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改奶奶的“村屋”!90後福建小夥辭職回鄉,耗時兩年造了座花園,把80歲奶奶寵成公主

茫茫人海中,為防大家走失,請大家:
點選上方 “藝非凡 ”  → 點選右上角“…” → 點選“設為星標 ”,就再也不會迷路啦!

更多精彩故事


請關注影片號【藝非凡的禮物】

本文轉自:普象工業設計小站
回村的年輕人,
又開始整活了!
@逃逃哥哥 把300平土樓改成了花園洋房,讓80歲阿嬤在晚年重新活成“公主”。
可以一覽山景的陽臺;
每日填滿小院春色的鮮花;
村裡阿嬤們閒話家常的茶室。
加在一起,構成一幅老人安享晚年的愜意畫面。
而這還不夠,這幢位於福建的土樓,是當年逃逃的阿公親手搭建的,逃逃既要讓阿嬤擁有更好的居住條件,也希望在改造中留住阿公的記憶。
廚房
舊廚房牆面破敗,屋頂掉灰,要翻新,就要整個大的。
刷上整潔的白漆,適當保留夯土面,對逃逃和阿嬤而言,這是老房子的回憶。
夯土面噴上修復液,避免落灰,裝訂好的木框安在四方形的夯土面上,裸露的夯土成了房子自帶的田園畫。
為了讓房子的古風更加濃郁,逃逃自制了一扇木吊燈,圍上打印出來的漢宮春曉圖花布,就是一盞絕美的古風吊燈。
舊廚房的嵌入式壁龕,改成山水畫,重新刷漆後,石塊作底,紅土做坡,搭出一個小山坡。
並鋪上苔蘚,插入綠植,拼好的亭臺樓閣做點綴,最後在牆面寫上書房,好一幅立體山水畫。
餐廳
舊的地面破損不堪,需要全部重新敲掉,但為了還原老房子的質樸,逃逃採買了一批全新的老式紅磚,鋪了上去。
橙色的地磚,和土色的夯土牆面,兩者相得益彰。
水泥、黃沙、紅磚,砌在一起,搭出一個原生態的水吧檯。
在夯土畫下方,擺上一張老式木質四方桌。
隨著竹編吊燈投下綽綽的光影,尋常人家的三餐四季煙火氣,大概便是如此。
小閣樓
閒置的倉庫,改成一個空中小閣樓,5*10米的鋼管做支架,焊實後撐起整個平臺。
地面鋪上生態板,搭配鏤空雕花的護欄,整體刷漆上色後,頗有古代大戶人家的文雅之氣。
牆面訂上竹簾和布,一方面可以防灰塵掉落,另一方面使小閣樓更具古時韻味。
家裡的老式儲物櫃作為小桌板,在上面亮一盞檯燈,平日在這看書,打瞌睡,再閒適不過。
為了讓阿嬤更便捷地登上小閣樓,逃逃還自制了一款伸縮樓梯。
