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歲自律少女刷屏全網,上百萬網友讚歎:果然老了才是闖的年紀

茫茫人海中,為防大家走失,請大家:
點選上方 “藝非凡 ”  → 點選右上角“…” → 點選“設為星標 ”,就再也不會迷路啦!

一箇中國人端起一盆滾燙的開水,
潑向外國博物館裡的珍貴古畫,
嚇傻了一片外國人。
點選以上影片,瞭解她的故事!
轉自:普象工業設計小站
90後才是養老的年紀,
90歲正是拼的年紀。
只要一放假回家,當代年輕人的精神狀態就是:
睡覺
乾飯
刷手機
走親戚不想去
只想流連在被窩和床之間。
但有位90後博主@梅英阿嬤卻過得很自律。
因為每天要跟拍自己的阿嬤。
從早上7點多開始。
到凌晨兩點,阿嬤的身影依舊在廚房裡。
沒堅持幾天,博主就累倒下了。
阿嬤給她蓋上了被子,讓她休息會兒。
要知道,博主起來拍的時候,阿嬤已經忙一陣了。
90後屬實抗不過這位90歲少女。‍‍‍‍
看完,網友紛紛調侃:90後才是養老的年紀。90歲正是拼的年紀。
01
90歲少女自律的一天
阿嬤的一天到底有多自律?
早上6點35就已經起床了。
20分鐘洗漱完,開始收拾自己。
7點20的時候,又接著收拾衛生。
沉甸甸的水缸,阿嬤輕鬆拿捏。
搬來搬去,360度無死角清洗。
洗完,阿嬤也沒閒著。
7點40摘紫蘇葉,準備燉湯。
8點準時拜拜。
15分鐘搞定,就又去給孫子煮糖水蛋。
把雞蛋拿出來,用刷子仔仔細細刷了一遍。
洗乾淨後,才把蛋黃打到碗裡。
剪紅棗、倒開水,動作利落,一氣呵成。
等一切收拾完,她開始炒菜,做早飯。
就吃的時候,阿嬤坐著休息了一會兒。
等吃完飯,她又繼續洗洗涮涮。
從鍋到杯子。
連厚厚的被子,都是手洗。
幹完這些,甚至還有力氣,拍著皮球哄孫子。
全程臉不紅,氣不喘,手腳極其靈活。
哄完也不休息,直接準備午飯。
煮飯的空隙,她還跑去澆下花。
時間是一點都不浪費。
12點半吃午飯。
中間有將近一個小時沒有拍。
不知道是阿嬤在午睡,還是90後攝影師需要休息一下。

等到下午兩點,阿嬤行程又開始了。

煮橄欖水。
先拿錘子,把橄欖敲碎,撒入冰糖。
半個小時後,就煮好了。
接著,阿嬤又去後院整理垃圾袋,還有廢紙箱。
把它們全都整整齊齊的放到自己專門的儲物櫃子裡。
整理完,她又出門買東西。
忙忙活活,已經到晚上六點了。
這期間,阿嬤腿腳沒停過。
並且,還在繼續忙碌。
醃海藻:
清洗海藻,瀝乾水分,再撒入姜沫和鹽。
抓勻,醃一會兒。
再放到鍋裡,用油煎一下。
步驟不復雜,但也花費了一個小時。
全程阿嬤都在站著。

就這樣,到了晚上九點,她還不睡。

絲毫沒有疲憊的意思。

又開始醃酸菜。
從早到晚,忙碌了十幾個小時,體力吊打一群年輕人。
02
90歲怎麼產生的少女感?
阿嬤之所以稱得上是90歲少女,不光是精力旺盛,還因為她能玩轉各種電器。
每天早上必用的煮蛋器:
晚上提前用電飯鍋定時第二天的早飯:
做敬神祈福的貢銀,熟練的用電熔膠槍:
饅頭髮酵的溫度不夠,小腦筋一動,開啟空調進行加熱:
豆漿機做早餐,也是操作流暢:
小手一點,就搞定電磁爐定時蒸煮:
在後院,一拽清洗機,拿著水管就開始清洗地面:
甚至家裡的洗碗機,只有阿嬤會用:
雖然歲數到了90,但不管是身體狀態,還是精神狀態都很年輕。
看她揉麵做饅頭,感覺很輕鬆。
渾身都是用不完的勁。
換做年輕人,第二天估計胳膊就會疼。
但阿嬤絲毫沒有感覺,第二天依舊早起,該幹什麼幹什麼。
看外面太陽不錯,想曬被子。
一隻手就提起了晾被子的架子。
切芋頭,手起刀落。
只看刀砍下去的力度,完全想不到是個90歲老人。
穿針引線也不在話下。
精準對著針孔,快速穿入。
這樣的眼神,年輕人看了都有點自愧不如。
阿嬤腦筋還很靈活。
有天她去摘桑葉,太高了夠不到。
她開啟放工具的櫃子,自制了一個。
到了樹下,輕鬆一勾,桑葉就摘到手了。
有時候還會陪曾孫讀書。
90歲的高齡,親自演示怎麼唸完26個英文字母。
吐字清晰,發音不輸上過學的兩個小朋友。
關鍵是,她從不拒絕嘗試新鮮事物。
和曾孫聯合起來,假裝不舒服把博主騙到廚房。
突然一扭頭,玩起了抽象。
單手捂眼,嘴裡模仿佐助的技能臺詞:“阿瑪特拉斯”。
復刻的非常到位。
博主還邀請阿嬤去看電影。
距離上次看電影,已經隔了50多年。
阿嬤剛開始一口回絕了。
但在博主的堅持下,自己還是跟著去了。
拿著票檢票入場,整個流程很絲滑。
看的過程中,還能想起之前看過的劇情。
心情很是激動。
那一刻,或許阿嬤短暫的回到了自己真正年輕的時候。
03
90歲的自律,捲到了90後
看到這麼自律又上進的阿嬤。
網友都坐不住了。
有被激勵到,從床上爬起來,把家裡廚房打掃的乾乾淨淨。
有的開始調整作息,打算跟著阿嬤早起。
結果,只幹了小半天的活,就發燒了。

