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抑鬱症好起來究竟是一種什麼感受?
我們上週在公眾號發起徵集,收到幾百位朋友的真誠分享(感謝大家🙏)。
在整理素材的過程中,我不止一次流下眼淚,那些對很多人來說稀鬆平常的微小幸福、喜悅、平靜感,被抑鬱症患者們期待著,珍惜著——
第一次聞到橘子的味道、下樓吃一碗麵、第一次可以坐在 19 樓好好欣賞街景……
ta們學著從零開始感受自己,感受這個世界。
好訊息是,總會慢慢好轉。一位朋友曾在兩年前參與過「抑鬱症是一種什麼感受」的徵集,這次又和我們分享了好起來的感受。
不過抑鬱症的康復並非一蹴而就,好的感受可能不會持續太久,狀態波動起伏更是常態。
無論如何,這些微小的勝利累積在一起,就能給人更多信心。
現在,我們希望把這份力量傳遞給你。
01
「能聞到橘子味了」
@ 二九
我能看到顏色了。下班路上看到很好看的夕陽,淡粉色的,眼淚一下出來了,內心充滿喜悅。
現在抑鬱症已經完全好了,可以發現很多細小的可愛的東西。
@Fireater
看一部電影,在電影院裡痛快大哭了一場,一瞬間好像所有情緒都回來了,我又能像正常人一樣,感知快樂和憂愁。
@ 炎炎
和朋友吃完飯後回到辦公室,隔壁組的師兄在吃橘子,那個橘子味好香,我也想吃橘子,意識到自己要好起來了。把這件事跟一起吃飯的好友說了,對方激動地給我買了一大袋橘子。

《 天使愛美麗 》
@ 阿紫
原野上,一個人悠閒坐著。碰到了兩隻邊牧在打鬧,我幫小孩放起了她放不起來的風箏,小朋友笑得很甜,那隻蝴蝶風箏也飛得很高。突然覺得,這個世界其實也還好。
當時的感覺非常好,雖然現在我依然感覺有點糟糕。
@ 夜空裡的雲
好像乾涸的腦子裡突然注入一股清泉,每個細胞都雀躍著活了過來。當時其實沒做什麼特別的事,就是普普通通騎車去買碗餛飩的路上,突然靈光一現好起來了。
同樣的街道、陽光、樹,在眼裡不一樣了,能看到風中葉子搖動的歡快,能聞到街邊小吃的香氣,能感受到陽光照在手臂上的溫暖。而在病中是感受不到這些的,或者說,能看到、聞到,但沒有情緒。
幾個小時後,這種狀態慢慢就消失了,但至少給了無望的我一個火種。之後的黑夜裡,我會主動回憶這個感覺,把自己從深淵裡拉上來一點點。
02
「想吃蛋撻了立刻下單」
@ 柏
忽然想吃蛋撻於是立刻下單,甜甜的熱熱的酥酥的一口下去,忽然意識到,我終於能享受進食這件事,而不是僅僅維持生命體徵了。
@ 空腹先生
逐漸找回控制感,以前伸手夠不到水杯寧可渴著,現在累也能出去哄自己出去跑個五公里。
兩年多了,逐漸恢復活力獲得精力,之前還回答過你們詢問1000人抑鬱症感受的帖子,很開心現在能回覆這個問題(編者注:我們也很開心😊)。
@ 好的
無比尋常的一天早上,我走在上班路上,突然覺得路邊打著吊瓶的樹木很可愛,天氣不冷不熱,突然心裡就有種衝動想去做很多事。
我想把房間收拾乾淨,想化個妝換身衣服出去轉轉,想去超市買以前愛吃的零食,想給自己做一頓飯,好像一下擁有了很多精力。

《 托斯卡納豔陽下 》
@ 椰子
開始期待第二天日出,期待早餐,午餐和晚餐。
這種狀態持續3-6個月了,偶爾會有起伏,現在狀態還不錯。
@ Emma
我是重度抑鬱,有一天,擰牙膏的蓋子,發現特別利索了,這種利索讓我感覺陌生,已經很久沒有這麼痛快地擰開過一個牙膏蓋子了。 我意識到,不一樣了,然後一切都從那一天開始慢慢好起來。
當然,還是會有低落的時候,但我並不擔心,我知道會過去,當它來臨的時候,就趁機好好休息。
@ 小衚衕學
有一天下班回家路上,突然發現自己已經很久沒有考慮自殺這件事了,儘管也會遇到很多問題,但再也沒有考慮過這個選項。
@ 冰冰
抑鬱最深的時候,我把家裡陽臺封死了,不敢去高處,因為害怕自己一衝動跳下去。後來有一天工作出差,很平靜地坐在酒店 19 層的飄窗上喝咖啡,看著下面的行人發呆,猛然意識到,自己已經有很久沒有從這個角度看過街景了。
那一刻我才終於確信,真的好起來了,我又活了一次。
@ 思無邪
前些年,在一場自殺未遂後,我毅然辭掉工作,收拾行李去了很遠的一個山區過活,遠離糟糕的原生家庭。待了有六七年,每天都戴著耳機在山上散步。
有天突然覺得很放鬆,沒發生什麼特別的事,但就是覺得很平靜愉悅。看著連綿的山巒,靜謐的樹林,綠油油的菜田,原來這就是活著,多久沒有冒出「我想死」這個念頭了呀,活著原來也不錯。

