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生活節奏日益加快的當下,女性面臨著來自工作、家庭等多方面的壓力,健康問題也愈發值得關注。乳腺癌作為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其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嚴重威脅著女性的生命健康。早期準確診斷乳腺癌,能夠為患者爭取更有效的治療時機,顯著提高生存率。然而,傳統的乳腺癌診斷方法,如乳腺鉬靶、穿刺活檢等,要麼存在一定的輻射風險,要麼具有侵入性,給患者帶來身體和心理上的雙重負擔。因此,尋找一種快速、準確且非侵入性的診斷技術迫在眉睫。
近期,發表於Anal Chim Acta的一項研究Immunofluorescent analysis of exosomes using a microchip filled with transparent antibody-conjugated beads for breast cancer liquid biopsy為解決這些難題帶來了新的思路。吉林大學的科研團隊研發出一種新型微流控免疫分析晶片(Exo-MIC),旨在實現血漿樣本中外泌體的連續、快速、高效富集與檢測,為癌症及其他疾病的早期診斷提供有力支援。

Exo-MIC的設計十分巧妙,它由玻璃基板、丙烯酸蓋和中間的通道層構成,採用壓敏粘合劑(PSA)鍵合法製備。晶片的反應腔內填充了透明的抗體偶聯微珠,這些微珠能夠干擾液體樣本的層流狀態,提升傳質效率,擴大免疫親和反應的接觸面積,進而增強抗體與靶蛋白的結合力,聚焦熒光訊號,有效提高檢測的靈敏度和效率。

圖 1:微流控晶片裝置示意圖和外泌體檢測示意圖
研究人員對Exo-MIC的效能進行了多方面評估。在功能測試中,利用MCF-7細胞培養上清液中的外泌體進行檢測,結果顯示,相較於不含外泌體的染色溶液組,該晶片檢測到的熒光訊號更強,這表明晶片能夠有效檢測外泌體,在複雜樣本檢測方面也表現良好。
在最佳化檢測條件時,研究發現樣本體積和進樣流速對檢測結果有影響。樣本體積增加,熒光強度會增強,但體積過大易造成樣本浪費且延長檢測時間,綜合考慮後選取50 μL作為後續實驗的樣本體積;進樣流速增加時,熒光強度逐漸降低,流速過高或過低均會產生問題,最終確定6 μL/min為最佳流速。同時,研究還發現將CD9和CD81組合作為檢測生物標誌物,有助於減少血漿中脂質等因素的干擾,提升檢測的準確性。
Exo-MIC在生物效能方面表現優異。其重複性良好,相對標準偏差(RSD)為4.9%;檢測限低至2.61×10³個外泌體/μL,與其他免疫熒光檢測方法相比有一定優勢;在-20℃儲存時,抗體微珠在三個月內仍能維持較好的穩定性,RSD為5.75%。此外,該晶片特異性較強,能夠有效區分乳腺癌細胞系和非癌細胞系分泌的外泌體。

圖 2:微流控晶片的評估
臨床分析結果顯示,研究人員使用該晶片檢測了15名乳腺癌患者和15名健康個體血漿中的外泌體,發現EpCAM陽性和MUC1陽性外泌體水平在乳腺癌患者血漿中明顯高於健康個體。透過受試者工作特徵曲線(ROC)和曲線下面積(AUC)評估,總外泌體診斷乳腺癌的AUC為0.88,EpCAM陽性和MUC1陽性外泌體的AUC分別為0.98和0.99,多個生物標誌物聯合檢測(SUM)的AUC達到1,能夠較好地區分癌症患者和健康個體,具有較高的診斷準確率和特異性。

圖 3:血漿中外泌體生物標誌物對乳腺癌診斷的評估
這項研究成果為乳腺癌液體活檢提供了一種高效、準確的檢測方法。Exo-MIC操作簡便、檢測時間短、樣本需求量少,在癌症早期診斷領域具有較大的應用潛力,有望為乳腺癌的早期診斷和治療帶來積極影響。
參考文獻:
Li N, Cheng C, Wu D, et al. Immunofluorescent analysis of exosomes using a microchip filled with transparent antibody-conjugated beads for breast cancer liquid biopsy. Anal Chim Acta. 2025;1345:343743. doi:10.1016/j.aca.2025.343743
點選下方「閱讀原文」,前往生物谷官網查詢更多生物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