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芯易診(CytoChip)宣佈,其自主研發的POCT血常規檢測產品CitoCBC™,正式透過美國FDA 510(k)認證並獲得CLIA豁免資質。
作為全球首款獲得CLIA豁免的POCT血常規檢測產品,也是中國診斷行業首個透過CLIA豁免產品,CitoCBC™的獲批,為中國體外診斷裝置的出海建立了一種新正規化。
CLIA豁免審批標準高,要求高精度、傻瓜式操作。CitoCBC™的這一突破不僅填補了美國診所場景血常規檢測的CLIA豁免空白,更標誌著血常規檢測正式開啟即時檢測新時代。
01
急診診所,催生血常規的即時檢測需求
在過去,美國的門診醫療體系,主要由基於診所的家庭醫生和基於醫院的急救中心來完成首診。家庭醫生的預約時間長,但費用相對較低,適合慢性病的診療;急救中心能快速響應,但費用高昂,適合急性重症的處理。家庭醫生的慢與急診中心的貴,兩者之間存在服務斷層、不能滿足急性非重症的診療,催生了急診診所在疫情後的快速崛起。
美國的急診診所以“無需預約、價格透明、即時診療”為核心優勢。區別於家庭醫生的提前數天預約、週末不接診,急診診所可以隨到隨診、一週七天接診。因為服務的便捷性,廣受千禧年前後出生的Y世代和Z世代的歡迎(80後-00後)。
根據美國急診協會統計(參考文獻1),急診診所的接診量在2022年已突破2億人次,分流了全美診所約20%的門診需求。對於發燒感染等急性非重症,血常規是區分病症型別的最常用檢測專案之一,在該場景下需求顯著。
然而,傳統血常規產品需要檢驗科資質才能用於患者診療,限制了在即時診療中的應用。CitoCBC™的CLIA豁免突破,使得急診診所無需檢驗科資質、無需專業檢驗人員,就能提供快速、精準的血常規結果,可以有效滿足即時診療的需求。
此外,對於豁免血常規的需求並不侷限於急診診所。美國的醫療體系中,90%的門診接診量由各類診所承接。血常規作為最基礎、最常用的檢驗專案,需求場景廣泛。醫生在問診時獲取血常規結果,有助於做出準確的診斷和治療決策。資料顯示,診所每年外送第三方的檢驗規模達500億美元。在美國醫保的控費趨勢下,醫生的生存壓力加大。檢驗迴流診所,能幫助醫生開拓新的收入來源。
一項產品獲得FDA 510(k)認證,代表其在檢測精度上與大型檢驗科裝置等效。取得CLIA豁免,則是讓非檢驗人員有能力操作、實現檢驗科同等精度。芯易診的CitoCBC™產品獲得FDA 510(k)認證及CLIA豁免,意味著其有能力承接這部分服務缺口,為診所、藥店等場景提供快速、準確的解決方案。
02
打破“不可能三角”,實現高效能、易使用與低成本
據芯易診CEO施文典介紹,CitoCBC®的核心技術是自主研發的微流控平臺OneChip®,其首創性地將高階熒光流式檢測技術整合至低成本微流控晶片,實現實驗室級檢測效能與易用性的完美結合。
傳統血常規檢測裝置需要定期校準維護,在基層診所和藥店場景下,存在維護難、精度低的瓶頸。OneChip的創新技術消除了這些瓶頸,使得芯易診的產品不僅能提供與檢驗科相媲美的高精度,還能滿足非專業人員使用,突破了基層場景的使用壁壘。
首先,在底層技術上,OneChip微流控平臺自身具備多項獨特優勢。在技術易用性上,該平臺實現了熒光流式在微流控晶片上的整合。其設計可以將試劑長期預埋在晶片中,樣本前處理和檢測在晶片內全封閉完成,不需要專業操作技能。在成本控制上,OneChip平臺還解決了微流控在IVD應用的常見成本難題。利用簡化的設計結構和規模化的量產工藝,例如塑膠注塑工藝和手機貼膜工藝,實現了廣泛應用可及的低成本。
基於OneChip平臺,CitoCBC®實現了三個顯著的產品優勢。一是液路是拋棄式使用,不需要後期維護。二是耗材整合為單人份的測試卡,適合診所和藥店場景下即來即用、用完即拋的需求特點。三是透過感測器設計,解決了非檢驗科場景實現高精度檢測的核心難點:使用者錯誤操作多、樣本質量不一致。
