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度抑鬱症的人,多半會有這4句“口頭禪”,希望你一句都沒說過

文:六記
來源:百師通(ID:safe01)
在廣東汕頭髮生了非常令人痛心的一幕。
年僅27歲的黃某,從高樓上一躍而下,自殺身亡。
究其原因不過三個字:抑鬱症。
據媒體報道,黃某從19歲輟學後就患上了抑鬱症。
整整八年,他一直受著抑鬱症的折磨,反反覆覆,未曾痊癒。
直到最近病情加重,加之他拒絕藥物治療,才有了開頭那慘烈的一幕。
有資料顯示,每10個人中就有1個人正在受著抑鬱症的折磨,有2/3的抑鬱症患者曾有過自殺的念頭,半數以上有過自殘行為。
抑鬱症,比我們想象的更近,千萬別再輕視身體的每一個求救訊號。
面對抑鬱症,我們唯有正視它,才能戰勝它。
以下是那些患有輕度抑鬱症的人,常掛在嘴邊的4句“口頭禪”。
如果你也經常說,就要引起重視,注意調整心態了。
若是病情加重,一定要及時尋求專業人士治療!
01
我很煩、我很不開心、我心情不好
一個抑鬱的人,很難感受到快樂。
他們會覺得事事不如意,接著會開始無法控制脾氣,久而久之,就會變得越來越不淡定;
會覺得生活沒有樂趣可言,好像什麼人什麼事都在和自己作對。
而“我今天很煩,我不開心,我心情不好……”就是他們常說的口頭禪。
美妝博主@深夜徐老師曾在影片裡分享給自己患抑鬱症時的經歷。
在2015年的一段時間,她發現自己變得很暴躁,經常會莫名其妙地發脾氣。
最可怕的是,在發洩了一通壞脾氣後,她又常在深夜覺得內心愧疚,會責怪自己,然後胡思亂想,陷入更加糟糕的狀態之中。
她的這種情況持續了很長時間,直到一次她去公司,因為一件小事和別人撕心裂肺地大吵起來,哪怕知道所有人都在看自己撒潑的樣子,也無法控制停下來。
這之後,徐老師開始去上網蒐集和抑鬱症有關的資料,在確定自己有這個傾向時,立刻去到醫院尋求幫助。
最終,她被確定為中度抑鬱症。
好在,經過及時的治療干預,現在的徐老師終於成功走出抑鬱症的泥潭。
她說,在患病的那一年裡,在無數次崩潰的夜晚,她都沒有想過要放棄自己。
徐老師用自己的經歷呼籲大家,發現自己情緒不對,一定要及時給予關注,抑鬱症並不可怕,最可怕的,是失去了自救的信心。
02
我最近總是睡不好,吃不好
知乎上曾有人發出這樣的疑問:“患抑鬱症睡不好、吃不好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呢?”
有網友給出瞭如下的回答:“在那昏昏沉沉的一個多月時光裡,每日都能望見凌晨兩三點街道上的路燈,頭部彷彿要炸裂一般……
躺在床上輾轉反側,好不容易迷迷糊糊地睡著,卻又在僅僅一個小時後醒來,如此反覆,在渾渾噩噩中等待時間緩緩流逝。
最為痛苦的是,次日醒來時,在睡不好的困境之上,又增添了吃不好的難題。吃什麼都毫無滋味,久而久之,便什麼都不想吃了。”
人們常說睡覺與享用美食是治癒心情的絕佳良藥,然而對於患有抑鬱症的人而言,睡覺成了一種痛苦的煎熬,吃飯則變為一種殘酷的折磨。
倘若你近期連續數日都無法安然入眠,即便飢腸轆轆也毫無食慾,那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視了。
03
不想幹了,累死了
有人講,抑鬱症的對立面,並非快樂,而是活力。
那些患有抑鬱症的人,常常會感到不只是身體疲憊,內心更是勞累不堪。
從外表來看,他們與普通人並無二致,照常上班,正常生活,然而其內在卻早已失去了活力。
在週末的時光裡,他們會變得極為懶散,不願出門,不想社交,甚至連吃飯喝水這般日常之事,有時都需要下極大的決心才去行動。
而一旦到了週一上班之際,他們便會陷入糾結之中,然後感嘆道:“我實在不想幹了,我真的好累好累。”
因為內心疲憊,所以對任何事情都提不起興致去做。
因為內心疲憊,美食、旅遊、鍛鍊…… 這些原本新鮮豐富的事物,全都變得平淡無味。
不得不說,在輕度抑鬱症狀態下所感受到的 “累”,並非源於體力勞動,而是一種從心底散發出來的無力感。
但我想說的是,請放下那個每天都在與大腦、與恐懼思想苦苦爭鬥的自己吧。
當你感到心力交瘁的時候,不妨放下一切,好好地睡上一覺。
04
都是我不好,我真是一個沒用的人
心理學家明確指出,倘若一個人頻繁以消極的視角審視自己,那是極其危險的,其結局往往會將自己推向毀滅。
正如心理學大師弗洛伊德所說:
“當一個人沉浸於悲傷之中時,會覺得整個世界都是空虛的;而當一個人陷入抑鬱之際,他會感覺到自身是空虛的。”
那些抑鬱的人,常常會認為自己毫無價值、一事無成。
他們習慣於用消極的眼光看待自己,將注意力聚焦在自身的缺點與不足之上,因而總是否定自己。

面對這種情況,一定要記住:雞蛋從外面被開啟是食物,從裡面被開啟才是生命。


你存在的價值無需透過別人來確定,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都有擅長與不擅長的領域。
05
寫到最後:
抑鬱症是病,但它就像普通的感冒發燒一樣,是可以得到治療,從而自愈的。
不要冷嘲熱諷,不要隨意傷害,不要成為壓垮他們最後的一棵稻草。
如果你是喜歡說這4句話的人,請學會自救,尋找讓你開心的事情,保持好心態,儘量讓生活保持舒適。
點個【在看】,最重要的是,永遠永遠不要放棄自己。
– END –
* 作者:六記,本文轉自公眾號“百師通”(ID:safe01)!,1000萬家長交流學習平臺,免費學習資料共享,讓家長教育更系統,讓孩子知識更全面。
青年計劃
一個清醒的公眾號
點選上方卡片關注青年計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