用的時候輕輕往下一按,不用的時候靠牆收起,幾乎不佔地方。
只需要一整塊大木板,依次切割出直角梯梁,以及鋸齒狀側邊。
用合頁和液壓桿連線不同部分,一個可摺疊的樓梯變成了。
衛生間
因為小時候生長在農村,逃逃對乾淨整潔的衛生間有執念。
把舊的衛生間全部拆空後,他精挑細選了一批森系小花磚。
把花磚依次貼上在牆壁上,整個空間霎時變得綠意盎然。
用阿嬤的話說就是:“以後在我們家洗澡,都可以看風景啦。”
衛生間的門靈感來自於穀倉門,逃逃用一整塊實木打磨,做了一扇原木風吊軌門。
阿嬤只需要輕輕推動即可,開關不費力。
為了配合老人的使用習慣,洗手檯的高度做了精細的測量,馬桶和淋浴區也都安裝了扶手。
樓梯間
樓梯下的不規則小空間,似乎對不少家庭來說,都有著利用不當的困惑。
逃逃很有辦法,把這改成了阿嬤的睡榻。
用大量實木板,對該處進行包邊,並製作出床榻的底座。
床尾和床上方的空間有餘量,琢磨琢磨,不如改成儲物櫃,就連床榻底座也沒放過,改成抽屜,增加儲物空間。
在邊沿和牆壁上,釘上木質雕花,並刷漆,簡直和古裝劇裡大戶人家的床榻一摸一樣。
這個角度正對客廳的電視,阿嬤平時可以一邊看電視,一邊靠著床頭打瞌睡。
客廳
二樓的穀倉,坐北朝南,空間大,逃逃準備把這改成客廳。
原先的木地板褪色起皮,擦洗乾淨後鋪上泡沫紙,再在上面重新鋪複合地板。
木板搭出底座,做一個原木風布藝沙發。
家裡的老式儲物箱放邊上,就是便攜茶几。
正對面的白牆空出來,給阿嬤做一面投影,以後這就是阿嬤專屬的私人影廳。
穀倉的陽臺,陽光愜意,在木護欄上安裝延伸支架,釘上一塊半米寬的木板,把這改成一個山景吧檯。
書房
這裡原本是一個雜物間,逃逃拆除這裡的老木板後,將這改成了古風書房。
實木板敲敲打打,制一個仿古的榻。
放在角落,用來飲茶、看書時落座。
牆面安裝發光燈箱,並貼上古時名畫,燈一亮,便有了古人把酒歡顏的生動畫面。
為了讓書房的氛圍更濃厚一些,逃逃利用電磨機和字帖,在透明亞克力板上刻出書法字型,並將板安裝到釘好的木框中。
將木框逐一安裝拼接到房頂,隨著燈帶點亮,宣紙與字型相得益彰。
雜物間有一扇老式窗框,扔了可惜,逃將其重新打磨刷漆,釘在牆面上。
插上一根山裡這來的松樹枝,這不就變身中古雜誌架了嗎。
同樣,家裡不用的陶瓶和木板一組合,就成了半現代半老舊的置物臺,讓整個空間自帶老式物件的時空回憶。

