢之於新疆人,是少不了的家常食物。如果說饢是披薩皮,那光餅就是貝果。還要比貝果種類多、口味多、更便宜。
大眾點評@我超愛吃辣椒的
這家餅店種類很齊全,口味也好。大家都是成袋成袋買的,素光餅,紫菜光餅,蝦乾餅,蔥肉餅,糟肉餅……甚至還能夾菜吃,簡直是福建人的肉夾饃

地址:慶城路38號

📍


葉家花生湯

@def
福州人嗜甜,喜歡奶香的芋泥,也喜歡又甜又滑的花生湯。
而且芋泥質量出奇地高,芋頭和豬油搗爛,直接蒸熟了拿勺挖著吃都行,到店就聞到濃郁的芋艿香味兒。
花生湯比我想象中要甜一些,花生都被煲到入口即化,整體口感非常順滑。
地址:東街街道

📍


唐沫茶兮

@def

我待了三天,每天要兩杯唐沫茶兮打底,上一個這麼狂熱的還是茶顏悅色。
它可是創新閩茶的代表,用省內的巖茶、白茶、茉莉花茶打底,小飛君真是愛到不行。
地址:福州分店多,大家就近選擇即可
來發源地狂吃
閩菜早該出圈
📍
學軍盛記
@def
這家很適合1-2人食,份量不大,卻是很經典的福州家常菜味道。像鱘飯、燉湯、佛跳牆、荔枝肉、炒粉幹之類的這裡都能吃到,也很有價效比。
@def
我吃了兩頓,感覺湯品更優秀。墨魚筒骨湯、玉米排骨湯親測好喝,一盅一盅的文火煲制,每一位食材的本香都被激發出來,特別暖胃。
炒粉也不錯,根根分明,脆爽清口;荔枝肉就有點不對我的口味了,過於酸甜。
地址:學軍路53號廣德小區1-3號樓連體部分1層
📍
大豐收
大眾點評@水也王冊
大豐收脆魚小飛君挖到的寶藏,可能福建廣東人不陌生,可外省人卻覺得好吃極了。
脆魚就是脆肉鯇,吃蠶豆長大的魚,口感極脆。切成片狀,別看它一層花椒和幹辣椒,其實不會很辣,反而更多是幹香。
@大眾點評
我還點了脆魚條,很實在,紮實的魚肉質感裹著牙齒,又酥又香。
其實本地很多店都做脆魚,但大豐收是連鎖店,出餐水準更穩,分店也多。如果有更好吃的店歡迎大家推薦給小飛君哦。
地址:南街街道八一七北路東百中心C1館負二樓
📍
閩食府
@餅餅
不過我還是建議時間充足的朋友來這裡吃一頓閩菜,當地的老牌餐廳了。規格和菜品都很精緻,雖然部分菜品價格偏高,卻是本地人聚餐的選擇之一。
在這裡可以吃到正宗閩菜:原汁原味的鮮,大量運用本地紅糟,把“糖醋口“發揮到極致。
@《福州新聞網》
也可以吃到佛跳牆,製作程式複雜繁瑣,海參、鮑魚、魚翅、鹿茸、瑤柱,所有食材小火慢燉,不加一滴水,全靠本味滲出。最傳統的做法,也是最滋補的味道。
地址:五四路173號
文中出現店鋪彙總:
正宗閩北建甌扁肉(鳳鳴公寓店):賢南路34-1號
好珵良撈化:楊橋東路56號
安平巷拌粉幹:北大新村(北大路)108號
依興煎包:大坪路41號
得勝魚丸老店:西洪路銀湖花園2座89號
慶城林華光餅:慶城路38號
葉家花生湯:東街街道
唐沫茶兮:福州分店多,大家就近選擇即可
學軍盛記:學軍路53號廣德小區1-3號樓連體部分1層
大豐收:南街街道八一七北路東百中心C1館負二樓
閩食府:五四路173號
– END –
 – 👇 關注小飛君 解鎖更多小眾旅行地 👇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