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鄉下人悲歌”的窮孩子到逆襲耶魯,川普的副總統候選人震驚美國…

教育反內卷專欄
Zhen Bang
當地時間7月15日,兩天前剛剛躲過刺殺的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宣佈,他選擇俄亥俄州聯邦參議員、39歲的詹姆斯·萬斯(J.D. Vance)作為其副總統候選人參加2024年的總統大選!
△圖片來源:美國共和黨社交媒體
熟悉“爸爸真棒”的家長可能對萬斯這個名字有印象,他就是暢銷書《鄉下人的悲歌》的作者。在書中,他講述了自己buff疊滿的一生:
出生於美國經濟衰退地區(“鐵鏽帶”)一個典型的工人家庭、父母離異、母親是癮君子、由外公外婆帶大、911後加入海軍陸戰隊、耶魯大學法學院畢業、在舊金山從事風投工作、還有一位印度裔妻子……
難怪有人評論,萬斯真可謂“美國夢”的最佳代言人。
△《鄉下人的悲歌》書籍封面和作者萬斯
有意思的是,《鄉下人的悲歌》出版時恰逢2016年大選,當時特朗普贏得了選舉。一些評論家表示,人們從這本書中瞭解了為什麼特朗普能夠獲得中西部鐵鏽地帶白人工人群體支援的原因。

而8年後,在萬斯重新走入人們的視野之際,我們重讀這本《鄉下人的悲歌》,看看到底這位寒門青年,如何逆襲成為副總統候選人?

