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力全開!智慧泊車邁入“黃金髮展期”

智慧泊車已經進入了高速發展的快車道。
根據《高工智慧汽車研究院》監測資料顯示,2024年1-12月,中國市場(不含進出口)乘用車前裝標配自動泊車交付489.75萬輛,同比增長39.74%,前裝搭載率提升至21.37%。
與此同時,自動泊車功能正在從高階車型逐步向中低端車型滲透,而FAPA、RPA、HPA、AVP等高階泊車的普及速度也在不斷加快。
此外,還有多位企業人士表示,伴隨著中國車企出海步伐的加快,泊車系統出海也已經成為了全新的藍海市場。
《高工智慧汽車研究院》認為,受益於行泊一體、艙泊一體、端到端高階智駕等硬體和功能整合的推動,泊車市場將進入黃金髮展週期。預計到2025年,AVP滲透率將超過10%。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伴隨著泊車功能的迭代升級,核心感測器以及感知方案已經進入了升級的全新週期。比如AK2超聲波雷達、4D毫米波雷達甚至是UWB雷達等全新泊車感知能力的匯入,已經成為主機廠最佳化泊車功能的關鍵一環。
很顯然,泊車市場正在經歷新一輪的升級與重塑,一個全新的市場格局正在加速到來。
01
智慧泊車市場“升級戰”打響
泊車功能的“升級大戰”已經全面打響,市場普及步伐顯著加快。
一方面,泊車系統不斷延伸功能邊界,已經從輔助泊車向半自動泊車、APA自動泊車,以及HPA、AVP演進。根據《高工智慧汽車研究院》資料顯示,2024年中國市場高階泊車(RPA、HPA等)交付佔比已經超過50%,遠超APA整體市場的平均增速表現。
具體來看,中國市場已經有70個品牌的在售車型前裝標配了高階泊車功能,其中華為鴻蒙智行(問界、智界、享界)、阿維塔、埃安等十多個品牌車型配備了AVP代客泊車功能(選裝)。
另一方面,行泊一體、艙泊一體等域控制器整合技術降低了泊車功能上車的硬體成本,進一步推動了自動泊車向10-25萬元中端車型下沉。有企業人士表示,伴隨著技術進一步突破和成本的持續下探,自動泊車正在逐步成為智慧汽車的“標配”。
在這背後,包括華為、理想、小鵬、小米等聚焦高階智駕的企業,都進入了“車位到車位”的競技場,泊車系統的升級極其重要。
‘車位到車位’功能的實現,主要邏輯是在技術上打通AVP自動代客泊車和城區NOA兩大功能場景,進一步簡化消費者的操作。”有企業人士表示,泊車場景相對於高速更為複雜,且對於泊車效率、車位形態和周邊環境都需要更強的適應能力。他直言,泊車系統升級已經成為了各大主機廠急需要補齊的課題。
眾所周知,泊車作為國內汽車消費者的典型痛點場景,以倒車雷達、倒車影像為代表的輔助泊車功能早已實現了向平價車型普及。但自動泊車在實際應用中卻存在諸多的侷限性,還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比如自動泊車系統在面對狹窄車位、斷頭車位等複雜環境時,車位識別精準率、成功泊入率還較低。
“多模態大模型的普及應用,可以融合不同感測器的資料,提供更加全面、精確的環境感知,同時語音、手勢等多種互動方式也會提供更加自然的車內互動體驗,疊加5G等技術的普及,這些都將進一步提升泊車系統的即時性和可靠性。” Nullmax紐勱相關負責人表示。
因此,華為、小米、小鵬、理想、極氪等各大車企“開卷”智慧泊車能力,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也在整合智慧駕駛與泊車功能,推動泊車方案向全場景覆蓋、高性價比等方向發展。
比如魔視智慧,其已經推出了全新一代面向高階智駕的多模態前融合BEV感知方案CYCLOPS,透過高解析度環視攝像頭(超級魚眼)的使用以及環側視攝像頭的真正複用,不僅可以實現線上向量地圖建圖,還可以幫助車企進一步降低系統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與大部分ADAS供應商僅提供行車BEV感知能力構建不同,魔視智慧的BEV感知方案面向的是城區NOA以及AVP等高階智駕的行泊車全場景,並且支援多源多模態感測器輸入、不同算力SoC平臺的靈活移植和部署。
“前融合BEV這樣典型的感知技術,大幅提升了泊車場景的感知能力,並且解決了泊車場景的諸多難題。”魔視智慧創始人兼CEO虞正華表示,伴隨著汽車智慧化的逐步演進,泊車應用市場和場景還在不斷擴大。他表示:“泊車與座艙、泊車與車身等開始產生智慧化的互動,另外泊車系統出海也成為了一大趨勢,這些都將推動自動泊車市場走向更廣闊的市場。
