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慘劇本

圖:alleyway

聊聊A股。
今天算是明顯下跌了,5000多隻股票,僅有不到500只在漲。
那麼很多人想問——
“火熱的行情結束了麼?”
這幾天A股下跌,和一件事有

底層

關聯:

美元階段性走強。
它一強,人民幣資產容易走弱。
也不僅是A股走弱,港股走弱跡象更明顯,從11月6號到現在,恒指跌了7%+。
用後視鏡的角度來看——
特朗普11月6日宣佈大選獲勝那天,也就是我標紅色三角形的位置,美元強勢拉出了大陽線。

就這天開始——
A股的上證指數,港股恒指都開始進入了新調整。
我在11月6號那天寫到特朗普當選,我說我最困惑的是:
特朗普上來後,美元會怎樣?我有點猜不準。
現在看的話,美元至少短期走強了,把A股拉下馬了。
但這只是短期走法。
長期呢?變數太大。

特朗普如果想強勢復甦美國經濟,很可能會推動降息,而降息會使美元走弱。
所以美元究竟是走弱還是走強,拉長了視線來看的話,仍然有很大變數。

也可以說說內因。
肉眼可見,這幾天挺多科技股\題材股開始熄火,漲不動了。
遊資們賺多了錢,階段止盈了。所以也拖累了A股,導致成交量也縮水了。
就是,苦了最近接盤題材股的韭民們。
有一種很慘的劇本是:
1)小帥先是10月8號急匆匆入場,接盤在了山頂。
2)然後看自己持倉漲不動,很心急。
一狠心一跺腳,割肉去買漲得好的科技題材股。然後又接了科技題材股的山頂。

盤子一個接一個,一接一個不吱聲。
不知道有沒有讀者演到了這種最慘劇本?

我自己常常勸自己,不要眼紅別人賺得多,賺自己那份錢就好;
減少東張西望,撿芝麻丟西瓜的做法
那——
如果沒踩這種最慘劇本,不用太擔心。
市場肯定會波動調整,跌一跌特別正常,漲多了會跌,跌多了也會漲。
成交量沒很差,還是在萬億以上,咱們也可以忍耐一定的回撤。
怎麼辦呢?
我會忽略掉這類波動,就默默承受

此外,如果市場調整下跌,也不一定是壞事。

我之前的股票組合是以收息為主,很看重業績因素。
但缺點也很明顯:

行情火熱的話,容易跑輸市場平均收益。

當市場跌下來,我就會有機會思考,要不要趁調整的時候,埋伏一些科技ETF,或者別的ETF?
又或者把一些賣了的,再加回來。
也不心急。
慢慢思考,有機會再撿~
可以少賺,不能多套

可以多說一句的是,黃金最近走弱了。
美元和黃金屬於冤家,你強我弱,我弱你強。
我10月底的內容有寫,“我把投資性的黃金都清掉了。”
現在看,走了一回狗屎運,階段性賣在山頂。戳此回看
說起來,家裡的首飾黃金我肯定不會賣嘛,主打一個情緒價值。
但我發現,今年消費風向有個好玩的變化。
很多以往買奢侈品的人,今年換了口味,減少了奢侈品購買,改成買一些貴价黃金首飾。
比如我經常刷貼子,發現有一個還挺火的牌子,避免廣告嫌疑,就不說具體名字了。
它家設計款式挺靚麗,走高階奢侈品路線。
刷到一些博曬的圖

圖:@Reiko

看得出來,工藝挺精緻。
全國只有33家門店,開在SKP、永珍城之類的高階商場。
有的人形容它是“黃金中的愛馬仕”,主打“古法黃金”,我不懂,就是照貼文字而已
那,所謂奢侈品麼,就是設計工藝溢價很厲害。
我隨便搜了一款足金葫蘆吊墜:
約重19.6克,賣19390元。
算下來每一克價格是989塊錢,對比今天上海金價是每克591元。
這這這,溢價太猛了…

黃金首飾本身並是好的投資品,再加上奢侈品的工藝溢價,只看金價的話,不知道要囤多少年才能“回本”了。
但我也理解為什麼有的人喜歡買它。
因為再不濟,它也比很多奢侈品穿戴、包包,珠寶啥的保值

畢竟是黃金,漂亮的黃金。
似乎也有二手商家,會用高一點的價格回收它。
今年傳統奢侈品行業不太景氣,往年常常缺貨的頂級款式,都變得貨源充足。
很多高資產家庭的消費心態也在變得保守。
追求情緒價值也變得更實用主義了。
有位貴婦博主是這麼說的:
“這麼美,所有款式都可以和媽媽婆婆換著戴,很划算啊”
把奢侈品換成好看的黃金飾品——這也算精明消費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