絕大多數藤校生,都來自社會經濟背景俱佳的家庭
New York Times整理過藤校生源的詳細資料:耶魯大學19%的學生來自收入top1%的家庭,69%來自收入top20%的家庭,而來自收入最低20%家庭的孩子,只有2.1%。
圖片來源:New York Times
這2.1%孩子的故事,讓人深思:他們是誰?如何長大?又是憑藉什麼強大的韌性和毅力考入藤校?
一本暢銷中美的《鄉下人的悲歌》,揭示了答案:部分“逆襲”的孩子,來自被長期忽視的美國“鐵鏽帶”白人群體,他們從經濟、精神上貧困到令人震驚,卻在輿論、政策上很少得到重視。
“割裂”的人生
本書主人公萬斯,擁有兩段“割裂”的人生:
一方面,他是美國精英階層一員
本科只用1年半,以最優異成績雙學位畢業,緊接著被耶魯法學院錄取,師承著名的“虎媽”蔡美兒,畢業後成為律師協會成員,在頂級律所工作,娶到耶魯相當聰明的女同學,人生贏家。
另一方面,他卻集齊“悲慘全套大禮包”
出生在美國“鐵鏽帶”最窮的白人工人階層家庭,家裡沒人上過大學,同齡人吸毒、輟學、犯罪、未成年就做父母。萬斯父親長期缺席,母親頻繁換男友、精神暴躁、虐待兒童,後來染上毒癮,導致他常常居無定所,高中時也開始嘗試吸毒,逃課、墮落,人生岌岌可危。
從一個問題青少年,到耶魯法學院畢業生、社會精英一員,中間發生了什麼?一個美國版逆襲故事,對我們的家庭教育有什麼啟示?
▽點選看萬斯的演講▽
一個在動盪家庭長大的男孩
萬斯的媽媽19歲就生了第一個孩子,在萬斯四五歲的時候,他的生父和母親分手,這是萬斯童年最難過的事。從此,他的生命中開始頻繁出現走馬燈一樣不同的“養父”,往往萬斯還沒來得及和一個人培養感情,母親就和這個男友分手了。
但當時他母親還算正常——對兒子學習很重視,經常帶他去圖書館讀書借書,提醒兒子“能接受教育是多麼大的幸福”。對萬斯的要求也高,參加科學競賽,母親會幫他從頭到尾改裝作品,很嚴苛。
然而,從萬斯9歲開始,家庭開始迅速變糟
母親開始和養父頻繁爭吵、砸東西,萬斯每晚都在心驚膽戰中入睡,他的成績開始變差。隨之而來的,還有身體和精神的變化,變胖、莫名疼痛,易怒、愛生氣,而萬斯到長大才知道,這些變化是因為承受了太重的精神壓力。即便成年,萬斯每每想起這種激烈的爭吵,還會緊張得呼吸困難。
緊接著,母親的精神狀態更糟。她開始酗酒、徹夜不歸,並將暴力施加給孩子,掌摑、手擰輪番上。
甚至還有一次,差點害死萬斯——母親把車開得飛快,要和兒子“同歸於盡”,以至於萬斯在驚恐中跳下車,狂奔到一戶人家求救,“我母親想要殺死我”。後來母親撞破別人的門,被警察帶走,而瑟瑟發抖的萬斯,被祖父母接回了家,那是他生命中最恐怖的一天。
這就是萬斯的童年。如果他繼續按照這樣的方式成長,毫無疑問,監獄或死亡可能是他最終的歸宿。
站在懸崖邊上的高中和來自外祖母的救贖
高中第一年,萬斯已經離懸崖不遠了,但他自己不知道。
平均GPA才2.1分,不寫家庭作業、翹課。更糟糕的是,萬斯此時開始嘗試吸濫用藥物,人生眼看要滑向不見底的深淵。
而這時,萬斯有了一個幸運的轉折點——他離開母親,和阿嬤(外祖母)住在了一起。
阿嬤是一位強悍的鄉村老太太,抽菸槍、說髒話,敢提槍和小偷正面剛。不過,她對自己的孫子好得沒話說,每當萬斯無法忍受母親的暴力,阿嬤就是安穩的避風港。
阿嬤對他有很高的教育期待,她說“如果我們家有一個人能成功,那肯定就是你,你會是一名律師、醫生,而不是高中輟學生”;她還給萬斯種下希望的種子:“如果你想要那種可以在週末和家人一起度過的工作,你就得去上大學,然後有所成就”。
阿嬤儘管不富裕,也願意“斥巨資”給萬斯買學習用品。當時她家並沒有行動電話,也沒有上檔次的衣服,但她買了180美元的圖形計算器,以至於萬斯心生愧疚,不得不以十足的努力投入學習中去。
阿嬤還禁止萬斯和吸毒的孩子一起玩,還會恐嚇說“如果在看到你和這些孩子一起,我會開著車從那個孩子身上碾過去,永遠不會有人發現的”。
萬斯與祖母
和阿嬤一起住的三年,萬斯的學習、行為發生了肉眼可見的改善。
安定的生活環境,阿嬤提供的慈愛和安全感,讓他可以專注於學業,在畢業時獲得了可以上大學的SAT好成績。有研究發現,一個充滿愛的穩定家庭,一個能提供安全感的慈愛成年人,一份高的期待,能給孩子提供更好的社會支援,幫他們取得成功。
在萬斯的人生中,阿嬤就是萬斯黯淡生活的救贖者,是他破碎飄搖家庭中穩定的精神支柱。
選擇參軍,人生逆轉的開始
高中畢業時,萬斯已經得到俄亥俄州立大學和邁阿密大學的錄取。
但激動過後他發現,上大學欠下的錢,足以在家鄉買一座大房子。於是他開始憂慮:
  • 金錢上來說,自己還沒準備好,也因為沒有接受過理財教育,而不知道如何存錢和償還;
  • 能力上來說,因為有過墮落的前車之鑑,自認為沒有毅力和高等教育所需要的嚴謹態度,持續獲得好成績
於是,萬斯決定成為海軍陸戰隊一員,在軍隊完成對自己能力、意志和精神的社會化教育
事實證明,萬斯做的這個決定,完全是對的。參軍以後,他已經學會像一個成熟的成年人一樣生活,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樣的人生。
他學會了理財,明白了作決策要進行戰略性思考;他學會了堅持忍耐、全力以赴,長途跑步時追上大部隊,攀爬繩子時堅決不放棄。
更重要的是,他改變了對自己的期望——小時候習慣於失望的他,因為“習得性無助”,覺得自己掌控不了自己的命運;而在軍隊,他意識到努力了就會有結果,自己也能贏得他人尊重,也開始期待有更好的人生,還規劃了自己的未來——去好大學讀法學院。

一年半用最好成績大學畢業
卻去不掉自己的原生烙印
從海軍陸戰隊回來不到3個星期,萬斯開始在俄亥俄州立大學上課。
這麼多年一直害怕自己的未來像家人一樣墮落,他有了很強的心理動力迅速把自己調到“魔鬼”模式——生活安排得滿滿當當,晚上熬夜寫作業,每天只睡3-4個小時,拼命學習。
同時,因為實在貧窮,他還要去找工作、賺時薪。然而這時候,萬斯發現一絲異樣的端倪——原以為自己已經逆襲成功,但找工作的時候,才覺察到自己身上深重的家庭烙印。
他幾乎不具備什麼社會化常識,不知道面試要穿西裝,只穿著卡其褲和戰隊戰靴去面試,可想而知沒透過。後來買了好看的西裝,才得到了兼職工作。
他儘管學習了理財,但因為缺乏從小生活的歷練,他做了一系列糟糕的財務決定,沒能辦信用卡。
他缺乏健康意識,儘管在軍隊學會健康飲食,但因為從小在家吃油炸食物和快餐,依然在大學飲酒過量、頓頓快餐,導致突發單核細胞增多症,尿液醬油色、體溫43度,在家病了3周才好。
這讓他突然有了危機感,於是,他變得更拼命,暑假上課、課時翻倍,每天睡3小時,短短1年11個月,就結束了四年的大學課程,以最優異的雙學位成績畢業。
俄亥俄州立大學官網

