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傳10月29日山西陽泉盂縣“老虎傷人”,但我們在影片裡看到的卻是一隻華北豹因獵套受傷。謠言背後隱藏著怎樣的真相呢?今晚8點,貓盟理事長大貓與長期從事野生動物救助的和順生態保護協會楊院長,一起加急直播開聊!請掃二維碼預約。

今天的推文講的是近期的另外一個熱點:在南京,野豬總在風口浪尖,對野豬造成的人獸衝突的聲討不絕於耳。這一次,野豬再次來到風口浪尖,朝它駛來的是一列火車,事故發生,野豬死去,但事情還沒有結束。
D5518次動車和野豬相撞,當列車機械師下車檢查情況的時候,與鄰車道駛來的G7267次動車發生碰撞,搶救無效身亡。這是一個悲劇,人的生命是最重要的,我們對遇難者表示哀悼。
當事故發生,各種平臺上滿是對野豬喊打喊殺的聲音,但實事求是地說,把矛頭指向野豬並不能掩蓋事故中有可能存在的其它安全隱患。列車停車需要檢查的情況可能有很多種,但下車檢查不應該面臨被鄰車道列車碰撞的危險,這些操作按理應該在更加安全的情況下完成。

事故發生後,多個媒體的報道都強調“野豬太多、氾濫了”
高鐵線路部署了防異物侵線裝置,野豬能進入高鐵正線,則說明防護系統出現了漏洞。另外,事故調查報告提出機械師“身體侵限”,高速列車造成的氣壓差會把附近的人“吸”向列車,導致事故,所以機械師本身操作可能存在風險。

南京動車段事故調查報告
如果我們不希望再次發生如此悲劇,我們更應該找到安全隱患,解決安全隱患,這是對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負責任的態度。
處理人獸衝突需要理性

關於南京的野豬人獸衝突問題,科學的城市野生動物管理不應該被輿論裹挾,輿論的節奏受到情緒、流量等等方面的非理性的影響,對於野生動物問題的判斷和管理應該基於理性。
對於野豬頻繁出現在城市,我們可以嘗試分析其原因,野豬的數量是唯一導致它們進入城市的原因嗎?控制野豬數量是防止野豬進入城市最有效的方式嗎?或者還有別的方式可以有效減少野豬進入城市嗎?

南京官方表示“我們已經在調控野豬數量”,但這個說法顯然不足以讓大眾滿意,許多人認為“野豬這個動物有害無利,應該徹底消滅”
透過新聞檢索,我們發現野豬出現在城市的情況更高比例發生在秋冬季節(比如現在),此時正值野豬發情期,雄性野豬會透過擴大活動範圍來獲得更多繁殖機會,擴大活動範圍就會導致它們離開固有的活動區域來到並不熟悉的區域,在激素的作用下,它們也會改變往日謹小慎微的生活態度更傾向於大膽地來到未知的區域。在人類的角度看,實際的現象就是野豬頻繁進入城市,但這樣進入城市,不單純是因為野豬太多,也有棲息地破碎的原因。
貓盟在和順的紅外相機拍到了公野豬親近母野豬的特殊時刻 ©貓盟
如果我們能對進入城市的野豬的性別進行統計,再結合野豬這個物種是雄性擴散的習性(就是說,在繁殖期,是雄性透過增大活動範圍來尋找繁殖機會)。就可以更好地判斷是否是棲息地破碎導致的野豬進入城市。如果進入城市的野豬主要是雄性,則能更支援棲息地破碎這個原因。

如果闖進城市的主要是公野豬,則說明城裡破碎化的棲息地,影響到它們擴散,從而導致了人獸衝突 ©貓盟
但這裡也應注意,在統計時,應該區分進入城市和在自然棲息地邊緣活動的不同,比如,在夜晚南京紫金山山腳下的森林邊緣翻找橡子的野豬不應記錄為進入城市,明顯離開自然棲息地且無法自行迴歸原本棲息地的野豬,才應該記錄為進入城市。
如果是野豬整體種群數量增長,再由於自然棲息地食物不足導致的野豬進入城市,則應該是野豬的雌雄比例相當,因為如果是肚子餓來城市找吃的,那顯然應該跟性別無關。如果雄性比例遠超雌性,則應該考慮野豬發情期因為棲息地破碎缺乏聯通才導致了野豬進入城市。
解決棲息地破碎問題

對於高度發展的城市,想要把各個棲息地聯通起來肯定不是輕鬆的決定,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但透過更多詳盡的實地調查也往往可以找到更佳和價效比更高的解決方案。
在南京和句容之間,一條公路把寶華山和湯山分割,但在公路之上有一條綠色廊道,讓野生動物有機會通行,把湯山和寧鎮山脈連線在一起,組成完整的棲息地。在南京城市中,也有類似的案例,南京國防園和清涼山公園被公路切割開,但在公路上有一條植被茂密的通道把兩邊的山體相連,讓野生動物的棲息地聯通。

湯山公路上的生物廊道

南京國防園和清涼山公園在地圖上是分開的兩片
這些案例都證明著這座城市對於野生動物的友好,也是對於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偉大理論的踐行。
除了跨越公路的生態廊道,讓野生動物的棲息地聯通需要尋找更多的可行方案,比如也許可以透過時間置換空間的方式來實現棲息地的聯通,野生動物可以透過人們休息之後的深夜,利用綠化帶實現擴散,把不同棲息地用這樣的方式相連,減少野生動物誤入城市的機率。綠化的方式則需要從為人類服務的“乾淨整齊”的方式,向著有利於野生動物的“近自然綠地”的方式轉變。

