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府訊息|盧特尼克稱被豁免的電子產品日後會被納入針對性關稅的徵收範圍

今天是《華府訊息》連續更新的第1770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在美國廣播公司(ABC)的節目中表示,目前被豁免關稅的智慧手機等電子產品,將在日後被納入針對性關稅的徵收範圍。他表示需要在美國本土生產這些產品,不能在這些關鍵產品上依賴東南亞,特朗普現在做的是暫時豁免這些產品的對等關稅,但這些產品已被納入半導體關稅的範疇,這類關稅將在一兩個月內出臺,所以說現在對這些產品的關稅豁免並不是永久性的豁免。盧特尼克也在同一節目中在被主持人逼問後表示,中美已透過中間人就當前的關稅議題有過初步接觸,但從他的表達來看,似乎只是透過一些人傳過話而已,或者接觸是秘密的,不方便透露。
圖片來源於網路
特朗普也對上週五公佈的關稅豁免措施做出了“澄清”,聲稱“沒有任何國家能因對我們使用不公平的貿易逆差和非關稅壁壘而‘逃脫懲罰’”,而且還專門點了中國的名。他表示,被豁免對等關稅的產品仍適用於“芬太尼關稅”,只是被轉移到了另一個關稅類別中。他指責假新聞媒體“對此心知肚明,卻拒絕如實報道”。
接下來,特朗普政府將在國家安全關稅調查中重點關注半導體以及整個電子供應鏈,“必須在美國本土製造產品”,而“絕不能被其他國家要挾”。他聲稱,即將到來的美國黃金時代將實施減稅和去監管等政策,會帶來“更多且報酬更高的工作機會,“將在我們國家制造產品”,對中國等國則要“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圖片來源於網路
特朗普將智慧手機、筆記型電腦和其他消費類電子產品暫時排除在對等關稅清單之外,但美國最依賴由中國製造的50種商品中,有46種仍將被徵收關稅。對進口總額超過10億美元的商品類別進行的分析顯示,新關稅措施會對美國消費者造成顯著影響。
圖片來源於《金融時報》
CATO研究所的民調顯示,製造業似乎是不少人的“美國夢”,而且僅僅是“夢”而已。有80%的美國人認為,如果有更多美國人供職於製造業,美國會更富有。但當被問及他們自己去工廠工作後,生活狀況會否會更好時,只有略微超過20%的美國人這麼認為。持上述兩種觀點的人在共和黨和傾向於共和黨的群體中比例更高一些。
圖片來源於《金融時報》
在特朗普關稅風波不斷之際,美財政部長貝森特宣稱,美國經濟需要來一場排毒。但他所說的排毒其實和貿易關係不大,其核心是要削減政府開支。儘管馬斯克和他的政府效率部鬧得沸沸揚揚,但其實削減政府開支的工作尚未真正啟動。據訊息人士稱,控制聯邦債務是貝森特的首要任務,他準備透過國會大幅削減政府開支,以幫助抑制通脹,但削減開支必須逐步進行,才能避免抑制經濟增長。同時,透過減稅和去監管來抵消財政緊縮對經濟的拖累。再者,透過徵收關稅來增加財政收入,並推動私營部門創造更多就業機會,為離開政府工作的人員提供就業崗位。
但要實現這一切,需要確保各個環節都順利按計劃進行。接下來,關於政府開支的討論即將升溫,貝森特預計將在其中扮演關鍵角色
圖片來源於網路
POLITICO報道稱,在特朗普發起此輪貿易戰之前,中方就已經在悄悄地透過各種程式性手段和複雜的第三方銷售協議,來限制美國農產品和能源出口。這些戰術經過多年打磨,專門針對深紅州如艾奧瓦州和內布拉斯加州的出口產品,而且幾乎無法透過對關稅壁壘的應對措施來繞過
除了大豆和雞肉等出口商品以外,對美而言一個可能更為嚴重的問題是,中方決定限制向美國出口關鍵礦物資源。這一舉措衝擊到美國清潔能源和石化產品製造商,使得從電動車電池到野餐用塑膠餐具等產品的生產都變得更加困難。