這些技術點,最終彙集成“使用簡易、高精度”的產品特性,幫助CitoCBC®成為全球首款同時獲得美國FDA 510(k)和CLIA豁免的卡片式血常規解決方案。
而產品拿證的時間點,也踩在了行業變革的趨勢節點上。在診所場景下,即時血常規檢測可以幫助使用者提供差異化、高質量的醫療服務。急診診所和連鎖診所在近幾年的大量湧現,從傳統家庭醫生模式中不斷分流患者,芯易診產品迎合了這一趨勢的變革方向。在藥店體系的未來發展中,豁免血常規可以賦能藥店提供檢驗能力,結合線上問診,實現感冒發燒等常見病的問診、檢驗、用藥的一體化服務。
03
補齊最後一片“拼圖”,推動分級診療的變革
過去二十年中,各類CLIA豁免產品不斷湧現,門診常用的檢驗專案逐步都有了豁免產品,而血常規是最後的空缺。
過去,在血常規還需要外送第三方時,使用者採用CLIA豁免產品解決的是單一病症的確診和管理,例如糖尿病、呼吸道感染等。而在CitoCBC完整了CLIA豁免的拼圖後,診所和藥店第一次有能力完整去取代第三方模式,實現常見病種的綜合診斷。
關於產品的推廣策略,施文典也介紹到,公司希望藉助在美國市場的發展,先打造產品的效能和質量;透過商業的規模化實現成本降低後,再回頭服務國內的分級診療。
美國的分級診療體系成熟且規模化,90%的門診服務在診所完成,為POCT血常規檢測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其次,美國以商業醫保為主,血常規的支付額度相對國內更高。更成型的使用者群體、更高的盈利空間,能對沖創新產品開發和推廣的高風險。基於此,芯易診短期內將專注實現CitoCBC®產品在美國市場的深入滲透、擴大市場份額,鞏固其在POCT血常規檢測領域的領先優勢。
與此同時,國內的分級診療對血常規檢測有強烈的社會需求。在全國有20萬家診所、60萬家基層衛生室,每年承載著20多億的門診量,但因為醫生資源有限,導致這些機構的醫療能力相對薄弱,更需要精準的診斷工具來提升醫療水平。
因為國內還缺少豁免品類的血常規產品,一方面,醫療服務的便利性大大受限;另一方面,在解決臨床需求和監管合規之間,出現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灰色操作。
例如,小朋友感冒發燒、家長帶小朋友去醫院看急診,路上、停車、排隊半天時間,最後等到醫生花5分鐘、開一套血常規測試。這不僅影響了家長的日常工作、也增加了小朋友在醫院交叉感染的風險。
又例如,一些診所給社群內的患者提供血常規檢測、但自身不具備檢驗科資質,於是採用了日常把檢測裝置鎖在櫃子裡,有患者來時才拿出來的辦法。這不僅存在違規的處罰風險,更嚴重的是,在這種使用方法下血常規結果缺少精度,會降低診療的準確性。
解決這些診療便捷性的社會需求,需要結果可靠、使用簡易的血常規解決方案。符合豁免要求的血常規產品,會是一條有效的解決路徑。
“醫療檢驗產品的生命線,首先是保證品質,其次才是盈利點。” 施文典表示,“這也是芯易診的願景,讓更多人能夠享受到可信、快捷的醫療診斷服務”。

* 參考文獻1:
URGENT CARE INDUSTRY WHITE PAPER
The Essential Nature of Urgent Care in the Healthcare Ecosystem Post-COVID-19

如果您想對接文章中提到的專案,或您的專案想被動脈網報道,或者釋出融資新聞,請與我們聯絡;也可加入動脈網行業社群,結交更多志同道合的好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