《 托斯卡納豔陽下 》
@ 胖嬋
雙相,主訴軀體障礙,各種各樣的慢性疼痛時時刻刻折磨著我,當疼痛消失時就感覺自己好一些了。
@ TIMETOA
軀體化症狀減少,雖然還在吃藥,但不會再出現嚴重的呼吸困難和頭疼了。之前會偶發呼吸困難、心悸、頭疼,嚴重的時候起不來床,出去取快遞要靠著貨架才能站穩。
@ 納納
早晨起來的時候,胸口沒有那麼堵塞了。
距離這種感受出現有幾年了。會波動起伏,但迎接黎明的欣喜感佔得比例越來越大。
05
情緒從強烈的「暴風雨」
變平靜
@ 張張
騎著電動車走在學校的路上,開始覺得這個地方還不錯,之前每天都平等地恨這裡的所有東西。
持續了一週半到現在,感覺很平靜。
@ 費費
感受是:誠覺世事儘可原諒。這種感覺每天都會出現一小會兒,有波動起伏,會很珍惜這樣的時刻。
@ 小煜
當我從滿腦子的「憑什麼、為什麼、毀滅吧」,變成「沒關係、也挺好、會好的」的時候,我知道要好起來了。

《 海鷗食堂 》
@ Kc
感覺好起來的那天,在心裡把傷害我的人認定為了壞人,我不再乞求他對我好,並確定他傷害了我。從那一刻起,心裡面相互衝突的兩種想法,平靜下來,融合成了一個想法:我會對自己好。
從那天起,抑鬱焦慮還是有,但強烈的內心衝突再也沒有了。
@ 沉舟的碎裂聲中
「是啊,會開始想說話,即使是深夜,我沒有歇斯底里,我很平靜,這只是我啊。我愛我,好像感到我的病好了。春天來了,真好。我貪婪地一口氣想呼吸兩口氣,這是春風啊。」
這是我在 2024年3月15日 寫的日記,現在 2025 年了,我還沒有徹底好,可是還能感受到那時的一點點力量。
06
能善待自己了
@ 花捲
低落的時候,能主動做一些讓自己能感受到開心的事情,比如煮麵,熱一杯牛奶,讓自己好好的。
現在的狀況很好,幾乎一年沒有抑鬱了。
@ 銀河跡
我決定要好好照顧自己,具體來說,我要讓自己按時吃到一日三餐,有時樓下買,有時點外賣,有時自己做。
有時候到中午還是會想,不然這頓不吃了吧,但我心裡生出了一個堅定的聲音,如果想要好好活下去,我必須照顧好自己的身體,我必須善待自己。然後就會行動起來,選一個最容易做到的方式,下樓吃碗麵再加一個茶葉蛋。
@ 只開轉向過度嗎
諮詢師有一直建議我寫日記,某一天我翻到最開始的幾頁,發現在情感上已經不太能理解過去的想法。我好像不再恐嚇、辱罵自己了。
@ Butterfly
那天日落很美,我笑了,好久沒有發自內心地微笑了。鏡子前的我,因為長期抑鬱而變胖,肉肉很多,但我卻覺得比以往任何時刻都更加美麗。
重生過後的我,變得更柔軟了,直面自己的脆弱,願意分享自己的感受。