有的學阿嬤用心勞動,最終也是沒逃過病倒的命運。

評論紛紛勸慰:
“年紀還沒到,先別折騰了。”
沒辦法,二三十歲的年紀,正是躺著休養的時候。
有的開始跟著阿嬤學習生活小技能。
把牛奶盒拆開,當一次性小菜板。
用完就扔,也不用洗。
油煙機的漏油鬥,放紙巾墊著用。
想清理油鍋上長時間積累的油垢,就拿火烤熱。
然後刮一下,再用水沖洗掉,就乾淨了。
自制一個簡易磨刀石。
拿剪刀和菜刀,對著磨幾下。
菜刀就又恢復了利刃。
還有冰箱積水了。
斷電了之後再用一根細線去疏通。
通了之後,再用熱水把裡面結的冰清理掉。
但阿嬤的技能,也不是所有都能學。
比如,徒手切豆腐
切木瓜
煎雞蛋的時候,徒手翻面
拿刀直接在玉米上削玉米粒
這是獨屬老輩子積累的特殊技能。
還有的邊看博主的影片,邊總結阿嬤的長壽經驗。
多吃蒸的東西,要清淡,多雜糧。
告別辣椒、火鍋!
還要腿腳勤快,一刻不停的幹家務活。
生命在於運動。
最重要一點,就是熬夜。
因為阿嬤幾乎沒有早睡過。
十一點算是早的,凌晨12點、1點是常態。
神奇的是,阿嬤還能早起。
五六點就起床在幹活了。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做拜拜!
這是閩南的傳統習俗。
阿嬤非常的虔誠。
親手做拜拜用的饅頭,絕對不會到外面去買。
貢銀也是一樣。
每次祭祀用的貢銀,幾乎都是阿嬤承包的。
不光過年準備貢品到凌晨。
平時也是天天按時拜拜。
不過,這些只是看到的表象。
歸根結底,讓阿嬤長壽的還是她的勤勞和年輕的心態。
願2025,我們可以向這位90歲少女看齊。
對生活永遠充滿幹勁!
圖源@梅英阿嬤

首發限·量5000套,上架24小時銷售額突破50萬,72小時全部售罄——
《偉大的中國書法》
50位書法大師,123幅傳世作品
展現橫跨3000年的中國書法之美
點選下圖,即可選購
浙江大學教授劉含之全程執筆,內容專業度妥妥放心!
李白的草書真跡《上陽臺帖》,趙孟頫的《真草〈千字文〉》,歐陽詢《皇甫誕碑》……
50位大師的生平成就,書法師承,詳略概述,上百幅傳世書法,創作背景、運筆技藝、情感傳遞一一解讀。

上百人團隊,耗時5年打造,外封布面精裝,藝術裱布印刷,大氣古樸;
內文選用140g映畫特種紙,紙張厚實,觸感細膩;
3張罕見超長拉頁,讓傳世書法的真跡神韻,完整呈現!
整本書重達10斤+,有一個登機箱那麼大,一個成年人要用雙臂手力,才能抱得動!
前200套下單,還可享受全球限量刷邊款,
三面書口噴繪《蘭亭修禊圖》!
加贈價值79元的書法定製帆布包!
喜歡的快下手,錯過再無。
點選下圖,即可選購
探秘藝術家背後的故事
解析美學密碼
長按識別二維碼
加wx,提前佔座
點選下方圖片
一鍵進入優選商城
檢視更多非凡好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