奶奶臥室

阿嬤和阿公住了幾十年的房間,年久失修,破敗不堪。
為了讓阿嬤居住得更舒適,逃逃將阿嬤臥室牆面刷成了淡雅的顏色,最上面是綠漆,下部分皆為雲母白。
老房子的修復,需要格外小心,逃逃保留了老式木質窗洞,搭配原木風床具和櫃子,整個搭配,都有著修舊如舊的美感。
阿嬤的衣服雖然不多,但逃逃還是精心為阿嬤打了一個純木的衣帽間。
原來的牆面釘上石膏板,刮上膩子,刷上綠漆後,生機勃勃。
三摺疊的鏤空木門,輕輕推拉即可完成開關,不用的時候,如屏風一般,歲月靜好。
姐姐臥室
姐姐出嫁後,房間堆成了凌亂的雜物間。
逃逃把這重新翻新,希望出嫁的姐姐回家,依然有一個溫暖的臥室可以居住。
剷掉牆壁上鼓包的部分,重新刷牆塗漆,使房間變成俏嫩的淡綠色。
房間裡的傢俱,有不少是逃逃親手製作的,例如床尾的可摺疊梳妝檯,平時掛在牆上,看起來像幅裝飾畫。
向下摺疊開啟後,成了一張整齊的桌子,可以作為書桌,也可以作為梳妝檯。
床邊的深淵花海茶几,則用廢舊的輪胎和鮮花製成。
立體發光燈箱,不用的時候是美好的花卉圖,轉過來就成了全身鏡。
院子
都說院子是一家人的門面,逃逃希望這裡四季有鮮花,美得像童話。
因此,他用磚頭壘出弧形的牆面,並刷上白漆,使門頭多了份童真的樂趣。
並在院子裡砌起一個個高低不同的圓形花圃,種滿鮮花,各色不一。
地面鋪上粗糙的地鋪石,確保老人行走時不會打滑。
剩餘的地面改成草坪,先鋪上紅土,再鋪上草皮,綠油油的畫面讓阿嬤笑得眯縫了眼。
院子一角的葡萄架推倒,周圍低矮的圍牆撬了,加高。
用14釐米寬的防腐木,搭一個涼亭,地步用鐵片螺絲固定,頂部採用半榫卯的方式銜接。
頂上先蓋一層篷布,擋陽光直射,再釘上陽光板,擋雨。
邊上掛一圈編織的茅草,頗有陋室的味道。
接著逐一鋪齊木地板,刮上燈籠,便可在裡面舒舒服服地坐下飲茶閒聊。
露臺
因為住宅空間大,可改造的地方也多,逃逃就連房頂的3㎡露臺也沒放過。
這裡原是連線浴室的房頂,站在這裡可以俯瞰整個院子,視野極佳。
逃逃將這裡整空後,重新澆鋪地磚,為了搭配整個住宅的風格,特意選了套房子原有的蝴蝶磚。
在四周擺上花盆,種一棵遮蔭的樹,多餘的磚塊壘起來作為迷你茶臺。
平時阿嬤和逃逃可以踩著臺階上來,春秋兩季,這裡便是最好的避世之所。
整個住宅的改造,陸陸續續進行了兩年多,兩年前,逃逃還是在廈門擁有一份體面工作的上班族,回老家時,看到阿嬤孤身一人的樣子,才下了決心回老家改房子。
在整個過程中,阿嬤總會陪在逃逃旁邊,或是看著,或者遞杯水,阿嬤總覺得,多陪伴一些,逃逃就不那麼辛苦些。
逃逃也沒想到,剛開始手不能提,肩不能扛的他,就連拌個水泥水泥,都呼哧呼哧,如今自己能獨立完成的活,太多太多。
小時候立志要多賺錢,給阿公阿嬤過上好日子的諾言,也算沒辜負。
相比在城市裡體面上班,回村的日常是灰撲撲的,但逃逃樂在其中,他是村裡唯一的年輕人,老人們要幫忙,喊一聲,他總能搭把手。
他就像有風地方里的回村少年,懷著一顆熾熱的心,報一份養育的情。
這大概,就是年輕人回村的最大意義。
圖源@逃逃哥哥


《偉大的敦煌》
116座洞窟,400+幅傳世壁畫
一次講透1700年敦煌美學史

這套書與敦煌美術研究所合作,以當今最為專業考究的筆觸將風化剝落的壁畫修復如新,還透過國際認可的“復原性臨摹”技術,還原了壁畫誕生之初的原始樣貌。
高畫質呈現十多個朝代深具代表性的400餘幅敦煌壁畫一套書,就是一部流動的藝術盛宴!

有了這套書,真的能大大彌補你遠赴千里,卻看不懂、看不清敦煌壁畫的人生遺憾。
超大8開,巨幕級大開本宛如“電影瀑布屏”,每一幀都經過專業團隊11輪苛刻調色博物館級高畫質呈現,紋飾細節、壁畫肌理,一覽無餘。
還不惜成本設計了超清放大寬屏拉頁細節分毫畢現。手機拍不出它萬分之一的美~
原價999元,
前100名下單,到手價僅269元
而且還有超~值贈禮!
贈禮1/贈禮2
整套3冊《一念敦煌》壁畫線稿描摹本
1支描金筆+4支替換筆芯

刷邊款和贈品都是限量版哦~
售完無補。
喜歡一定要儘早下手~
首發100套刷邊,點選搶購▼

探秘藝術家背後的故事
解析美學密碼
長按識別二維碼
加wx,提前佔座
點選下方圖片
一鍵進入優選商城
檢視更多非凡好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