圖片來源於網路
據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與YouGov聯合進行的一項最新民調顯示,大多數美國人認為特朗普的貿易政策將導致物價上漲,但選民們對特朗普是否有明確後續計劃這一問題存在分歧。當前,有47%的受訪者對特朗普的工作表示認可,有53%表示不認可。有42%的受訪者表示支援美國對進口商品徵收新關稅,58%表示反對。
75%的受訪者認為短期內關稅會推高物價;對於關稅的長期影響,48%的受訪者認為會推高物價,30%認為會降低降低,22%表示沒有影響或不確定。
有近三分之二的受訪者認為,新關稅在短期內將導致經濟惡化。但從長期來看,受訪者的分歧更大:42%認為關稅會使經濟變差,34%認為會變好,23%認為沒有影響或不確定。
近一半的受訪者(49%)認為,關稅會給美國帶來更多的製造業就業機會。而在共和黨人中,這一比例高達85%
對於是否支援特朗普的貿易目標,有51%的受訪者表示支援,49%表示不支援。對於特朗普實現目標的方式,僅有37%的受訪者表示認可其做法,63%表示不認可。
七成以上的受訪者認為,特朗普的貿易和關稅政策會使富人和大企業受益;約四成受訪者認為,這些政策會使工人階級、中產階級和小企業受益。
3月份相比,現在有更多的受訪者認為特朗普的政策使他們的經濟狀況更糟糕。
選民們對特朗普經濟工作、應對通脹以及整體工作的認可率都呈明顯下降趨勢。
以上民調圖片均來源於網路
共和黨議員表示特朗普發起的貿易戰很可能在2026年中期選舉中反噬共和黨,因為物價上漲和經濟增長放緩可能會抵消共和黨的其他政績。一些共和黨參議員指出,1932年和1982年的選舉正是前車之鑑——當時的貿易戰以及由此引發的通貨膨脹對共和黨的得票率造成了損害,他們擔心歷史可能會重演。許多共和黨議員將關稅視為對美國消費者的變相加稅,其中一些人還指出,在過去兩次國會推動與特朗普近期關稅規模相當的稅收政策後,執政黨的總統所在政黨在下一次選舉中都遭遇了慘敗
圖片來源於網路
美國科技產業界的政治立場進一步分化,矽谷的領導精英和普通員工之間已出現明顯的政治裂痕。矽谷的一部分高層開始向右翼靠攏,但很多普通科技從業者依舊偏向自由派,而且變得愈發焦慮與失望。他們的情緒和那些日益認同保守民粹主義的科技領袖形成鮮明對比。後者的最典型例子就是馬斯克,此外還有投資人戴維·薩克斯(David Sacks)、風投家馬克·安德森(Marc Andreesen)。谷歌執行長桑達爾·皮查伊(Sundar Pichai)和Meta 執行長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也出席了特朗普的總統就職典禮。扎克伯格在去年夏天被特朗普威脅要把他關進監獄後,反而開始稱讚起特朗普來。他後來還向特朗普的就職基金捐款100萬美元,併為共和黨億萬富翁金主共同舉辦了就職慶典。但儘管如此,矽谷在整體上仍然在進一步向民主黨傾斜。
圖片來源於網路
特朗普於411日在沃爾特·裡德國家軍事醫學中心完成年度體檢。據公佈的體檢結果顯示,特朗普7810個月,身高75英寸(約190釐米),體重:224磅(約102公斤 – 比上次下降了不少),靜息心率:62/分鐘,血壓:128/74mmHg,血氧飽和度為室溫下99%,體溫98.6℉37℃)。視力、視野及眼壓正常。散瞳檢查無異常。頭///喉,除右耳槍傷疤痕外,頭耳鼻喉檢查未見明顯異常。聽力正常。頸部,甲狀腺及淋巴結正常。 肺部聽診呼吸音清,胸部CT掃描未見異常。
圖片來源於網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