2022年正在建設的深圳大鵬新區環壩路生態廊道,這是大鵬新區的第二條野生動物生態廊道,和第一條一樣,它將串聯起七娘山與排牙山的棲息地,幫助野生動物自由擴散 ©深圳特區報
當更多棲息地相互聯通,野豬闖入城市的機率將會降低,但不可能避免,這是我們和它們共享的地球資源。當我們在紫金山散步,享受大樹森林和鬆軟土壤的時候,也不應該遺忘紫金山富饒的自然環境,是生態系統中所有生物一起參與建設的結果,野豬不會主動參與種樹或者鬆土,但它們的生活習性賦予了這個物種偉大的生態功能,它們存在,就伴隨著生態系統服務,我們因此受益。
說起來看似無關,你甚至可能不信,當你在紫金山呼吸,感受到空氣的清新,那裡就有野豬的功勞。因為新鮮的空氣由眾多的植物參與制造,有太多的研究證明過野豬在健康的森林植物群落行程中的重要作用。當你在紫金山聞到泥土的芳香,而不是容易讓你生病的落葉倒木黴變的味道,這是由於眾多野豬不斷翻拱土地製造了健康有活力的森林土壤。

野豬並不是“除了作惡什麼都不會”的“害獸”。它們也是生態系統提供生態服務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貓盟
人類生活在生態系統之中,生態系統的穩定由包括野豬在內的眾多物種構成的,複雜的關係網路維護。我們沒有什麼可以高高在上的理由,我們必須和其它生命分享地球資源,沒有它們也就沒有我們,並且不是生態系統裡的生物都沒有了才會輪到我們遭遇不幸,事實很可能是生態系統的環節稍微缺失幾個,就該輪到我們倒黴了。
為了維護生態系統的穩定,我們應該保護各個物種之間的關係。鑑於別的物種之間的關係只要沒有我們搗亂一般都挺穩定的,所以我們還是應該先關注關注我們和別的物種之間的關係。
距離也不要太近

還是從野豬說起,除了盲目的對野豬喊打喊殺以外,過分的友好也是非常危險的。
我們也在實地和各種媒體平臺上看到很多民眾投餵野豬,首先,對於個人來講這是非常危險的行為,野豬並不兇殘但它容易受到驚嚇,受驚之後會狂奔,奔起來萬一蹭到人,不是一般人類單薄的小身板能承受得住的。所以不要投餵野豬也不要主動接近野豬,尤其不要圍觀,因為幾個無惡意的人好奇地圍攏過來,在野豬看來卻很像是捕食者的包圍,它要是誤會了衝起來,你很可能跑不過它。
忙忙碌碌掘地找食的小野豬 ©貓盟
第二,一旦野豬依賴人類提供食物,則會帶來種群數量超過自然承載能力的增長。野豬數量多,食物少,又依賴人類提供食物,就會發展為跟人類競爭食物。到時候野豬才是真的危險,我們杜絕投餵就不會發生這樣的情況。
同時我們還應該主動避免讓野豬接觸到垃圾,應該做好垃圾桶的保護,不要讓它們形成翻垃圾桶的習慣,這也是為了避免野豬依賴人獲得食物。另外投餵流浪動物的食物也會成為野豬的食物,定時定點地投餵流浪動物,不光對於流浪動物,對於野豬也如同“食堂開飯了”,保持我們和野豬之間原本自然的關係是最美好的,不要引豬入室,減少野豬入市的風險。

這隻“悠閒”的野豬的照片拍攝於以色列的海法,照片一旦發表就在網上走紅
野豬和人類的衝突發生的場景有很多種,比如農田,比如城市,對於不同場景的野豬應該有不同的分析和判斷。我們今天討論的情景是城市中的自然棲息地中生存的野豬。
野豬進入城市很可能不是單純數量的問題,也可以是棲息地破碎導致的。讓更多棲息地聯通可以降低野豬誤入城市的機率,人類應該規範自己的行為,維護和野豬自然的關係和距離,不要投餵野豬,也不要讓野豬養成在人類周圍獲得食物的習慣。我們可以和野豬更和諧地共存,我們也非常需要野豬提供的生態系統服務。
緩解人獸衝突我們可以找到很多種方法,但前提是我們擁有和其它生命分享地球資源的態度。
紅嘴藍鵲跟在野豬身旁,野豬挖地也讓它們能更容易地找到地下的食物
網傳10月29日山西陽泉盂縣“老虎傷人”,但我們在影片裡看到的卻是一只華北豹因獵套受傷。謠言背後隱藏著怎樣的真相呢?今晚8點,貓盟理事長大貓與長期從事野生動物救助的和順生態保護協會楊院長,一起加急直播開聊!趕緊點選下方入口預約。
-End-

成為貓盟月捐人,共守中國荒野
………關於城市野生動物,你還可以讀………
別上山了……城裡就有你想要的
一隻動物,學會多少種技能才能在包郵區活下來?


長按二維碼關注貓盟,記得給我們標🌟哦

關鍵詞
貓盟
華北豹
野生動物
和順
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