作為軟硬一體的全棧式自動駕駛產品方案供應商,魔視智慧的MagicParking™泊車系列產品覆蓋了從自動泊車(APA)、記憶泊車(HPA)到L3/L4代客泊車(AVP)等一系列智慧泊車方案,並陸續在廣汽、比亞迪、長安、北汽等多家車企取得前裝量產定點。
法雷奧作為泊車輔助和自動泊車領域的全球市場領導者,其同時佈局並量產了超聲波感測器、攝像頭、毫米波雷達、雷射雷達等感測器。基於先進短距感測器(360環視攝像頭、超聲波等),法雷奧推出了L1-L4 Auto Parking自動泊車系統,可以提供自動泊車、記憶泊車、代客泊車等系統解決方案。
其中,法雷奧推出的最新一代自動停車輔助系統——Park4U® Home,車輛預先完成記憶設定後,只需要開到指定位置,就能喚醒記憶泊車功能,車輛就會自行在停車場內尋找記錄的固定車位,並完成泊車。
在此前,法雷奧還與寶馬合作、共同開發L4級別的代客泊車功能。此係統允許車主在停車場內人離開車輛,並讓車輛自動尋覓並開去有空位的停車格內(需停車場端基礎設施配合)。按照計劃,雙方將在現有合作的自動泊車功能基礎上,在寶馬新一代平臺“Neue Klasse”的ADAS域控制器(基於高通計算平臺)上部署聯合開發的代客泊車演算法。
02
行業格局重塑
伴隨著越來越多企業“開卷”泊車功能,泊車市場的競爭正在日益激烈,過去由國際巨頭佔據主流優勢的泊車市場格局開始重構,本土供應商正在搶佔越來越多的市場份額。尤其是行泊一體的出現,更是給中國本土廠商提供了一個“彎道超車”的機會。
根據《高工智慧汽車研究院》資料顯示,華為、理想、德賽西威等企業已經躋身於自動泊車市場前列,與國際巨頭法雷奧、博世等形成了全新的市場格局。
“本土廠商更懂車企需要什麼,並且更加註重提供定製化的方案與產品。” Nullmax紐勱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Nullmax紐勱基於一套完整的平臺化方案,可以根據不同的計算平臺及不同客戶需求,進行定製化的裁剪適配,提供多樣化的智慧泊車方案。
比如針對高階車型,Nullmax紐勱將提供全功能的高階泊車解決方案(如HPA、AVP),支援跨樓層泊車、流動車位泊入等複雜場景;而面向中低端車型,Nullmax紐勱則推出了極致價效比的泊車方案,採用攝像頭+超聲波雷達等低成本感測器、中端計算平臺,透過演算法輕量化和模型壓縮,助力OEM客戶打造高性價比的泊車方案。
據瞭解,Nullmax紐勱的泊車方案採用視覺方法建立地圖,並且透過視覺輸入的語義資訊和地圖構建模組,實現高效、高精、低成本的建圖,可以實現水平、垂直、斜向車位以及磚草車位、模糊車位等特殊車位的自動泊車,泊入精準度極高。
在未來,Nullmax紐勱將繼續透過大規模車輛資料採集,對使用者行為資料、不同使用場景等進行深入研究分析,持續最佳化智慧泊車演算法,以最佳化泊車路徑規劃和互動設計,提高泊車成功率。此外,Nullmax紐勱還會利用AI技術實現泊車場景擴充,豐富corner case場景,從而提升泊車系統的效能和使用者體驗。
可以看到,中國本土廠商在智慧泊車市場已經具備了完整的產品佈局,同時還在大力開發行泊一體、艙泊一體、艙行泊一體等產品。
寅家科技起家於AVM環視、自動泊車的軟硬體方案,專注於全棧自研、高度整合的智慧駕駛、智慧座艙相關硬體、軟體演算法和高階域控系統研發。
寅家科技自研環視全場景自適應標定演算法,後臺即時標定,提升視覺感知精度,在不同胎壓下仍舊保持較好效能。針對量產車型,解決了售後標定帶來的工序困擾,同時也提升了APA功能使用的耐久性。
針對泊車領域,寅家科技可以提供涵蓋自動泊車、遙控泊車、記憶泊車等在內的全場景自動泊車系統。VT-APA視覺採用CNN深度學習演算法,低階算力需求可控制在2T以內,感知識別率平均可達到95%,感知精度10cm左右。
除此之外,寅家科技還推出了行泊一體系統VT-Pilot,依靠L2+級別泊車系統的技術和經驗積累,同時結合客戶的實際規劃需求,重新定義了從泊車系統出發逐步延伸到高速場景、城市場景的行泊一體化方案及可實際落地的產品形態。
目前,寅家科技每年出貨量達40萬套,覆蓋數十個知名自主品牌、合資品牌、海外品牌,包括長城、奇瑞、合眾、豐田、大眾、韓國雙龍等。
可以預見,無論是自動泊車到AVP的升級,還是行泊一體、艙泊一體的域控融合,乃至“車位到車位”的全場景智駕,不少中國本土玩家已經呈現了搶跑趨勢。
接下來,伴隨著高階泊車功能向低價位車型的加速滲透,高性價比的泊車方案開始成為市場的主流趨勢,這或將再一次推動泊車市場競爭格局發生改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