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英偉達官網影片截圖
當地時間3月18日,英偉達CEO黃仁勳在加州聖何塞舉行的英偉達AI盛會GTC 2025上發表主題演講。
在長達2小時的演講中,黃仁勳展望了AI科技演進,公佈了英偉達的Blackwell架構最新一代產品、此後幾代產品的計劃出貨時間,還透露了英偉達與其他科技巨頭在自動駕駛、AI網路、機器人領域合作研發的進展。
在這場重磅演講之前,許多分析師都表示,這將是AI投資的一個拐點。Wedbush分析師Dan Ives在發給《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報告中寫道:“我們相信,本週的英偉達GTC大會將成為科技股的轉折點,因為華爾街開始重新關注AI革命和未來幾年的大規模科技支出。”
著名投資人段永平在黃仁勳演講前一小時高調宣佈買入英偉達。他在雪球上分享的買單顯示,他以92.52美元的限價買入10萬股英偉達股票,同時以120美元的行權價賣出這批股票對應的看漲期權,合約有效期為2026年3月20日到期。
然而,在演講的當天,英偉達股價卻以3.43%的跌幅收盤,報115.43美元/股,與1月7日盤中創下的歷史高點相比,市值已經蒸發約9200億美元。有分析師認為,黃仁勳的演講內容大多是老生常談,沒有超出市場預期,未能激起投資者的熱情。


段永平豪擲925萬美元買入英偉達
在黃仁勳演講開始前的一個小時,著名投資人段永平在雪球平臺上曬出了自己對英偉達限價92.52美元的Buy Write策略買單,總價為9252000美元。

圖片來源:雪球
在Buy Write策略中,限價92.52美元不是指以每股92.52美元的價格買入股票,而是整個交易的每股淨成本,即減去期權賣出後收入的每股成本。
段永平買入10萬股英偉達股票的同時,又賣出了這批股票的1000份看漲期權,看漲期權的買方有權在2026年3月20日以120美元的價格買他手上的英偉達股票。
這意味著,當英偉達股價高於92.52美元但低於120美元時,段永平可以賺取期權溢價和股息,相當於降低了持股成本。當股價高於120美元時,涉及的這些股票將被行權,段永平將賺到固定的期權溢價,但額外上漲的收益將屬於買家。而當股價低於92.52美元時,他將產生虧損,但期權溢價會彌補一定的損失。
這種策略表明,段永平看好英偉達股票,但擔憂近期的市場穩定性,短期來看英偉達股價會平穩甚至小跌,所以他使用期權交易緩解下跌風險。
有雪球使用者質疑,段永平此次的策略只是一次短期的套利行為,而不是真正想長期持有英偉達股票。對此,段永平駁斥道:“自己不懂的東西最好不要去評判別人”。

圖片來源:雪球

黃仁勳研判:機器人將是下一個AI風口
在GTC 2025的舞臺上,黃仁勳激情演講了兩個多小時,重點介紹了英偉達在AI領域的進步以及他對未來幾年行業發展趨勢的預測。
他表示,四大雲服務提供商(亞馬遜、谷歌、微軟和甲骨文)對GPU的需求正在激增,並預計,到2028年英偉達的資料中心基礎設施收入將達到1萬億美元。

圖片來源:英偉達官網影片截圖
黃仁勳在演講中還透露了英偉達下一代晶片架構的更多細節。據悉,Blackwell Ultra計劃在2025年下半年推出,而Rubin AI晶片預計將於2026年底推出,Rubin Ultra則將於2027年問世。
針對行業發展的趨勢,黃仁勳表示,十年間,AI從感知和“計算機視覺”發展到生成式AI,現在又發展到AI Agent,也就是具有自主推理能力的AI。“每一個階段、每一波浪潮都為我們所有人開闢了新的市場機遇。”而AI的下一個浪潮已經到來了,那就是機器人。
黃仁勳說,由“物理AI”驅動的機器人可以理解摩擦和慣性、因果關係和物體永久性等概念。他在會上展示了呆萌又可愛的機器人Blue以及通用人形機器人基礎模型Isaac GR00T N1。

機器人Blue 圖片來源:英偉達官網影片截圖
Blue能夠發出可愛的聲音,行走動作自然,就像“機器人瓦力”一樣。它基於名為“牛頓”的開源物理引擎,該引擎由英偉達與Google DeepMind和迪士尼研究中心合作開發,專門用於機器人研發,預計將在2025年年底推出。
而此次釋出的Isaac GROOT N1是世界首款開源的、可定製的通用人形機器人基礎模型,該模型採用雙系統架構,靈感來源於人類認知原理。Isaac GR00T N1將與英偉達的Cosmos AI模型配對,幫助開發機器人的模擬訓練資料。據他透露,Isaac GR00T N1已經被機器人企業傅利葉、Agility Robotics和波士頓動力等廠商使用。
黃仁勳表示:“通用機器人的時代已經到來,世界各地的機器人開發人員將開闢AI時代的下一個前沿。”

華爾街保持觀望,有投資經理直言放棄加倉
雖然黃仁勳在演講過程中熱情洋溢,並表示英偉達始終把握著AI的風口,但二級市場和華爾街對此並不買賬。
3月18日,英偉達股價卻以3.43%的跌幅收盤,報115.43美元/股,與1月7日盤中創下的歷史高點相比,市值已經蒸發約9200億美元。這背後的原因在於,英偉達所宣稱的幾個重大機遇並不會在短期內轉化為主要收入來源,而且,黃仁勳的主題演講基本符合預期,沒有讓人眼前一亮的東西。
科技行業分析師Maribel Lopez表示,人們原本希望GTC的演講能提到新的收入來源,但機器人和量子計算這些領域需要時間才能帶來回報。
她補充解釋道:“量子計算不會成為任何人的短期收入驅動力,機器人雖然看上去更主流一點,但它的擴張速度不會像英偉達的核心晶片業務那麼快。”
Zacks Investment Management公司的客戶投資組合經理Brian Mullberry表示,英偉達不再像以前那樣光彩照人了,“聽了他(黃仁勳)今天的講話後,並沒有什麼超級突破性的進展讓我想購買更多的股票。”
除此之外,人們對於AI投資何時能帶來革命性的變化也產生了懷疑,這拖累了科技股的行情。
Jonestradin首席市場策略師Michael O‘Rourke表示:“這更能體現市場的心理。去年,人們對幾乎所有事情都感到興奮不已。而今年,他們更加謹慎,我們看到的是拋售而不是反彈。”
記者|嶽楚鵬編輯|||陳柯名 蘭素英杜波
校對|金冥羽

|每日經濟新聞 nbdnews 原創文章|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摘編、複製及映象等使用
如需轉載請向本公眾號後臺申請並獲得授權
推薦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