《 丈夫得了抑鬱症 》
07
能和他人好好相處了
@ 申女士
和愛人吵架以後不覺得世界崩潰了,就算真的一個人,也有勇氣面對世界。
4 年前抑鬱的,3 年前遇見愛人,在一起三年多,慢慢被治癒了。
@ 微雨
當我發現與人相處時變得越來越從容,知道怎麼去交朋友,去一個陌生的環境不會焦慮了,我就覺得開始慢慢變好了。
@ 糯糯
某一天突然發覺,我和爸爸聊天時會說笑話逗他笑了,我自己也會咯咯笑。冷漠的內心變得明快了,願意和親戚交流,哄爺爺,而不是封閉自己,不再把每週的諮詢當做救命稻草一般。
要說完全好了嗎,倒也沒有,比如現在就感覺自己很沒用。
08
可以「活在當下」了
@ 養羊
我時常在人際關係中應激,很多細節會把我拽回曾經的創傷中。時間凝固在那一刻,做著不同的事卻被同一份痛苦緊緊拽住。
有一天,我心平氣和地跟新朋友聊及創傷,聊完發現並沒有如之前一般有很嚴重的軀體化症狀。我好像漸漸能分清「當下」是什麼了,可以把此時的我和過去的我看成兩個事物,那感覺就像我從照片裡掙脫,打破映象呼吸到新鮮空氣,哪怕這過程花了好多年。
@ 阿橙
有天和異地男友聊天的時候說到,「我以前生病的時候會……」猛然驚覺我已經把抑鬱當成曾經發生過的事情了。
那一刻,我清晰地意識到我的心理能量在當下流動,而非凝固在過去。那天我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把攢了三年半的吃空了的藥盒全丟了。
其實好起來的感覺比這個頓悟來得早。現在的生活依然幸福,已經斷藥兩年多了。
@ YMMMY
能夠有力氣抬頭看看周圍擁有的一切,看窗外的風吹樹搖曳,想像自己就是一棵樹,陽光雨露,風吹雨打,不卑不亢,只是自然、靜靜地呼吸,不再恐懼根系無法汲取到足夠的養分。
不對過去的自己抱歉,也不對未來的自己抱有期待,感謝自己在任何艱難的時刻,都力所能及地呼吸。

《 生命之樹 》
@ 橙子茶
過年時,走在某寺廟的路上,那個寺廟很高,有很多臺階,走一段就要歇歇,旁邊一直有人放很長串的鞭炮。
就在那一刻,在自己的喘息聲中,在連續不斷的鞭炮聲中,我感覺自己被拉回了現實,拉回了當下。不再把思緒困在過去或未來或別人身上,感受到自己與現實是有連線的。
這是我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什麼是「活在當下」。
09
我接受了和抑鬱共存
@ 吳徵大飄飄
在做了各種努力,比如去旅行、去寺廟、去學習心理學、去休息,試著讓自己變好都沒用的時候,有一刻突然意識到:這一輩子就這樣啦,再也好不了啦,認命自己是個情緒「殘疾」的人了。
真的認命後,沒想到反而從情緒的深淵裡出來了。
@ 小z
我已經忘記那個想法是什麼時候出現的,但能很清楚地記得,那一刻,我不再糾結於「好起來」或者傳統意義上的康復。而去思考,如果抑鬱症註定要和我相伴一生,按照目前的狀態,我好像也可以和它共存下去。
這樣的想法給予了我前所未有的輕鬆,現在依然按照這樣的方式生活著。
目前的狀態就像,我是一個房間,而抑鬱症是房間裡的一顆球。我無法阻止它滾動,但它也不是時時刻刻都在撞向牆壁。偶爾撞向我的時候也會覺得不適,但相比之前的頻率已經低了很多,我可以應對。

《 Modern Love 》第一季
安妮·海瑟薇扮演一位「帶病生存」的雙相患者
⏰提醒
本文中的分享無法作為康復程度的判斷標準,在某些情況下,患者對「抑鬱症好了」的正面感受也需要有一定的警惕。
因為近40% 的雙相情感障礙患者最初會被診斷為單相抑鬱障礙[1][2],患者在輕躁狂時期體驗到活動量的增加、精力的充沛、才思泉湧,可能不會被患者視為負面事件,而是「抑鬱症好了」的表現[3]。
對單相抑鬱症的不正確診斷會帶來使用抗抑鬱藥不恰當治療的風險,這可能導致躁狂發作並引發快速迴圈[2]。
所以,請及時與醫生交流你的感受,輕易擅自停藥可能會有風險。
編輯 寒冰
責編 羅文
封面 《天使愛美麗》
你在哪一刻意識到
抑鬱症正在慢慢變好?
歡迎在評論區聊一聊
🔗 延伸閱讀:
📄 參考文獻
[1]Ghaemi SN, Sachs GS, Chiou AM, et al. Is bipolar disorder still underdiagnosed? Are antidepressants overutilized? (1999).J Affect Disord,52:135–44.
[2]Ghaemi SN, Boiman EE, Goodwin FK. Diagnosing bipolar disorder and the effect of antidepressants: a naturalistic study.(2000). J Clin Psychiatry,61:80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