在耶魯最重要的一課:

社會化學習
畢業後,萬斯開始申請法學院。
耶魯有小班教學、獨特的評分體系,以及很豐厚的經濟資助,所以他嘗試了申請。也正是這時候,他才明白,因為有足夠多的經濟資助,所以“對最窮的學生來說,最貴的學校反而最便宜”,比如哈佛學費有4萬,窮孩子只要交1300美元就能上。遺憾的是,窮孩子根本不懂這些規則。
進入耶魯以後,萬斯不停受到震撼的衝擊。
階層衝擊
在這裡,95%同學都來自中產以上家庭,家庭完整、衣食無憂,同學家長不是神經科學家、民權律師,就是印第安酋長。大多數耶魯畢業生擔心“年薪16萬不夠花”,但對萬斯,這些錢簡直是鉅款。更尷尬的是,在最貴餐廳參加晚宴兼面試時,萬斯還因為分不清葡萄酒種類、不知道刀叉使用順序,和沒喝過蘇打水而鬧了笑話。
自信衝擊
萬斯原以為自己能寫一手好文章,卻被一位嚴苛的教授批:“太差了,一堆糟粕一樣的句子,令人作嘔”,而小道訊息說,這位教授覺得“耶魯只應該錄取本科哈耶普斯的學生,而不是州立大學的窮孩子”。
環境衝擊
英國首相居然隨便就來做講座,拐角處也能突然偶遇紐約州州長,一下子從邊緣小鎮來到學術中心,他有點覺得不可思議。
但是,儘管遭受了諸多衝擊,一個好學上進的人不會選擇消沉。而萬斯在大學階段最重要的社會化學習,也開始於此。
成為一個社會化的人
他觀察到,名校和高階層人找工作,不是被動等待,而是主動出擊,尋找自己的社會人脈牽線搭橋。因此,要很好地融入集體,在會議中保持主見,學會和不同的人打交道,成為一個社會化的人。
搭建關係網路、培育自己的社會資產
關於職業、專業的關鍵資訊,很多來自校友圈、社交網路。良好的關係網路,是有巨大價值的社會資產。挖掘並利用社會資產的人會勝出,讓資源閒置的人就會浪費機會。而如何運用閒置資源,是他這種孩子的短板,需要不斷學習。漸漸地,萬斯認識了各種各樣的人,也遇到了後來很重要的人生導師。
善於求助他人
在耶魯,教授通常能提供非常大的幫助,萬斯鼓起勇氣求助耶魯教授“虎媽”蔡美兒,聽取了她非常多中肯又專業的職業建議,明白了自己是否應該申請法官助理職位,是否應該為了工作放棄女朋友。
蔡美兒還幫他建立了長期目標,給了他法律界切實的工作建議。萬斯明白了,社會資產並不僅僅在於你透過熟人獲得工作,還在於從朋友、同事、導師身上學到的東西。
萬斯和他的老婆
「 寫在後面的話 」
萬斯的“逆襲”仍在繼續。
耶魯畢業後他擁有了令人豔羨的工作和家庭,也在書中梳理了自己“成功”的因素——外祖父母一直以來的慈愛,穩定家庭帶來的安全感,從小養成的閱讀習慣,以及參軍和上大學時他對自己的社會化改造,遇到的各種“貴人”,共同幫助他走向逆襲之路。
但同時,因為自己的原生家庭至今仍在泥沼,他依然飽受易怒、情緒不穩、噩夢等精神困擾,以及“母親更加頹廢”的一次次驚嚇。
大多數人只看到“逆襲”的光鮮結果,卻很少有人看到主人公在這過程中遇到的衝擊、掙扎、自我改造,以及內在永遠改不掉的一部分。
而這本《鄉下人的悲歌》,揭示了逆襲故事中不完美的一面——因為前期家庭缺失的教育太多,考入名校不是苦孩子的happy ending,而是另一段艱難挑戰的開始,熬過去的人,才能不重新“掉下來”。
一曲鄉下人逆襲的悲壯之歌,也是一部小鎮青年的爬升史。你,我,每個想要爬升的人,都應該學會這樣的自我改造。
7月18週四晚19:30
近3年斬獲2枚斯坦福、賓大、4枚康奈爾的大咖分享獨家內幕
7月19週五晚19:30
美高中國分校校長x康奈爾CS錄取家長分享
從頂尖美高到MIT、JHU的學長/姐
剛被安多福、埃克塞特錄取的新生
7月21日(週日)下午2點
我們邀請到了7位頂尖美高的親歷者
聽他們分享申請及就讀、升學體驗

找資源、聽講座和更多牛娃故事
👇關注“爸爸真棒”探索更多👇
點贊&在看,及時收到推送哦

相關文章